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电压耐电弧耐老化高性能玻纤增强PC复合材料,其原料配方由PC、玻纤、抗氧剂、抗氧剂、增韧剂、绝缘剂组成。本发明的一种耐电压耐电弧耐老化高性能玻纤增强PC复合材料具有高抗冲、耐磨、耐高电压、耐电弧等优良的绝缘的性能,尤其表现出良好的耐老化性能,产品耐电压性能达35MV/m,耐电弧性能达253MV/m,表面电阻率高达1018Ω·M,尤其适用于仪表仪器外壳、航空航天器内饰件、汽车内饰件、船舶内饰件、电器外壳、运动器材、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纳米碳散热复合材料,由载体和涂层两部分组成,所述载体为铜箔胶带或铝箔胶带,所述涂层是由有机树脂?20~55份、纳米碳?20~60份、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丙基三甲基硅烷?1~5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10份、聚乙二醇0.5~3份组成。本发明将纳米碳与有机树脂进行复合涂覆于铜箔胶带或铝箔胶带上,提高涂层材料与基材的贴合性,也可以提高其散热性能;以利用铜箔胶带或铝箔胶带作为纳米碳和树脂的载体可提高产品的可加工性及柔韧性、散热性能;在制备时,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碳预处理可提高其与树脂材料的相容性,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整体的力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航空复合材料制成的增强型端子箱,包括由航空复合材料通过模具一次压铸成型的顶盖板、右前门、左前门、底座、底座前挡板、底座后挡板、侧板以及背板,顶盖板、右前门、左前门、底座、底座前挡板、底座后挡板、侧板以及背板拼装成为端子箱。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材料制成,整体不会带电,也无锐口利角,更不存在腐蚀隐患;航空复合材料强度好,使用寿命长,保证了端子箱也具有极长的使用寿命;端子箱隔热效果好,在炎热天气箱内温度不会过高,有利于保护内部设备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环型结构件加工装置,包括固定板、束纱架、进模轮、热模装置、冷模装置以及环形加工装置,其中:束纱架、进模轮、热模装置、冷模装置以及环形加工装置均设置在固定板上;基于待加工件的加工顺序,束纱架、进模轮、热模装置、冷模装置以及环形加工装置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加工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拉挤成型法与环形结合,达到复合材料环形对象可连续性生产,比以往贴合结构及没有连续性结构增加50%刚性及韧性,环形连续性复合材料能运用所有的复合材料环形对象,解决以往环形结构件费时间且增加物性测试的问题;集成了热模装置、冷模装置以及环形加盖加工装置,实现复合材料环形件的连接加工。
本发明涉及ABS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静电作用的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具有抗静电作用的ABS复合材料,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ABS树脂70~100份;抗静电剂3~10份;抗氧剂0.1~1份;相容剂3~10份;分散剂1~3份;所述的抗静电剂由碳黑和二氧化钛组成。本发明制备得到的ABS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吸波散热复合材料,是由基体和涂层两部分组成,其中,基体部分是由有机树脂10~40份、纳米碳?30~60份、着力促进剂0~5份、偶联剂1~6份、分散剂0~5份制成的厚度为0.1~1mm的片材,涂层由环氧聚氨酯30~80份与纳米二氧化钛20~70份组成。本发明利用纳米碳优异的传热、物理性能将其与有机树脂如氟碳树脂进行复合,可提高基体材料与基材的贴合性,也可以提高其散热性能;在基体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加入偶联剂提高基体树脂与纳米碳管的相容性,选用三种不同形态的纳米碳进行复配提高颗粒间的结合力,从而使得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的吸波复合材料吸收频段高、吸收率高、匹配厚度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快速成型的HP‑RTM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注胶口、真空机构、温控机构、顶出机构和锁模机构。所述上模和下模封闭形成模腔,所述注胶口设置于上模,注胶口与注射设备注胶嘴采用密封圈密封;所述真空机构包括真空口、顶杆、驱动缸、密封槽,可在模腔内形成真空密闭状态;所述温控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模和下模的加热冷却通道,具备快速升降温功能;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板、顶针和驱动油缸,实现产品的自动脱模取件;所述锁模机构包括上下压板,与加压设备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HP‑RTM模具可满足复合材料的连续化、批量化快速成型要求,复合材料成型周期可缩短至2~3min,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制造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硅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复合连接的表面硅胶层(1)、中间硅胶层(2)以及基材(3)。制备时,将形成表面硅胶层(1)的加成型液体硅胶涂覆于离型纸或离型膜上,硫化得到表面硅胶层(1)。将中间硅胶层(2)的加成型液体硅胶涂覆于已硫化的表面硅胶层(1)上,硫化,得到胶层厚度达到所要求的厚度。将中间硅胶层(2)的加成型液体硅胶涂覆于步骤c已硫化的硅胶层上,贴合基材(3)硫化,剥离离型纸或离型膜,即可制得电子产品硅胶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硅胶复合材料可以冲压成各种形状,作为电子产品专用复合材料,不仅强度高,而且防污、防尘、耐磨、耐刮伤、外观优美。