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贸易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3月,该国镍产品出口总量达到132.95万实物吨,与前期相比保持稳定。其中,镍铁(NPI)仍是主要出口品种,当月出口量达106.7万吨,占出口总量的80%以上。其他镍产品中,氢氧化镍钴(MHP)出口19.08万吨,高冰镍1.92万吨,硫酸镍2.35万吨。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中国市场继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3月印尼向中国出口镍产品128.56万吨,占总量的96.34%。印度、日本和韩国分列第二至第四位,但占比均不足3%。这一贸易格局与2024年同期基本一致,显示出印尼
镍资源对中国市场的深度依赖。
值得注意的是,高附加值镍产品的出口量有所增长。3月高冰镍出口量环比上升,硫酸镍出口也保持稳定。这表明印尼
镍加工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从单纯出口初级镍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不过,电解镍出口量仍然较低,仅为4361吨,显示出印尼在
精炼镍生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2025年第一季度,印尼累计出口镍产品349.09万吨,其中镍铁278.41万吨,氢氧化镍钴46.9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高冰镍和硫酸镍的出口占比有所提高,反映出印尼政府推动镍产业链升级的政策正在见效。
业内人士分析,印尼镍产品出口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和新能源电池生产国,对镍原料的需求持续旺盛。而印尼凭借丰富的
镍矿资源和逐步完善的加工能力,已成为全球镍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不过,印尼镍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国际社会对印尼镍矿开采的环保问题关注度上升;另一方面,随着更多冶炼项目投产,印尼国内对电力等基础设施的需求激增。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未来印尼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从全球镍市场来看,印尼的供应变化对价格走势具有重要影响。近期伦敦金属交易所镍库存持续低位运行,而印尼稳定的出口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供应短缺的担忧。但随着新能源行业对镍的需求增长,未来供需平衡可能面临新的考验。
印尼政府表示,将继续推动镍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除了现有的镍铁和不锈钢产业外,该国正大力发展新能源
电池材料生产,包括硫酸镍、前驱体等产品。这一战略转型有望进一步提升印尼在全球镍产业链中的地位。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印尼镍资源的稳定供应至关重要。目前,多家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建设镍冶炼和加工项目,涉及镍铁、高冰镍、硫酸镍等多个品种。这些项目不仅保障了国内企业的原料供应,也促进了印尼当地产业的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印尼镍加工能力的提升,其出口产品结构可能进一步优化。但短期内,镍铁仍将是主要出口品种,而中国作为最大买家的地位也难以动摇。全球镍市场的供需格局,将继续受到印尼生产和出口政策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