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抑烟阻燃型木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成分组成:改性木粉、酚醛树脂/聚磷酸铵/钼系化合物复合材料、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纳米纤维素、埃洛石纳米管、过氧化二异丙苯、抗氧剂,其力学性能良好,而且具有优异的防火阻燃性能,点燃时间长不易燃烧,燃烧时产热产烟量小,可以被广泛应用到家居建材、装修装饰领域,具有极佳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船舶护舷材连接方式,由上盖主甲板法兰接口(6)与船体甲板边缘接口(8)在甲板舷侧处用海洋结构胶(7)胶合连接;玻璃钢铺层包毛(2)在上盖主甲板法兰接口(6)与船体甲板边缘接口(8)舷侧表面铺层连接;护舷材(1)卡在玻璃钢铺层包毛(2)之上,安装时在护舷材(1)上钻孔,将半丝不锈钢螺栓(4)、不锈钢全金属自锁螺母(3)、平垫片(5)配合贯穿于孔锁紧固定,满足了我国的企业在复合材料船舷侧安装护舷材时防止损坏船体的水密性,需要有一种安全可靠便捷及安装强度的护舷材安装工艺的作业需要。
本发明适用铝合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壳用高强度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所述复合材料组分比例按重量百分数计:镁为1.7‑2.7%,硅为18‑25%,锌为6.5%‑8.0%,铜为5‑6%,磷为0.1‑0.2%,钪为0.1‑5%,锆0.1‑1%,余量由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通过直流磁溅射方式获得纯铝以及具有纳米尺寸的2.5%质量分数的Fe含量的Al‑Fe合金,使得铁溶质进入Al能够在Al(Fe)固溶体中形成具有高密度柱状晶粒;通过控制铜、镁及锌的量,解决了现有汽车变速器壳铝合金材料使用过程中强度低,容易变形等的问题,同时,通过控制硅的用量范围和尺寸,并添加锆和钪,从而进一步改善铝合金的机械加工性和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针刺过程中,同时将陶瓷浆料注入碳/碳预制体的碳陶复合材料制备用针刺机构,它包括针座,其特征是针座上布置有注射针、针刺针;在对碳/碳预制体针刺时,由针刺针形成Z轴方向纤维,同时,由注射针将陶瓷浆料注入碳/碳预制体;本实用新型实现在室温下通过物理方式将陶瓷粉体引入到碳纤维预制体中,经气相沉积后制备得碳陶复合材料,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制备成本低等特点;同时,针刺过程中,采用间隔注射陶瓷浆料大大降低了碳化硅粉对纤维的损害,也不对针刺针产生过大磨损,且由于是针刺过程先针刺到一定厚度再注入陶瓷浆料,注入的陶瓷粉只起到填充碳纤维之间孔隙的作用,不影响碳碳坯体本身的纤维含量。
本发明涉及家居建材领域,具体为一种家具制造用高效阻燃木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木粉、聚乙烯亚胺接枝聚磷酸铵微胶囊、塑料和助剂组成,本发明所制备的木质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防火阻燃,聚磷酸铵与硅凝胶的复配能在木纤维受热燃烧分解后均匀的形成致密炭层,阻绝热量传递并隔绝氧气,700℃残炭量高达34.6%以上,且总热释放量低于15.4kJ·g‑1,LOI值≥35.1,阻燃性能良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亚硅介孔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该方法是将氧化亚硅粉体进行高温歧化处理和化学刻蚀处理生成介孔后,通过液相法负载过渡金属离子并进行还原处理,得到负载过渡金属纳米颗粒的介孔氧化亚硅,最后通过气相沉积处理,在介孔氧化亚硅颗粒表面、颗粒之间及孔隙中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利用原位生长的碳纳米管构建了三维导电网络结构,该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具备较高的可逆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以及长循环下的高容量保持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垂直于螺旋弹簧的轴线方向引入Z向碳纤维的碳基复合材料螺旋弹簧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⑴制坯:先将碳纤维束或碳纤维布沿弹簧的螺旋线方向缠绕在芯模上,碳纤维束或碳纤维布连续长纤维的走向与弹簧的螺旋线方向一致,然后,将碳纤维网胎卷绕在芯模上,沿芯模的径向进行针刺;重复以上过程制成碳纤维弹簧预制体;⑵增密:⑶机加工步骤;制备的螺旋弹簧中沿弹簧的螺旋线方向的连续碳纤维数量与Z向碳纤维数量的比值为1:0.01~0.4;螺旋弹簧的弹性常数为0.5㎏/㎜~10㎏/㎜;本发明由于制坯时在垂直于弹簧的轴线方向引入Z向碳纤维,层间结合好,制备的碳基复合材料螺旋弹簧的力学性能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船舷侧护舷材连接方式B由上盖(1),船体(2),木方(3),半丝不锈钢螺栓(4)、玻璃钢(5),护舷条(6),护舷条嵌条(7),不锈钢螺母(8),垫片(9),密封胶(10)组成;上盖(1)与船体(2)舷侧处合拢间用密封胶(10)粘接;半丝不锈钢螺栓(4)通过孔贯穿上盖(1)、船体(2)、木方(3)、护舷条(6),与垫片(9)、不锈钢螺母(8)配合螺纹连接;螺栓(4)内边及护舷材包糊玻璃钢(5);护舷条嵌条(7)嵌入护舷条(6)凹槽中勾型定位。