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性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碳纳米管0.5~5.0份,活性稀释剂6~15份,环氧树脂60~80份,芳香族胺类固化剂8~30份。本发明还提供修饰碳纳米管的方法和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化学修饰,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高含量阻燃元素N的化合物,通过碳纳米管与含氮化合物的协同阻燃效应,使修饰的碳纳米管(即改性碳纳米管)具备较好的阻燃性能;同时,将修饰的碳纳米管(即改性碳纳米管)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聚合成改性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使改性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的同时,具备较好的阻燃性,可用于电器、电子等方面。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太阳能电池。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纳米晶体颗粒和连接在所述纳米晶体颗粒表面的羧酸;其中,所述纳米晶体颗粒含有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所述羧酸与所述纳米晶体颗粒表面的金属阳离子相连接。该复合材料中的羧酸增强了纳米晶体颗粒表面的电负性,进而增强了纳米晶体颗粒表面的电荷传输与分离效果,将该复合材料用于电池器件时,可以提高电池器件的效率。
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Fe2O3/rG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一种纳米Fe2O3/rG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FeSO4?7H2O溶解于水与甘油的混合液体中形成混合溶液A;将氧化石墨分散于水中并超声分散,形成溶液B;将溶液B加入至混合溶液A中,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溶液C;将所述混合溶液C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将所述高压反应釜置于140~180℃的温度环境下反应8~12小时后得到产物;最后将产物分别用无水乙醇和水洗涤数次,放入60~10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数小时,得到所述纳米Fe2O3/rGO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的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易实现,产品质量稳定且工艺重复性能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硅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由上到下依次复合连接的表面硅胶层(1)、中间硅胶层(2)以及基材(3)。制备时,将形成表面硅胶层(1)的加成型液体硅胶涂覆于离型纸或离型膜上,硫化得到表面硅胶层(1)。将中间硅胶层(2)的加成型液体硅胶涂覆于已硫化的表面硅胶层(1)上,硫化,得到胶层厚度达到所要求的厚度。将中间硅胶层(2)的加成型液体硅胶涂覆于步骤c已硫化的硅胶层上,贴合基材(3)硫化,剥离离型纸或离型膜,即可制得电子产品硅胶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硅胶复合材料可以冲压成各种形状,作为电子产品专用复合材料,不仅强度高,而且防污、防尘、耐磨、耐刮伤、外观优美。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卤阻燃长玻纤PP复合材料,特别设计一种阻燃剂添加至长玻纤PP复合材料中,其包含适量的偏苯三酸三辛酯、丙三醇、二氧化硅,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阻燃性能,在高温下复合材料仍不发生燃烧、滴落,有效消除长玻纤的“灯芯效应”。本发明同时添加一种相容剂聚乙烯吡咯烷酮,能够显著提高无卤阻燃长玻纤PP复合材料的韧性,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湿态无铅锡焊的尼龙4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尼龙46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PA46树脂40.4-89.2%;PPO树脂5-15%;相容剂0-5%;玻璃纤维0-45%;其他助剂1-2%。该复合材料制作方法如下:根据上述的重量百分比称取各个组分,并对原料组分进行干燥处理;将干燥后的PA46树脂、PPO树脂、相容剂、助剂投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将混合过后的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并加入玻璃纤维进行增强,挤出造粒。本发明具有优异的耐湿态无铅锡焊性能,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可应用于制备需要经受无铅锡焊的电子电器产品的接插件和耐高温要求的汽车塑料零部件等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基PA56T和PA5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5~70份PA、5~60份玻璃纤维、5~30份阻燃剂、1~10份阻燃协效剂和1~10份助剂,所述PA为PA56T和PA56,重量比为(1~4):(1~4)。