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华新能孙公司宜春盛源锂业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取得江西省奉新县金子峰—宜丰县左家里矿区陶瓷土(含锂)矿的采矿许可证。该矿区面积为0.8429平方公里,生产规模为900万吨/年,有效期限23年。此举将有助于公司增加锂矿资源储备,保障资源供应,增强核心竞争力。
2025年3月20日,赣州豪鹏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绿能环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在山东绿能举行“厦门钨业/赣州豪鹏山东运营中心”启动仪式。该中心聚焦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全链条回收,构建华北区域绿色循环网络,为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根据最新行业数据,2月份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34.4GWh,同比增长95%。其中,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26.06GWh,同比增长144%,市场份额达到75.8%,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Model Y、Model 3、小米SU7铁锂版及比亚迪系列车型的销量增长。
南京华塑的HSPCS-1250型机网侧一体化储能变流器实现批量交付,16台设备用于湖北孝感20MW飞轮+锂电混合储能电站,1台用于青海新型飞轮储能实验平台。该产品在湖北项目中配合飞轮锂电混合阵列,提供±20MW/±20MWh动态调节能力,满足电网惯量支撑需求;在青海验证了高海拔稳定运行能力。它通过全栈自研技术,实现PCS与FCS深度集成,在IGBT驱动控制、飞轮调频响应速度提升以及采用新一代液冷2kV直流电压平台等方面取得突破,减小设备占地面积。
夏威夷考艾岛公用事业合作社(KIUC)计划从AES夏威夷公司的两个太阳能加储能项目购买电力,目标是让其电力供应在2028年接近80%可再生能源。KIUC已向夏威夷公用事业委员会申请批准与35兆瓦的Mānā项目和43兆瓦的Kaahanui项目签订25年固定价格购电协议,这两个项目都包含4小时储能容量。KIUC为Mānā项目支付127美元/兆瓦时,Kaahanui项目支付133.40美元/兆瓦时。
3月19日,瑞熙国际与印尼的First Resources集团在雅加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First Resources是印尼能源行业领军企业,此次合作对瑞熙智能开拓国际和东盟市场意义重大,是其在国际业务拓展及能源转型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双方将在新能源、数字化、低碳能源和燃料、绿色经济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项目总投资预计达数十亿美元。瑞熙智能将提供技术和金融支持,未来双方将构建“技术赋能+产品协同+资本联动”的合作体系,建立长期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
3月20日,中广核能源科技(老挝)有限公司与老挝政府签署老挝北部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基地二期556MW风电项目开发协议。该项目是中老电力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撑,规划打造一体化清洁能源大基地,一期1000MW光伏项目已开工建设,二期包括1000MW光伏和556MW风电,总装机容量达2556MW,预计年发电量45亿千瓦时。项目生产的清洁电力将通过中老500kV联网送至云南,助力能源转型。
中广核新能源西藏当雄乌玛塘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正在招标设计监理。项目位于西藏拉萨市当雄县,光热备案容量50MW,采用ET150导热油槽光热技术,有74个标准欧槽回路,296个聚光集热组件,集热面积24.2万m²,储热时长6小时(按8小时设计预留扩容),还配20MW电熔盐加热器。监理范围包括光热初步设计、一体化项目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及竣工图编制的全过程监理与技术支持。服务期限从合同生效到各阶段审查及设计变更完成。投标人需具备光热项目相关业绩,项目负责人要为高级工程师,且有光热项目经验并提供在职或社保证明。
3月21日,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招标公告,涉及柴达木沙漠基地(格尔木东)项目,包括500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光热项目。项目位于海西州,风电选址诺木洪以北,光热选址大灶火。整个基地规划总装机容量1924万千瓦,涵盖风电、光热、光伏、煤电和储能等多种能源形式,并配套建设电力设施及生态治理工程。招标要求90天内完成可研报告送审稿及专题报告编制,150天内具备可研收口条件,招标范围为完成风电和光热项目的可研及相关专项报告编制,配合完成项目立项、核准及投资决策等全过程服务,合同价格包含全部相关费用。
中腾微网中标马尔代夫9大环礁18个岛的新能源微电网项目,该项目由亚洲开发银行资助,马尔代夫旅游与环境部牵头实施。作为马尔代夫“加速可再生能源可持续系统发展计划”的核心子项目,中腾微网将负责整体方案设计、设备供应、工程实施及运维。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能量管理系统,具备全场景适配、模块化扩展和智能运维体系,可满足复杂用电需求,实现远程精准管控。中腾微网已在马尔代夫承接七个微电网项目,覆盖152个岛屿,惠及超二十万人,彰显了中国技术的竞争力,推动了“技术出海+合作管理+本地化运营”的合作模式。