满足了我国的企业在复合材料船舷侧安装护舷材时防止损坏船体的水密性,需要有一种安全可靠便捷及安装强度的护舷材安装工艺的作业需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碳复合材料保温筒,它包括筒体,其特征是所述的筒体为三明治结构,即由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组成,厚度为1.05mm~450mm,所述内层(1)、中间层(2)和外层(3)均由碳/碳复合材料制备,内层(1)、外层(3)的厚度为0.45mm~105mm,表观密度为0.8g/cm3~1.7g/cm3,中间层(2)的厚度为0.15mm~240mm,表观密度为0.15g/cm3~1.1g/cm3,内层(1)的表面制备有致密的热解碳涂层(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保温筒综合性能好,在保证了保温效果的同时,又充分保证其力学强度和使用寿命;保温筒采用差异化的涂层技术,保证了热场的纯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直接替代目前单晶炉的保温系统,从根本上保证了热场系统的纯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建造船艇的复合材料多混材料技术,根据产品用料的强度与结构设计要求,将不同工艺、不同工作需求、不同性质材料通过粘积或真空负压的工艺方法,共混到一个结构或一个产品上,这种是以多混设计为基础,多混增强材料技术应用,使得多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互补,使其应用范围极大拓展,既可满足功能性需求,又可满足结构强度的多方面需求,材料的综合性能大大提高,用多混材料做船外板,解决了船体中龙骨、底板、干舷等不同结构部位不同强度需要的多方面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热压成型的基于碳纤维粉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其特征是以重量计,碳纤维粉30﹪~80﹪,热固性树脂15﹪~30﹪,固化剂1.2﹪~3.0﹪,石墨粉0﹪~50﹪,流动助剂0.1﹪~1.0﹪,各组份之和为100﹪,坯体的密度为0.7g/㎝3~1.0g/㎝3;其成型方法包括配料、装模、固化和脱模步骤,本发明采用碳纤维粉通过模具制成一定强度的坯体,制品的表面光洁度大大提高,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机加工量,也减少了后续化学气相沉积时间和沉积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降低了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的制作成本,可应用于单晶炉或多晶炉或热处理炉或粉末冶金炉中热场部件坯体的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环卫车厢体中的应用,该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中空高强度蜂窝层,中空高强度蜂窝层上、下表面均粘接一层高强度纤维层,各高强度纤维层的外表面粘接有表面胶衣层。该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公模和母模制作表面胶衣层,在公模胶衣层上依次制作高强度纤维复合层、中空高强度蜂窝层和高强度纤维复合层,合膜抽真空保压的步骤。该应用是环卫车厢体采用由上述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厢板制成。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强度高、耐冲击性好、防腐蚀、造型容易、经久耐用、节能环保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无油润滑的密炼机用碳/碳复合材料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由碳/碳复合材料加工制成,密封环的表观密度为1.2g/cm3~2.0g/cm3,本实用新型制成的密封环自润滑性能好,耐磨损,其耐腐蚀性能优良,保证了密炼机转子的密封效果及设备的安全运行,此外,密封环的摩擦面与环体采用密度梯度设置,降低了碳/碳复合材料密封环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综合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候竹质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干燥后的疏解竹束置于醇基改性溶液中进行高压浸注处理后,再置于100~130℃温度下进行固化处理,得固化后的竹束;S2、将固化后的竹束于110~15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处理后,再经过平衡、浸胶、干燥、组坯和热压成型处理,得成型板坯;S3、将成型板坯进行养护和机加工处理,得到高强耐候竹质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高强耐候竹质复合材料完整保留了竹材的原有单元结构和力学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降解周期的甲壳素增强PGA‑PLA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羟基乙酸PGA10~50份、聚乳酸PLA50~90份、增韧剂2~15份、耐水解剂0~1份、甲壳粉10‑40份。