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基PA56T和PA56复合材料,通过制备得到的PA56T和PA56复合,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好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且通过控制阻燃剂和玻璃纤维的种类,和助剂等共同作用,可进一步增加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韧性以及高温稳定性,可应用在电气电子器材、汽车部件、办公用品、居家用品等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二次电池,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正硅酸四乙酯、四乙基氢氧化铵加入溶剂中搅拌混合得到凝胶,将钛酸四丁酯加入凝胶中,水热反应得到前驱体;步骤S2、将还原剂与前驱体混合研磨,搅拌,加热真空还原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基于ZSM‑5分子筛同晶取代制得TiO@Si/C复合材料,有效地抑制硅体积膨胀,提高材料稳定性和循环寿命,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寒的长玻纤、包含该长玻纤的耐寒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依次对长玻纤进行正庚烷浸泡、热浸、丙酮洗涤等处理,尤其是热浸中的增韧溶液,其中包含的甲酰胺、氨基甲酸甲酯可以有效提高长玻纤的耐寒性能,使之在低温条件先仍能保持一定的韧性而不发生断裂,最终表现为提高PP复合材料的缺口抗冲强度。同时选用一定成分的相容剂,提高长玻纤与PP复合材料的相容性。本发明提供的PP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性能、耐寒性,且表面光滑无浮纤,尤其适用于制备用于低温环境的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元件、仪器仪表部件、航空设备部件等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盖板钢铝复合材料加工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O态退火处理、锻压成型、固溶处理、时效处理、第一次检验、第一次CNC加工、第二次CNC加工、第一次清洗、镀镍处理、第三次CNC加工、第二次清洗、平磨或抛光、第三次清洗和PVD处理。本发明的钢铝复合材料加工工艺通过在锻压成型之前,对胚料原材进行O态退火处理,在锻压成型之后,对钢铝复合原材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而提高钢铝复合原材的硬度,有效地保障了钢材和铝材结合之后不分层,以满足产品的品质要求。通过对胚料原材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结构较为复杂的产品也能使用该钢铝复合材料进行CNC加工,扩展了该钢铝复合材料的适用范围。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成型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ABS材料的增强增韧剂及由其制备的ABS复合材料,还涉及该增强增韧剂及该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用于3D打印ABS材料的增强增韧剂,其原料配方由硅烷偶联剂改性的埃洛石纳米管和SBS增韧剂组成。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该增强增韧剂制备的3D打印ABS增强增韧复合材料,ABS增强增韧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流动性好、固化速率快以及耐老化等性能,产品表面光泽度高,性能稳定制,不易老化变色。可广泛应用于3D打印的电子电器壳体、精密仪器仪表外壳、日用品、汽车内饰件、工艺品等。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薄膜和发光二极管。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和氟代立方烷类化合物分散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混合处理,获得包含有纳米复合材料的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纳米复合材料。由此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和氟代立方烷类化合物,所述氟代立方烷类化合物连接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采用氟代立方烷类化合物表面修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有利于提升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表面的空穴迁移率,以平衡复合纳米材料的空穴‑电子传输速率;促进空穴传输层的空穴传输到发光层与电子复合发光,提高QLED器件的发光性能。
本发明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及二次电池,包括以下制备步骤:步骤S1、将纳米硅粉和钛酸四丁酯加入有机溶剂中,通过水热反应得到前驱体;步骤S2、将碳粉与前驱体进行混合,球磨,在保护气体的作用下加热煅烧得到中间体;步骤S3、将中间体与沥青和导电剂混合,球磨,加热包覆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凝胶法在硅颗粒表面原位生长出二氧化钛,经过碳热还原得到导电性更好的氧化亚钛,加入沥青和导电剂进行加热包覆,得到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寿命和高导电性且体积膨胀率低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该硅复合材料包括通孔硅和碳包覆层,通孔硅的孔道内设置有一维碳材料。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在孔道内设置一维碳材料的通孔硅,有利于从硅材料内部改善硅颗粒的导电性。同时,通孔硅的孔道为材料提供了良好的缓冲空间,避免材料的体积膨胀。