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多能互补格局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第六师五家渠市积极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兵团首例国家大基地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应运而生。
4月29日,总投资48亿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第六师一〇三团蔡家湖镇顺利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
光伏装机容量88万千瓦,配套
储能系统日储电量26.4万度。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项目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和电网的削峰填谷,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是该项目的核心技术亮点。该模式通过整合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系统,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具体来说,项目利用光伏电站产生的电能,通过储能系统进行存储和调节,再根据电网的需求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还有效解决了
光伏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的问题,增强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项目投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万吨。这一显著的环境效益对改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项目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和
碳中和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项目的成功投运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优化能源结构,项目提高了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降低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了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兵团首例国家大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成功投运,为第六师五家渠市乃至整个兵团的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未来,随着更多类似的新能源项目落地实施,第六师五家渠市有望在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多能互补格局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时,项目的成功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全国
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4月29日,兵团首例国家大基地项目——总投资48亿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第六师一〇三团蔡家湖镇顺利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光伏装机容量88万千瓦,配套储能系统日储电量26.4万度,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实现太阳能高效利用和电网削峰填谷。项目投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0万吨,对改善天山北坡经济带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