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又具有可控的降解周期,从而可以满足对可降解周期有相应要求的领域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热压成型的基于碳纤维粉的碳/碳复合材料坯体成型模具,它包括阳模、阴模,其特征是所述阴模或阳模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安装有压盖或不安装压盖,所述阳模、阴模之间的空腔为碳/碳复合材料坯体形状;本发明采用碳纤维粉通过模具制成一定强度的坯体,坯体接近成品的尺寸,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大大降低了机加工量,也大大减少了后续化学气相沉积时间和沉积成本,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由于不需要进行针刺,避免了制品表面产生针孔,制品的表面光洁度大大提高;同时,由于只要装模固化,无需热压成型,也降低了碳/碳复合材料坯体的制作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连接的双碳层包覆介孔氧化亚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硅酸酯通过溶胶‑凝胶法和模板法得到纳米硅氧材料,纳米硅氧材料在硅烷偶联剂和分散剂作用下与碳纳米管胶连吸附,再通过高温煅烧形成碳包覆的碳纳米管连接的介孔氧化亚硅材料,再进一步在其表面包覆碳,从而得到SiO@CNT/C复合材料。该SiO@CNT/C复合材料可有效抑制电极由于氧化亚硅的体积膨胀造成的损伤,极大地提高了电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循环性能,同时碳纳米管的加入极大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减少锂枝晶的生成,从而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丁苯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之石墨烯改性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丁苯橡胶100份,硫酸钙晶须8~12份,石墨烯5~10份,炉法炭黑10~15份,硫磺0.5~1.5份,促进剂NS 0.5~1份,氧化锌2~3份,硬脂酸1~5份,钛酸酯偶联剂1~5份。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石墨烯改性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之石墨烯改性丁苯橡胶复合材料,强度高,韧性好,性能稳定,可广泛用于轮胎、胶管和胶鞋等产品的制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O@Mg/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含有多元芳基羧酸与镁盐的混合溶液的pH调节至酸性后,转入高压反应釜内,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Mg‑MOF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将Mg‑MOF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SiO通过球磨混合,得到Mg‑MOF/SiO混合料;将Mg‑MOF/SiO混合料置于保护气氛下,进行煅烧处理,即得SiO@Mg/C复合材料。该SiO@Mg/C复合材料可有效抑制SiO体积膨胀,减少锂离子的消耗和锂枝晶的生成,从而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碳复合材料气相沉积密封结构,包括自下向上依次堆叠的预制体,所述预制体之间安装有耐高温软性密封件;预制体最顶部盖设有耐高温轻质盖板,预制体最底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中部成形有进气口,耐高温轻质盖板中部成形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在需要沉积的碳纤维预制体之间增加软性材料(石墨软毡)填充,并在顶部尾气排除端,增加锅盖型盖板(碳碳复合材料),使整个气相沉积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气体压力1.5±0.5KPa,各碳纤维预制体在气相沉积过程中,气体流经更充分和均匀,从而提高成品碳碳复合材料的密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二硫化钼/活化碳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柔性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将碳布通过Hummer’s法氧化,得到氧化碳布,将氧化碳布浸没于含有钼源和硫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即得柔性二硫化钼/ACC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导电性,且可直接组装成“三明治”型柔性超级电容器,无需额外的集流体,所制备的MoS2/ACC基超级电容器具有超高的面积电容、可观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此外,该超级电容器还表现出良好的柔性和较好的耐低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清理石英坩埚残体的碳/碳复合材料坩埚,它包括埚体(1),其特征是埚体(1)上开设有导热冷却槽(2),所述的导热冷却槽(2)为通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导热冷却槽的设立在加热时有利于热的传导,在冷却时又有利于石英坩埚的局部裸露部位冷却较快而脆化,有效地减轻去除石英埚残体时对碳/碳复合材料坩埚的损伤,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延长了碳/碳复合材料坩埚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之改性聚碳酸酯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100份,聚苯乙烯10~12份,氧化石墨烯15~20份,石墨烯5~6份,醋酸0.1~0.3份,硫酸钙晶须5~8份,抗氧剂1010 0.1~0.4份,聚四氟乙烯1~4份,钛酸酯偶联剂1~3份。本发明还包括所述改性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提高硫酸钙晶须与基体的相容性和界面黏结力。本发明之改性聚碳酸酯复合材料耐疲劳性好,缺口敏感性低,特别适于制作外壳材料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质多功能复合材料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多功能复合材料板,包括表面板、金属泡沫层和蜂窝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层位于金属泡沫层之间,金属泡沫层位于表面板和蜂窝层之间。该材料板是集轻质、高强、防火、隔音、保温节能、安装快捷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复合材料板。
