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位等价锆离子掺杂的钛酸铋钠薄膜,属于功能薄膜领域。该薄膜以化学通式Na0.5Bi0.5(Ti1-xZrx)O3表示,其中,x为锆离子的摩尔掺量,且0.01≤x≤0.04。本发明通过化学溶液法结合层层退火工艺,在镀有底电极的玻璃衬底上旋涂镀膜,氮气气氛中500~550℃的低温下热处理,制得具有良好电绝缘性、铁电性以及介电性的无铅薄膜。该薄膜能够用于制备非易失性铁电存储器,开发具有铁电、压电、光电、光折变及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多功能材料和器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状基于锶铁氧体双重放大的乳腺癌易感基因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基于片状锶铁氧体大的有效比表面积,优良的催化活性等特点,显著提高了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贵金属掺杂、成本低、制备简单、光催化活性高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绿色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所制备的二元金属共掺杂光催化剂为铁和锰双金属共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片原位复合氮化碳二维纳米复合材料FeMn-TiO2/g-C3N4,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蔗糖分子诱导的Au‑MTX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及其药物载体领域。将HAuCl4和MTX粉末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连续搅拌下调节pH到12.0之后,加入蔗糖溶液搅拌均匀后,将所得的黄色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于140℃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制得产品。本发明以AuIII‑MTX络合物为前驱体,通过引入富含大量羟基的蔗糖分子,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金纳米粒子组装体;另外与葡聚糖分子相比,蔗糖分子能更有效地调节Au纳米粒子纵向LSPR谱峰在近红外区域较长波长处的出现和进一步的红移。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磷酸钇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氧化钇溶解于硝酸中反应生成硝酸钇溶液,再将磷酸氢二铵颗粒溶解于二次蒸馏水中得到磷酸氢二铵溶液;然后将硝酸钇溶液稀释并加热至接近沸腾后缓慢滴入磷酸氢二铵溶液并不断搅拌得到白色悬浊液;将得到的白色悬浊液离心后倒出上层清液,对离心出的沉淀进行水洗后再次离心;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离心出的上层清液pH=7后清洗得到提纯后的沉淀;然后将提纯后的沉淀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并置于铂金坩埚中,放入箱式电阻炉中烘烧得到磷酸钇纳米材料;其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能耗少,成本低,易于操作,环境友好,制备的磷酸钇纳米材料纯度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氮掺杂石墨烯(N-GS)和Pd-Au/C负载型纳米催化剂,制备一种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的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血清中的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其特征在于:(1)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2)Pd-Au/C-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的二抗复合物的制备;(3)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Pd-Au/C对H2O2具有很强的催化能力,有利于固定更多的二抗、保持物质生物活性,本发明制备的传感器优点在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易于操作、检测限低。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功能材料技术,特别涉及电磁屏蔽材料技术,同时涉及其制备技术。本发明采用玻璃微珠作为载体,镀镍层赋予粉体良好的导磁性,表面镀银层赋予粉体优异的导电性;分别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得到镍层和表面银层。本发明涉及的镀镍镀银玻璃微珠,以玻璃微珠为载体,中间为镍层,表面为银层,镍/银比介于1.5-4.0之间,其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化学镀镍、化学镀银及后处理过程。该粉体具有良好的导磁性和优异的导电性,电磁屏蔽频段宽,在低频具有良好的电磁吸收效果,在中高频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反射效果;镀层均匀致密,强度和耐冲击性好,密度小,适用于电磁屏蔽领域,特别适用于电磁波吸收、电磁屏蔽以及导热导电材料。
本发明属于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储能特性的柔性钛酸铋钠基薄膜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由柔性云母基片、Pt薄膜底电极、铁电薄膜层和金属Pt或Au顶电极组成。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以钛酸铋钠基铁电薄膜作为功能层,其化学通式为0.97(0.94Na0.5Bi0.5TiO3‑0.06BaTiO3)‑0.03BiFeO3‑xCeO2‑yMnO2,其中0≤x≤1%,0≤y≤2%,且y>x。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所制备的柔性钛酸铋钠基薄膜电容器耐弯折、储能密度大、储能效率高、热稳定性好、损耗低,可满足柔性储能元器件的要求。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墨烯基超疏水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石墨烯基超疏水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超疏水结构。具有如下优点:一方面利用铝合金在亚麻酸介质的蚀刻,构筑铝合金表面粗糙结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石墨烯的片层阻挡功能,缓蚀效率达99%以上,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有机氯农药的铁钴氮化物传感电极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一次性可抛电极上制备了铁钴双金属氮化物纳米片阵列,利用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对氨基的高吸附活性,以及聚多巴胺的氨基官能团,采用原位生长的方法,相继在铁钴双金属氮化物纳米片阵列上直接相继制备了含有电子媒介体的聚多巴胺薄膜和以有机氯农药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将模板分子洗脱以后,原来的模板分子的位置变为了空穴,即洗脱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由此,一种检测有机氯农药的铁钴氮化物传感电极便制备完成。
