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桥创业自成立以来,便将目光聚焦于纺织和铝业两大核心产业。在这两个领域,集团深耕细作,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不断突破行业瓶颈。
657
0
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采取在现有厂区内进行扩建的方式推进,这样既能节省建设成本,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规划,项目将新建厂房5.5万平方米,新购置各类生产设备200台套。
540
0
自2008年首次成功跻身该榜单以来,中铝集团已连续18年榜上有名,这一傲人成绩无疑是对其多年来稳健发展的有力见证。
409
0
截至公告披露日,新铝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累计对外担保余额为2.5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2024年末数据)的16.69%。其中,对铝器时代的担保余额达1.8亿元,占整体担保余额的72%。
420
0
据行业数据显示,我国贵金属催化剂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元,其中高端催化剂载体材料进口占比超过60%。贝斯美项目通过自主研发的定向合成技术,将产品纯度提升至99.9%以上。
788
0
海南澄迈县启动2026年省级揭榜项目《电解水制高压氢电解堆及系统关键技术》,旨在攻关70 MPa PEM高压制氢新技术。项目聚焦无压缩机场景,突破耐高压质子膜、密封材料、电解堆结构、气液分离与干燥纯化等关键技术,解决高压部件选型与安全控制难题,完成70 MPa PEM制氢系统样机。成果将填补国内空白,形成首台套核心部件及车载制氢加氢一体机,推动制氢技术多元化,为特殊高压需求提供储备。
437
0
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7月26日投产,是目前全球最大单体绿氨工程,年制绿氢3.2万吨,可减碳65万吨、节煤23万吨。国电南瑞提供“绿电→绿氢→绿氨”全链条方案,自主28套电解槽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及工业平台,平滑新能源波动,保障电网稳定与电解槽高效运行,成为国家氢能示范标杆,彰显南瑞在绿氢商业化与全球低碳转型中的核心技术与示范价值。
442
0
我国首台氢内燃机洒水车近日在河北沧州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氢内燃机从研发走向应用。该车搭载的玉柴YCK05H燃氢发动机,专为城市环卫设计,实现零碳排放,兼具低成本、长寿命等优势,适用于公交、环卫、物流等多场景。玉柴已构建覆盖车用与发电的全谱系氢能解决方案,为“双碳”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394
0
7月28日,中集安瑞科与香港中华煤气签署氢能及绿色甲醇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湛江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工厂,由中集绿能、中集工程与香港中华煤气旗下臻为绿源联合推进技术、装备与碳交易合规合作;同时利用香港3700公里管网,共同开发提氢、储氢、氢交通及零碳场景,助力香港绿色转型和国家“双碳”目标。
441
0
7月29日,中国化学七化建与海芬氢能在京签署纳米比亚年产240万吨绿氨装置FEED+EPC总承包合同,全球最大绿氨项目正式启动。双方表示,将依托各自技术与资源,把纳米比亚打造成非洲绿色能源中心,推动非洲可再生能源转型,共同为全球碳中和贡献中国方案。
387
0
国家电力调度中心近期组织迎峰度夏新型储能集中调用,国家电网经营区最大可调储能6423万千瓦,实时放电4453万千瓦,同比增55.7%。江苏、山东、福建等省电站全容量顶峰,晚高峰平均出力2.4小时,相当于三座三峡电站,有效缓解今夏高温与经济回暖带来的负荷新高。试验验证了储能“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保供的关键技术,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452
0
7月27日,由中国能建西北院总承包的绵阳港旗游仙区300兆瓦/6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一期并网,成为西南首座大规模混合储能电站。项目采用“电化学+飞轮”创新技术,年发5000万千瓦时、减排4.4万吨,迎峰度夏可保障10万户家庭两小时高峰用电,显著提升绵阳电网灵活性与可靠性,为四川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提供强劲支撑。
431
0
贵州桐梓大梁岗抽水蓄能电站位于遵义市桐梓县,地处长江綦江水系小水河上游,距贵阳200公里,装机1600兆瓦,属大(1)型一等工程。电站通过上下两水库、输水系统及地下厂房,承担贵州电网调峰、调频、事故备用等任务,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700
0
近日,正泰电源与罗马尼亚知名能源企业签署战略协议,在光伏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正泰将提供逆变器、储能等一站式光储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助力对方开发工商业屋顶及地面电站。该伙伴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此次合作不仅加快罗马尼亚绿色转型、提升能源安全,也彰显正泰技术与品质获国际认可。未来,正泰将以此为契机,深耕罗马尼亚市场,输出中国方案,助推当地构建清洁高效能源体系,服务全球碳中和。
429
0
广东省清远市近期公示核准5个风电项目,总装机193兆瓦,总投资约11.97亿元。项目均位于连州市大路边、星子、西江、龙坪等镇,共安装38台风机,配套35千伏开关站,并以装机容量10%配建2小时储能系统。其中泉山、西江、福兴三场各5万千瓦,分别由粤润、粤桦公司投建;国丰、振华分散式项目分别2.5万、1.8万千瓦,均由粤桦公司负责。