本发明属于碳/碳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解碳和热解石墨副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问题,具体涉及一种热解碳/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热解碳和热解石墨原料首先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转变为纯度高且具有高导电性的碳粉/石墨粉,以商用短切碳纤维为增强相,纳米碳管为增强导电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湿法混料,混料干燥后在液压机中冷压成型,经过高温热处理后制得成品。本发明实现了副产物的二次利用,并且其制备工艺简单,湿法混料有效的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同时所制备的热解石墨/碳粉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和导电性,其在电化学材料领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之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碳酸酯100份,聚苯乙烯10~12份,氧化石墨烯15~20份,硫酸钙晶须5~8份,抗氧剂1010 0.1~0.4份,聚四氟乙烯1~4份,钛酸酯偶联剂1~3份。本发明还包括所述氧化石墨烯改性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本发明先采用氧化石墨烯对硫酸钙晶须进行改性,进一步提高硫酸钙晶须的长径比,降低硫酸钙晶须的直径,可以进一步提高硫酸钙晶须与基体的相容性和界面黏结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1)单板注胶处理;(2)薄木浸胶处理;(3)注胶单板和浸胶薄木陈化;(4)组坯:将三氧化二铝耐磨纸、陈化后的注胶单板和陈化后的浸胶薄木进行组坯,三氧化二铝耐磨纸设于最上层和最下层,得到板坯;(5)热压成型;(6)表面和边部修饰处理,得到木基复合材料。由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得的木基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和耐候耐水性好的特点,且具有优异的表面耐磨性能和天然木材装饰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氟草酸硼酸锂掺杂包覆SiO/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SiO粉末在CVD炉中进行气相沉积碳包覆,然后以SiO/C为核,通过在SiO/C上原位结晶生成二氟草酸硼酸锂包覆层,获得二氟草酸硼酸锂掺杂包覆SiO/C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二氟草酸硼酸锂原位沉积并均匀包覆在SiO/C颗粒表面构成,碳包覆层能够有效提高导电性和为SiO材料的膨胀过程中提供缓冲,而二氟草酸硼酸锂在负极表面能形成稳定且致密的SEI膜,不易破裂,能够持续而有效减缓SEI膜对于锂源的消耗,同时减少锂枝晶生成,增加电池材料的使用寿命和电池的高低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硅蒸汽侵蚀的复合材料紧固件,它包括螺钉(1)、螺栓(2)、螺柱(3)、螺母(4)、垫片,其特征是所述的螺钉(1)、螺栓(2)、螺柱(3)、螺母(4)、垫片均由碳/碳/碳化硅复合材料加工制成,本实用新型由碳/碳/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的紧固件充分利用热解碳与碳纤维之间的结合性能好以及碳化硅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的特点,使碳化硅充分的渗透进入碳纤维基体,保证碳化硅与碳纤维基体的高结合强度,强度高于碳/碳复合材料,且可以有效抑制硅蒸汽对碳/碳/碳化硅复合材料芯部碳纤维的侵蚀,大幅度提高了紧固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其更高的强度也有利于提高热场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硅蒸汽侵蚀的复合材料坩埚,它包括埚体,其特征是所述埚体由碳/碳/碳化硅复合材料加工制成,本实用新型由碳/碳/碳化硅复合材料制备的坩埚充分利用热解碳与碳纤维之间的结合性能好以及碳化硅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的特点,使碳化硅充分的渗透进入碳纤维基体,保证碳化硅与碳纤维基体的高结合强度,强度高于碳/碳复合材料,且可以有效抑制硅蒸汽对碳/碳/碳化硅复合材料芯部碳纤维的侵蚀,大幅度提高了坩埚的使用寿命,同时,其更高的强度也有利于提高热场的安全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益阳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