本发明涉及基于金修饰的磷酸铈作为共反应加速器放大NHCDs‑H2O2体系的ECL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领域与新型功能材料的新颖性结合。Au修饰的磷酸铈与氮掺杂碳点结合作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平台,构建夹心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黄曲霉毒素B1的超灵敏检测。CePO4纳米材料好的形态特征、合适的酸性度和低毒性等使其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CePO4@Au可以促进H2O2分解产生O2•−,产生更强的发光信号;CePO4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时,能显著提高其电子转移速率。Au修饰的磷酸铈可以增加抗原抗体的结合数量,增强ECL信号,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灵敏准确检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发光材料Ru@MOF‑5为发光体,用于检测雌二醇的无标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是以孔隙率高、稳定性好的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物(MOF)材料MOF‑5负载Ru(bpy)32+合成新型材料Ru@MOF‑5,以此作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平台。合成的新型发光材料Ru@MOF‑5具有自发光特性,在检测目标物时PBS缓冲溶液中无需添加共反应剂,即可产生高且稳定的ECL信号。此策略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且操作更为简便。以此构建的无标型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灵敏准确检测雌二醇。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示踪PM2.5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大气中收集到的PM2.5颗粒和纳米发光颗粒采用化学交联复合的方法获得可示踪PM2.5颗粒复合材料。这些具有微纳米结构的材料具有发光性能稳定、可示踪、高生物穿透性等性能,可作为雾霾的形成、危害、防御模拟及病理研究的生物材料和功能材料,用于相关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dNi合金/氮掺杂石墨烯纳米带双重放大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PdNi合金杂化的氮掺杂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材料,制备出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PdNi合金以及石墨烯纳米带对过氧化氢都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因此具有双重放大的作用。该杂化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催化效率高,可显著提高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该免疫传感器对乳腺癌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愈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夹心型免疫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基于三维结构的GS-CNT-Pt纳米材料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催化效率等优点提高了对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检测的灵敏度,降低了检出限,对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介孔铂钛负载中性红构建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基于介孔铂钛良好的催化性能和大的比表面积,显著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对甲胎蛋白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涉及一种Mg-Ni-Nd系贮氢电极合金的表面改性方法,属于金属功能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真空悬浮熔炼和熔体快淬法制备Mg-Ni-Nd系非晶电极合金;(2)采用“一步”还原法制备Ag/石墨烯纳米复合膜;(3)将非晶合金和Ag/石墨烯纳米复合膜按一定质量比(1∶0.1~1∶0.5)放置在高能球磨仪中,在真空条件下球磨5~10分钟,合金取出后即可实现对Mg-Ni-Nd系贮氢电极合金的表面改性处理。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的Mg-Ni-Nd系贮氢电极合金具有电化学容量高,放电平台性能和放电稳定性好等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核纳米材料构建的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1)纳米多孔金膜的制备;(2)Au@Pd@Pt壳核纳米材料—肿瘤标记物二抗复合物的制备;(3)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易于操作、检测限低,能实现多种肿瘤标记物的高灵敏、特异性、快速准确检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检测两种环境雌激素的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纳米功能材料、环境检测、生物免疫技术和电化学分析领域。将Pt杂化的SBA-15纳米复合材料标记二抗,通过测定材料对底液中过氧化氢的催化性能,制备一种双通道印刷电极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对两种环境雌激素己烯雌酚和雌二醇的同时检测。本发明制备简单、加工方便、便于携带;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网络穿插高抗侵蚀构筑物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隧道注浆材料不适用于海底环境,构筑物容易出现缺陷,强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网络穿插高抗侵蚀构筑物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原料混合完毕后再加入高聚物乳液或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可以实现以多源组分协同互补解决了修补材料收缩和抗侵蚀问题,又通过双网络穿插解决了修补材料的粘结性能,使得修补材料能够满足海洋侵蚀环境下构筑的修补。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铁磁性泡沫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亚铁磁性泡沫微晶玻璃由废旧玻璃粉与亚铁磁性晶体形成剂混合均匀后经一步热处理析晶发泡制得,亚铁磁性晶体形成剂由碳粉和Fe2O3组成。玻璃软化温度下碳粉与三氧化二铁的还原反应生成CO气体在玻璃中形成气泡,同时三氧化二铁被还原成四氧化三铁亚铁磁性晶体。本发明提供的亚铁磁性泡沫微晶玻璃是一种新型的多孔玻璃功能材料,具有传统泡沫玻璃保温材料与新型磁性吸波材料的双重功能。