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度锂离子动力电池碳计量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快构建服务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的碳计量技术体系,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通知提出全力推进碳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产业碳计量管理体系建设、有力支撑锂电池产品碳足迹管理等三大任务,为湖北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3月19日,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该方案旨在推动固态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包括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培育高能量密度的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项目,推动固态电池产品规模化量产落地。方案还涵盖了固态电池制造、上游生产设备和材料、下游应用场景等全产业链布局,致力于打造固态电池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中国电建作为抽水蓄能领域的“国家队”,近期在多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上取得重大进展。河北易县、浙江天台、安徽桐城、河南鲁山和新疆若羌等地的抽水蓄能电站均迎来关键节点,为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持,展现了中国电建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强大实力。
2025年,储能产业迎来新一轮产能扩张潮,全国多个省市相继爆出储能产业规划、开工以及投产消息,累计新增产能超332GWh。然而,面对逐年上涨的市场需求,储能产业在产能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产能泡沫、技术迭代和海外市场准入壁垒等挑战。本文将探讨储能产业在2025年的产能扩张情况及其面临的潜在危机。
2025年3月,株洲出口葡萄牙的首辆18米氢能公交车完成氢动力系统气密性检测及氢储控系统氢气加注测试。这一成就标志着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国创中心)为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电动)提供撬装式移动供氢系统技术支持的项目圆满收官。此次合作不仅展现了国创中心的氢能技术实力,也体现了其团队协作精神和快速响应能力。
2025年3月19日,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宣布加速布局储能与机器人业务。凭借在移动充电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安克创新建立了从逆变器、储能PACK到电池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的全栈自研技术能力,并在智能化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推动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入家庭应用场景。
2025年3月19日,欧晶科技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并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公司决定从原募投项目“宁夏石英坩埚二期项目”中调出募集资金10,040.90万元,用于新增募投项目“半导体石英坩埚建设项目”。这一调整旨在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2025年3月18日,内蒙古阿拉善盟生态环境局公示了内蒙古华电孪井滩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配套4.5万标方/小时制氢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该项目将建设4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90Mw/90Mmh电化学储能、4.5万标方/小时的电解水制氢设施,以及28.8万标方储氢设施,平均年产绿氢18798吨。
光伏行业近年来频繁登上热搜,从“假章门”到“光伏白富美”相亲骗局,再到职场甜宠剧《骄阳似我》,光伏行业在公众视野中的曝光度不断增加。这些事件背后,是中国光伏产业从“两头在外”到全球领先的华丽转身。尽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光伏人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5年3月19日,特锐德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聚焦于电力设备“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两大板块,其充电产品可以支持配备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这表明特锐德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具有技术储备和前瞻性布局,能够满足未来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需求。
3月18日,美国Mach Industries公司与氢动力无人机领军企业HevenDrones达成战略合作。Mach将利用其Forge制造网络,生产Heven的H100、H2D55和Raider系列无人机。双方将共同研发关键组件,推动氢动力无人机全面生产,增强美国国防供应链韧性。此次合作还旨在削弱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主导地位。Mach的Forge Huntington工厂将借此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对先进无人机的需求,同时为美国国防及盟友提供关键优势。
3月17日,义乌市生态环境分局公示了浙江重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项目位于佛堂镇塔山路,占地50亩,总投资3.5亿元,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打造高效环保生产线。建成后,年处理废旧电池5万吨,形成规模化生产,预计年总产值超12亿元,为地方贡献6597万元税收,利润达9194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派能科技在昆山的首个工商业储能项目顺利落地,项目容量1.6MWh。该项目引入7台232kWh液冷储能一体柜,通过削峰填谷策略,预计每年节省电费78.24万元,放电量约98.5万度电。派能科技提供从需求调研到运维服务的全链路支持,展现了强大的项目管理与工程服务能力。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还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为昆山地区的能源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3月19日,云南能投曲靖发电有限公司100MW/200MWh集中共享新型储能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利用公司闲置土地,在原氨站场址及北侧空地建设,规模为100MW/200MWh,通过35kV线路接入升压站后与火电打捆送出。它是公司“风光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规划的关键部分,建成后能优化区域电源结构,助力新能源消纳,带来新的利润增长。此次开工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和集团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后续公司将加强管理,按计划和标准施工,确保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国网濉溪县供电公司主动服务安徽力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电化学储能设备并网前检查,确保濉溪县首例35kV储能项目顺利并网。公司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从项目前期咨询到后期运行维护,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力幕科技储能电站功率达5000千瓦,预计每年节省用电成本400万元。下一步,供电公司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三航局中标三峡16兆瓦漂浮式风电施工项目,该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附近海域,是我国首个大容量漂浮式风电科研示范工程,也是目前在建水深最深的漂浮式风电项目。此次中标标志着中交集团在深远海风电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具备了一体化施工能力。这一成果得益于三航局多年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持续努力。项目采用16兆瓦超大容量机组及多项创新技术,解决了漂浮式风电施工中的诸多难题,将推动漂浮式风电产业链关键装备的国产化进程,提升行业技术标准。