一维碳材料在通孔硅的孔道内交错形成的网络结构能够有效束缚硅材料的体积膨胀,极大地稳定了硅颗粒内部结构,解决粉化问题,有效维持硅颗粒之间的导电网络,以此材料制得的电池的循环性能得到有效改善。另外,碳包覆层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硅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与电解液接触,从而降低副反应,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硅复合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量子点以及吸附在所述量子点表面的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由于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具有较低的折射率,所述含氟甲基丙烯酸酯吸附在量子点表面后可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折射率,进而减少所述复合材料作为发光层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中的光损失,最终提高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
本发明属于显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客体量子点材料;主体有机发光材料,所述主体有机发光材料连接有化学官能团,所述主体有机发光材料通过所述化学官能团与所述客体量子点材料的表面相结合。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中主体有机发光材料以配体的方式、且以化学键附着在量子点表面,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主客体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能量转移效率,该复合材料用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最终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能量密度石墨复合材料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核包括石墨,所述外壳包括铌酸钛、石墨烯和无定型碳,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质量比为(1~10):(90~100)。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成的高能量密度石墨复合材料,通过铌酸钛包覆在石墨的表面,利用铌酸钛层间距大、锂离子导电率高的特性,从而提升锂离子的嵌入/脱出速率,改善其循环性能;此外,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硬碳包覆层材料,在石墨的表面包覆铌酸钛和硬碳复合材料,能够提升保液性能,降低其膨胀,进一步提升了倍率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MoO3纳米颗粒和分散在所述MoO3纳米颗粒之间的Ag纳米线。本发明提供的由MoO3纳米颗粒和Ag纳米线组成的复合材料,有效结合MoO3和Ag纳米线的优点,可作为一种稳定性好、空穴注入能力强,且载流子迁移率高的空穴注入材料,该复合材料可显著提高QLED器件的发光效率,适用于不同发光波长的器件。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材料、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含有锌盐、硫源的混合溶液;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黑磷量子点材料,进行第一反应处理,获得所述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合成含有硫化锌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在硫化锌合成过程中,原位引入黑磷量子点材料。该方法简单,适合大面积、大规模制备。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一种氧化钴‑羟基化单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由粒径均匀、晶型良好的氧化钴纳米粒子与具有网状分布结构的羟基化单壁碳纳米管进行超声自组装,减弱了氧化钴团聚现象,提高了其导电性;羟基化氧化碳纳米管间的距离增大,其上羟基组分间的键合作用减弱,使更多活性位点被暴露,羟基组分也可通过不同的静电作用力对多巴胺和其他干扰物分子展现出不同的选择性。制备而成的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导电性能好,活性催化位点多,在水溶液中能稳定均匀分散。复合材料作为电化学传感材料,制得的修饰电极具有大量的活性位点和优良的导电性,对多巴胺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和选择性能,可将其应用于电化学检测多巴胺中。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薄膜。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碳量子点,所述碳量子点表面连接有羧基;将烷胺和/或烷醇与所述碳量子点溶于溶剂中,进行缩合反应,然后固液分离,得到所述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通过烷基配体的引入可以使碳量子点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提高该碳量子点的分散性,因此该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可以形成均匀、致密、无针孔、无团聚的薄膜,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而且固态成膜时不易出现荧光淬灭现象,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惠州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