3月18日,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产业园有三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朗峰新材料的纳米晶粉与器件项目备受关注。该公司是国内纳米晶领域的佼佼者,技术领先,拥有顶尖研发团队和设备。2024年12月在内蒙古注册子公司,新建项目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年产2万吨纳米晶粉和1000万台纳米晶器件,二期年产50万台纳米晶电机。项目建成后,预计产值约12亿元,能带动200人就业。
海龙海洋风电高端装备智造项目位于江苏启东吕四港经济开发区,总投资30亿元,占地546亩,总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该项目主要从事深远海风电钢结构、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涵盖导管架、升压站、换流站等多种产品。目前主体工程接近尾声,已开始试生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海洋风电高端装备150台套,年产值不低于40亿元,可实现税收2亿元。
3月17日,中交一航局管道公司承建的新疆木垒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二标段首台10兆瓦风机成功并网发电,项目进入并网阶段。这个项目是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山地风电场,位于新疆昌吉州木垒县,建设内容涵盖风机基础、安装及集电线路等工程。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27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63万吨,有助于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还能推动木垒县新能源产业链发展,促进我国绿色能源广泛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3月17日,中核光伏项目部成功完成“非连续型桁架”海上吊装任务,标志着新施工方案进入实体验证阶段。此前,项目团队与设计单位联合研发出“网架结构”和“非连续型桁架”两种设计方案。此次验证的“非连续型桁架”结构取消了模块间的“天窗”连接,有效解决施工误差问题,大幅减少海上作业量,吊装次数压缩84%,提升施工效率并降低风险。此次作业的成功不仅验证了新型结构的可行性,还检验了“三航起19”专用起重船的性能,为中核光伏项目推进及海上光伏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3月19日,中国能建广电工程局承建的华电鄯善煤电灵活性改造配套风电项目集电线路基础分部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新疆鄯善县戈壁滩,首台风机基础已于2月22日完成浇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项目计划安装21台单机容量10MW的风电机组,配套建设基础、挡水墙、输变电线路及检修道路等设施。投产后预计年上网电量349843.94M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1665.92小时,可利用当地风能资源,节约常规能源,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对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意义重大。
德国Nordseecluster海上风电项目群的A阶段首个批次8根单桩已抵达欧洲目的港。该项目由大金重工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与莱茵集团签订独家供货合同,蓬莱大金将交付105根超大型单桩并负责运输。项目位于德国北部海域,总装机容量1.6GW,分A、B两阶段建设,A阶段660MW,B阶段900MW,均采用维斯塔斯V236-15.0MW海上风机。A项目计划2025年海上施工,2027年初运营;B项目2028年安装风机,2029年初商业运营。建成后可为160万户德国家庭供电。这是大金重工在欧洲的最大海工订单,也是其承担运输的第二个欧洲海上项目。
Cadeler旗下的风电安装船“Wind Maker”号抵达中国台湾省台中港,将前往大彰化2b&4海上风电项目施工。这是其交付后的首个项目。“Wind Maker”号由韩华海洋建造,船长148米,配备2600吨起重机,最大作业水深65米,可运输5台14MW-15MW风机,具有DP2动态定位能力及LNG或氨燃料使用能力。大彰化2b&4风电场由Ørsted开发,位于彰化海岸35-60公里处,水深23.8米至44.1米,装机容量920MW,拟安装66台风机和一座变电站,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首次发电,2026年完全运营,建成后可为200万家庭供电。
3月18日晚,中国电建承建的埃及苏伊士湾500兆瓦风电项目220千伏升压站倒送电工作顺利完成,项目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该项目位于红海沿岸,建成后将成为该地区最大风电项目之一。中国电建作为总包方,负责设计、采购、施工等全部工作,包括风机采购运输、基础建设、集电线路、升压站设计安装等。此次倒送电成功,为项目全面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来说,钻孔ATXD25A在1892米深处发现了30米厚的矿体,铜品位达到了2.21%,同时还含有3.17克/吨的金、15.1克/吨的银以及0.0003%的钼。在稍深一些的1896米深处,又发现了16米厚的矿体,铜品位更是高达3.04%,金含量为4.82克/吨,银含量为21.1克/吨,钼含量为0.0005%。
德国在2024年的光伏和储能装机规模预计分别达到17GW和5.6GWh。随着德国政府对能源转型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光伏和储能领域的发展前景愈发光明。东吴证券电新团队分析指出,当前欧洲市场的库存已基本消化完毕,自2月以来,欧洲组件价格呈现触底反弹态势,涨幅已超过20%。