采用废旧玻璃、碳粉、三氧化二铁为原料,原料易得、成本低,实现废旧玻璃的高附加值回收利用,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薄膜致动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和软体机器人领域。通过固态碱自牺牲法在高分子薄膜基底上定向生长一层规则排布的金属氢氧化物,形成包括高分子膜和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双层结构。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实现大规模制备。本发明利用双层薄膜对湿度响应的差异,在湿度变化、加热、红外光等条件下实现迅速、显著、稳定的变形能力,通过变形控制可实现移动和抓取物体。因此,在柔性开关、人造肌肉、软体机器人、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木质素的MnFeO类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高现有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循环稳定性和pH适用范围。本发明使用浸渍法将铁离子和锰离子负载在木质素上,过滤干燥,煅烧,洗涤,干燥后得到基于木质素的MnFeO类芬顿催化剂。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MnFeO类芬顿催化剂适应的pH值范围为3~9之间,解决了非均相铁系芬顿催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循环稳定性差和pH使用范围低的问题,可代替传统芬顿催化剂用于有机废水深度处理。此外,本发明还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成本低等优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氧化铝连续纤维缝纫线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一种氧化铝连续纤维缝纫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氧化铝连续纤维用浸润剂;(2)将浸润剂均匀涂覆在氧化铝连续纤维表面,干燥,得到氧化铝连续纤维基材;(3)将氧化铝连续纤维基材每3‑5股加捻,得到氧化铝连续纤维纱线;(4)将氧化铝连续纤维纱线每3‑8股加捻得到氧化铝连续纤维缝纫线坯线;(5)将浸润剂均匀涂覆在氧化铝连续纤维缝纫线坯线表面,干燥,得到氧化铝连续纤维缝纫线。该方法制得的柔韧性好,耐热性好,强度高、耐磨损,满足了1000℃以上高温条件下氧化铝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属于电磁功能材料技术领域。采用粉体吸收剂,并通过对吸收剂表面包覆,实现高的微波磁导率,赋予在P波段高的行波衰减,同时提高其在基体材料中的填充比。本发明涉及的P波段行波抑制片材,为含有片状吸收剂的硫化胶片,厚度3.5~10mm,物料质量组成至少包括:片状吸收剂粉体60~110份基体胶料20份。本发明涉及的P波段行波抑制片材,饱和磁化强度较高,耐候性好,绝缘性能良好,在微波段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在雷达波P波段具有高的磁导率和磁损耗,3~10mm厚的材料在300MHz~1000MHz频段范围内行波损耗效果平均值大于‑10dB。适用于电磁抗干扰领域,特别适用于相控阵列雷达。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油水分离功能的超疏水木素海绵的制备方法,涉及化工及高分子功能材料的技术领域;将碱木素溶解在极性溶剂中,将得到的碱木素溶液缓慢加入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加热90‑180℃,缓缓加入长链烷烃甲氧基硅烷,反应后得到改性碱木素溶液,将改性碱木素溶液进行沉淀,析出碱木素改性物,烘干备用,将碱木素改性物再次溶入极性溶剂中,得到溶液,将海绵浸渍在溶液中,取出海绵烘干,得到超疏水木素海绵;利用改性的木素处理海绵,形成超疏水海绵,超疏水海绵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吸油能力超强,原材料价廉,来源丰富,属于生物质原料的循环综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纳米笼/氨基化石墨烯构建禽类疱疹病毒抗原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生物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金纳米笼和氨基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出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氨基化石墨烯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金纳米笼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该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催化效率高,可显著提高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甲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的制备方法,将4-甲基吡啶和对甲苯磺酸甲酯混合后置于无水甲醇中并倒入三孔烧瓶中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再将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溶于无水甲醇中置入三孔烧瓶中进行冷凝回流反应得到结晶产物;将得到的结晶产物用三氯甲烷冲洗并快速过滤后得到带有绿色金属光泽的固体,再将带有绿色金属光泽的固体加热完全溶于无水甲醇,冷却风干重结晶,制备得到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甲基吡啶对甲苯磺酸盐;其制备方法简便,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时间短,成本低,产率高。
本发明属于超细功能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使用微纳米疏水颗粒生产液体弹珠的方法。所述生产透明液体弹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控制室内温度在15‑30℃,室内湿度50%以上;在不亲水的塑料容器内底部铺满一层二氧化硅粉末,使粉末完全覆盖表面;使用微量移液器滴下液滴10‑1000微升,让液滴落在二氧化硅粉末层上;在频率30‑100Hz,加速度20‑30m/s2条件下,对液滴和粉末进行振动处理30‑60s,即得液体弹珠。生产出的液体弹珠具有稳定性高,透明度高的特点,在实验中能更清晰的观察现象,有利于作为环保的微型生物化学实验容器进行实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静电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涉及抗静电功能材料的制备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有机玻璃的抗静电性能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法是先用丙烯酸或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修饰氧化石墨烯,再将其分散到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及助剂的混合物中,经偶氮或过氧化物引发聚合,制得导电有机玻璃。本发明制备的抗静电有机玻璃膜的表面电阻为106?1010Q,具有稳定的防静电功能,卓越的表面硬度和抗化学溶剂侵蚀性能,防静电功能不易受湿度,温度的影响,透光率高,加工性能优良,可用于抗静电或电磁屏蔽材料领域。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有色金属功能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