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近期传来好消息,首批5.28万千瓦顺利并网发电,向全容量并网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个项目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二局承建,建设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占地8000亩,安装了45万块光伏组件,还配套了1座220千伏升压站和1座50兆瓦的构网型储能电站。这种构网型储能电站是四川首个,能在2小时内充放电5万度,可调节光伏电站的发电波动,增强电网稳定性。项目全容量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4.5亿千瓦时,将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提升供电安全保障能力。
徐工XLC18000M履带起重机在华北某大型风储基地项目中成功完成首台6.25兆瓦大型风机吊装,迈出项目建设坚实一步。它凭借卓越性能和强大技术优势,采用超起风电工况,精准起吊并安装了单片90米长的风机叶片。其在风电吊装领域优势明显,如超长臂长、高效拆装设计以及智能操控功能,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此次吊装不仅为风储基地建设提速,还为行业树立了标杆。作为高端制造的代表,XLC18000M将持续助力风电项目,推动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在新能源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3月18日,中国能建山西院总承包的日本福岛口无地面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交流侧容量10兆瓦,投运后每年可为当地提供约16.3兆瓦时清洁电力,满足3600多户日本普通家庭的年用电量。项目建设过程中,山西院克服了工期紧张、场地狭小、冬季施工等困难,凭借专业的施工管理和不懈努力,顺利实现并网目标,积累了宝贵的属地化运营经验,提升了国际业务发展效能。未来,山西院将继续秉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拓宽国际合作,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智慧与动力。
3月16日,中国能建山西院总承包的菲律宾巴科洛德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主变压器成功就位。该主变压器重超60吨,安装难度大、风险高。项目部提前策划,联合多方召开专题会议,编制专项方案,对进场道路进行清障拓宽。运输过程中,团队克服雨水、道路曲折等困难,严格把控安全与质量,确保设备精准就位。该项目为新建50兆瓦光伏发电工程,包含升压站、送出线路及变电站间隔扩建等。下一步,升压站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高峰期,项目部将科学安排施工任务,确保项目早日并网发电。
太阳能移动灯塔是为解决户外照明难题而生的创新设备。它在偏远地区、临时工地和紧急情况下,能很好地应对电力不足的问题。它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里,再通过LED灯提供高亮度、低能耗的照明。其移动支架设计让它便于运输和安装,能适应各种地形。这种灯塔环保节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而且灵活便携,无需依赖电网,经济高效,维护简单,还很可靠耐用,能适应恶劣天气。
锂离子电池的石墨类负极材料是结晶型层状结构的碳材料,它和正极材料配合,实现锂离子的充放电过程。充电时锂离子嵌入石墨,放电时脱出。石墨中的杂质元素含量对电池安全和性能影响很大,适当改性还能提升性能,所以准确快速测定杂质含量对研发很重要。目前,国家标准《GB/T 24533-2019》对这类负极材料的理化性质有要求,规定了微量金属元素、磁性物质总量、硫元素以及限用物质含量的限定范围,如果厂商有其他性能要求,也可以自行监控其他元素指标。
3月18日,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发布了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35kV/12.5MW电磁式熔盐电加热器研制项目的中标候选人公示。西安慧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CSPPLAZA平台会员单位,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11月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12.5MW,招标范围涵盖设备本体及附属设备的研制、设计、制造、试验、运输、安装调试指导、培训、售后服务等,还包括与电站DCS系统和高压变频电源的联调指导及配合验收等工作。
在甘肃瓜州,三峡集团的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现场两座190米高的吸热塔矗立,80万平方米的定日镜场建设快速推进,建设者们每天安装数百面定日镜,技术人员用经纬仪确保定日镜高精度聚光集热。工程师彭世德表示,作为全球首个“双塔一机”风光热储一体化项目,目前厂区设备安装基本完成,镜场安装进度达80%,调试等关键工序同步推进,正全力冲刺并网目标。
截至今年2月底,新疆新型储能电站已超200座,总装机规模达977.7万千瓦/3266.3万千瓦时,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长139%,呈现规模化、市场化、多元化发展特点。新疆出台配套政策,明晰储能投资预期,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储能项目涵盖多种类型。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但因气候特征,出力与电网负荷高峰相反,储能产业有力支撑新能源发展和电力稳定供应,2024年充电44.8亿千瓦时,提升新能源利用率3.6%。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猛,2024年突破200万辆,今年前两月同比增长54.5%。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汽车行业电气化进程加快,到2040年纯电汽车市场份额将大幅增长,但不同市场电气化进程有差异。同时,多极化、自动化、互联化成为转型趋势,多极化表现为“南北市场”分化,共享出行增长有限,而软件定义汽车将重塑行业,催生新商业模式。
3月14日,国能民权公司一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土地手续获河南省政府批复,取得关键突破。项目位于民权县北关镇、王桥镇和庄子镇,总用地2.6237公顷,新增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3.2106亿千瓦时,平均利用小时2320小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69万吨,环保效益显著,还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3月18日,华润围场朝阳200MW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在河北省围场县顺利吊装完成。该项目总装机容量200MW,安装17台单机容量6.25MW的风电机组。首台安装的是GWH191-6.25MW-110m机型。安装地点海拔1500米,气温低至零下30℃,且山路崎岖、大风频繁,给设备运输和吊装带来诸多挑战。此次吊装成功,为后续并网发电打下坚实基础。
巴西塞拉贝尔德集团(Serra Verde Group)正在扩大稀土产量,计划2026年生产稀土氧化物5000吨。该公司通过战略合作和投资,致力于成为西方关键矿产的备选供应商,同时扩大矿山产能,满足全球对稀土磁体的需求。
法国埃赫曼集团(Eramet)位于阿根廷萨尔塔省的森特纳里奥工厂近日交付首批碳酸锂产品。该工厂采用先进的直接提锂技术,设计年产能为2.4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旨在为电动汽车电池提供可持续原料,成为全球锂生产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