510
0
7月28日,电气风电供货的越南广治海英40兆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成为公司首个落地越南的标杆工程。项目选用WH5.25N-172机组,年发电1.2亿度,可满足8万户家庭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针对越南复杂地形与气候,电气风电联合UL Solutions推出定制海陆机群方案,并在极端天气下组建攻坚团队,确保安全准点交付,获业主高度评价。项目不仅巩固了电气风电在东南亚的“中国品质”口碑,更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输出中国技术与人才,助力越南能源转型。
693
0
奥地利公用事业Verbund选定储能集成商Fluence在德国投建92MW/186MWh双站电池储能项目,选址莱茵兰-普法尔茨州50MW/100MWh与萨克森州42.9MW/86.5MWh,噪音控制和网络安全是遴选关键。项目或采用Gridstack Pro方案,已递交详尽噪声评估。Verbund计划2030年前储能达到1GW,现德国已有110MW/130MWh;Fluence当地累计装机逾750MW。德国因辅助服务收益高、电池价跌,正成欧洲最大储能市场,数吉瓦时项目密集落地,区域“电网中立”概念亦受关注。
435
0
近日,水电十六局承建的华电新疆喀什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项目首期并网。项目距市区41公里,占地11.9万平米,投资约16亿元,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设100个储能单元及220千伏汇集站,创新“50%构网型+50%跟网型”技术,经220千伏线路接入喀什750千伏变电站。投运后年储5.7亿千瓦时、供5.2亿千瓦时,可令764万千瓦光伏弃光率下降5.33%,显著提升电网稳定性,助推喀什绿色低碳发展。
425
0
7月29日,成都启动2025年省级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并举办供需对接活动。近年来,成都已投运新型储能42万千瓦,在建22.8万千瓦,19个项目入选省级清单;新津区依托“3+2+N”产业体系,落地多个重大项目,邓双20万度储能电站三个月建成并网,形成示范。现场发布供需机会清单,20余企业对接,经信局明确2027年装机200万千瓦目标,将通过规划、政策、要素保障,政企协同推动储能规模化应用,提升电网安全与效益。
363
0
美国商务部近日初裁,对中国产活性阳极材料(AAM)征收93.5%反倾销税,加上原有税费后总税率达160%,仅针对成品电池中的AAM,储能系统整机未受限。此举源于美国生产商协会去年12月申请,意在抬高中国产品成本、扶持本土产能。目前美国本土合成石墨成本比进口低约四成,特斯拉、松下等9家主要客户将受影响。尽管高额关税与《通胀削减法案》补贴同推本土化,但全球供应链仍高度依赖中国,美国想彻底脱钩仍面临上游原料与技术受限的双重挑战。
411
0
荷兰公用事业Eneco与捷克EPH合资,将在鹿特丹Europoor发电厂内建50MW/200MWh电池储能,2027年投运,由Enecogen运维,EP NL和Eneco交易部门负责调度。此举彰显Eneco深耕本土市场的决心,但公司仍呼吁政府效仿比利时、德国,给予电池储能免电网费优惠,以加快装机、缓解缺电与阻塞,并降低碳排放。
447
0
2025年上半年,英国电池储能市场在“清洁能源2030”目标驱动下持续强劲扩张:新增并网容量1.9GWh、同比增78%,获批容量31GWh、同比增49%,已获批待建项目超130GWh。项目规模显著扩大,平均单体容量升至300MWh,百兆瓦级项目占比由22%升至41%。东米德兰兹以6.7GWh领跑规划容量,西米德兰兹项目数量最多。尽管审批拒绝率回落至14%,仍有68GWh项目待审,开发进度亟需提速,以确保逾70GWh获批项目如期并网,支撑英国清洁电力转型。
348
0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针对部分自媒体关于行业"反内卷"的不实内容发布声明,强调将依法依规推进市场秩序规范工作。当前硅料价格趋稳,行业供需结构持续优化。
197
0
湖南省发改委近日核准衡南县向阳光伏发电项目配套11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将新建12.5公里架空线路及0.4公里电缆线路,涉及大量铝材、铜材等金属材料使用,总投资2531万元。
241
0
韩国LG新能源近日签署价值43亿美元的磷酸铁锂(LFP)电池供应合同,预计将大幅提升锂、铁、铜等金属原料需求。该订单供货期三年,并可能延长至七年,市场猜测合作方为特斯拉储能业务。
207
0
上海奉贤1#海上光伏项目用海申请正式获批,该项目将依托现有海上风电场区域建设,总用海面积425.66公顷。采用立体分层设权模式,涉及光伏阵列、电缆桥架及海上升压站等设施。
268
0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新增新能源发电项目5236个,其中光伏发电项目5150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占比超九成,成为光伏新增装机主力。
369
0
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磷酸铁前驱体技改项目获批。该项目采用铵法工艺替代原有钠法生产路线,优化原料供应链并降低能耗,以应对当前市场成本压力。
426
0
2025年7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44.5万辆,同比增长9%,其中新能源车销量78.9万辆,渗透率达54.6%。新能源产业链带动上游铜、铝等金属材料需求增长,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435
0
天铁科技旗下安徽天铁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与珠海欣界能源科技签署4亿元铜锂复合带采购协议。该订单将进一步巩固天铁科技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市场地位。
2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