普罗斯派克(Prospech)公司在芬兰科什纳斯(Korsnas)的稀土矿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经过深入勘探,公司发现高品位稀土矿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多处矿化点的总稀土氧化物(TREO)品位超过1%,最高品位更是达到了4%。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矿体中重稀土氧化物含量较高,其中铽的含量为61.3ppm,镝的含量则高达234ppm。
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以其超过2.6g/cm3的压实密度和先进的一次烧结工艺,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将重新定义锂电池性能,成为龙蟠科技新的增长点。同时,三代低电导率冷却液以其超国标5倍的抗金属腐蚀保护能力,展现了龙蟠科技在新能源汽车化学品领域的领先地位。
3月20日,信然通过线上平台举办“加氢站设备及氢气压缩机技术交流会”,与清华大学深化合作,推进PEM电解槽制氢技术与隔膜压缩机系统的集成应用。信然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22、45、90MPa隔膜压缩机及液驱压缩机,凭借高效节能、模块化设计、智能监控等优势,显著降低加氢站建设成本。信然还与中国氢能集团达成战略协议,为其加氢站项目提供定制化压缩机设备,助力氢能交通网络规模化建设。
3月19日,华电包头氢能公司领导赴华电伊金霍洛旗12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制氢站调研。公司领导深入制氢车间、压缩机房等关键区域,详细了解工艺流程和建设情况,并针对设备安装、通风系统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调研结束后,公司党委书记王新宇对项目后续工作做出安排,强调要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拓展氢消纳场景,确保2025年项目顺利投产,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贡献力量。
3月19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公司总经理张银广与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副总经理罗鉴莅临石化机械调研交流。国氢科技作为国家电投集团氢能产业核心企业,在氢燃料电池、氢动力系统等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双方探讨了氢能产业发展商业化及合作模式,希望发挥“制造+应用”互补优势,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会后,张银广一行参观了石化机械氢能装备制造基地,详细了解其研发制造实力,为深化合作奠定基础。
2025年龙蟠科技全球新技术发布会(LOPAL DAY)上,锂源科技作为龙蟠科技旗下正极材料业务的核心运营主体,隆重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526。这款产品的问世,不仅标志着锂源科技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3月18日,株式会社RS Technologies中国能源总部公司及钒电解液工厂项目签约仪式在德州市举行。市委书记田卫东出席仪式并与RST董事长方永义座谈。田卫东表示,该项目对德州新能源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项目推进。方永义高度评价德州投资环境,承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仪式上,双方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及晶圆再生项目投资意向书,标志着合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近日,安徽吉枫循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物理再生项目(二期)”在宣城市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项目计划利用现有厂房,配套电芯破碎生产设备,年处理4000吨废旧锂电池,形成600MWh电池梯次利用能力。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30亩,旨在通过梯次利用和物理再生,延长电池寿命,提取锂、钴、镍等金属资源,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响应安徽省打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集群的规划。
磁体金属供应链开发商彭萨纳公司已成功融资2.68亿美元,用于开发其在安哥拉的隆贡若稀土项目。此次融资中,非洲金融公司(AFC)与南非联合银行集团有限公司(Absa Bank)共同参与的1.6亿美元银团贷款占据了重要部分,其中AFC承诺提供8120万美元贷款,
3月20日,四川时代60兆瓦/120兆瓦时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示范项目在宜宾三江新区签约并启动建设。这是四川首个百兆瓦时级用户侧储能示范工程,采用磷酸铁锂电芯集成方案,接入AI大模型和虚拟电厂平台,实现智能电能管理。项目年放电量预计达4500万度,可满足高峰期用电需求,助力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零碳园区建设,为储能产业发展提供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