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兰股份近日宣布,拟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对全资子公司三海兰陵增资1248.73万元,用于投资药用铝盖生产建设项目。该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12个月,标志着华兰股份在药用包装材料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中国企业需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一方面,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与矿业公司签订长期供应协议,确保原料稳定供应;另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与降本增效,减少单位产品用铜量,并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惠然实业储能建设项目,以其100MW/300MW·h的庞大装机容量,彰显了其在储能领域的领先地位。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广州储能集团精心挑选了314Ah磷酸铁锂电芯,以及市场主流的全液冷冷却技术,这些先进的技术将共同为项目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华望汽车即为广汽集团此前公告中提及的GH项目公司。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首款产品将定位于30万元级别的豪华智能新能源车。这一决策体现了广汽集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深度布局和对高端智能品牌的追求。
该项目规划年产碳酸锂5500吨,是微达利公司在有色金属冶炼领域的一项重要布局。项目分为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占地137亩,已顺利完成土建工作,并将配备4栋生产车间,总建筑面积达到5.6万平方米。据微达利公司介绍,一期项目投产后,预计第一年即可实现销售收入5.23亿元人民币,并为国家贡献利税2500万元人民币。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对城市公交企业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更换动力电池给予定额补贴,其中更换动力电池的补贴标准为每辆车4.2万元。
华思旭自2011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锂电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拥有自有品牌“卡儿酷”。该品牌已形成三大核心产品系列: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储能电源及启停电源,
东方钽业近期发布的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在这一年里实现了显著的营收与利润增长。具体而言,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8,061万元,同比增长15.5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322万元,同比增长13.94%。
中国华电发布了一项关于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不连沟煤矿4.5MW/9MWh半固态储能系统采购的中标公示。据极星储能网透露,此次招标的投标人为廊坊英博电气有限公司,其提交的投标价格为945.00万元,相当于每瓦时1.05元。
瑞源国际承载着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践行双碳战略的重任。其业务领域广泛,不仅涉及国际贸易、循环经济以及汽车后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更是积极布局工业固废处理、报废汽车拆解、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废油及危废再生等循环经济业务,旨在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减碳可持续发展方案提供商。
根据合同条款,Enshore Subsea将负责安装两条长达85公里的220 kV三相出口电缆。这些电缆的安装工作包括从港口到施工现场的运输、敷设、埋设,以及连接期间的支持和电缆保护系统的部署等关键环节。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该公司计划于2025年夏季开始海上施工,并动用专业的电缆敷设船“CMOS Installer”号进行安装作业。
该项目总投资高达45亿元,将分四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投资1.5亿元,计划在2025年6月建成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2000吨钠电正极材料、0.5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的生产能力。二期项目投资3亿元,预计在2026年建成万吨级产能及研发中枢,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三期项目投资15亿元,计划在2027年建成9万吨智能工厂集群,实现规模化生产。四期项目投资25.5亿元,预计于2028年建成20万吨钠电正极材料、1.5GWh储能系统产线,全面完成项目建设。
中科海钠即将在钠离子电池领域迈出重要的一步。3月28日,中科海钠将在安徽省阜阳市举行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届时将正式推出钠离子电池的新一代技术和产品。这一消息的发布,无疑为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标志着中科海钠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该项目选址于济南高新区,具体位置在飞跃大道以北、春晖路以西的高新区储能装备产业园内,具体为产业载体A项目(一期)的4#厂房。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5,000万元,占地面积达到10,667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条高电压钴酸锂生产线和一条固态电解质生产线,预计年产能分别为5000吨高电压钴酸锂和150吨固态电解质。
该项目由重庆安达半导体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公司由斯达半导体与深蓝汽车于2023年合资成立,专注于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安达半导体致力于推动下一代功率半导体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表示,一直致力于固态电池的相关研究,并已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过持续的研发和改进,珠海冠宇的固态电池样品已经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这标志着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天岳先进在上市前一年实现了业绩双增,但上市当年即陷入亏损。尽管在2023年实现了营收的大幅增长,但净利润依然为负。直到2024年,公司才终于扭亏为盈,实现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2025年1月,国家及地方层面共出台20条氢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级政策5次提及氢能,覆盖氢能全产业链。河南、四川、广东、上海、江西、湖南、辽宁、浙江、北京等地纷纷出台支持政策,涉及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车辆推广、技术研发及应用场景拓展等多个方面。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为氢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氢能加速走向规模化应用。
3月20日下午,南宁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转子吊装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该项目机电安装工程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本次吊装的转子结构复杂,由转子支架、磁轭、磁极等组成,整体高约3.27米,直径约5.38米,重达390吨。面对南方回南天多变的气候条件,项目部提前做好防护措施,确保设备性能达标,并在吊装前进行了全面检查。经过1小时的作业,转子精准就位,为电站全面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3月20日和21日,宁夏中卫、固原分别下发了保障性光伏项目竞配结果,总规模达到3570万千瓦。此次竞配结果显示,华润所获规模最大,达到900MW;北京未来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唐集团紧随其后,所获规模为500MW。此次项目的敲定,标志着宁夏在新能源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2025年3月20日,中国能建国际集团与哈萨克斯坦能源部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成立中亚氢能科技创新中心,推进氢能科研国际创新合作。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氢能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为中哈能源合作注入新动力,推动全球低碳转型。
2025年3月19日,俊瑞绿氢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俊瑞集团20个绿氢项目(新疆)推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四川新工绿氢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受邀出席,并与俊瑞绿氢下属企业新疆俊瑞峻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总规模超亿元的采购协议。此次合作不仅为俊瑞绿氢在新疆及疆外项目的规模化布局提供了保障,也标志着西部氢能产业链“强链补链”迈出关键一步。
2025年3月20日,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发布了其首个多场景低压电芯解决方案,涵盖三款颠覆性产品:闪充Ultra、天距电池和无极电池。这些产品分别针对快充、高能量密度和超高功率密度的需求,展现了万向一二三在储能技术领域的创新实力,为未来的能源解决方案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5年3月21日,白银有色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新疆白银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采矿许可证核定年生产规模为190万吨。公司对堆存尾矿中具备回收利用价值的铜、钼金属进行回收,体现了其在资源利用和环保方面的先进理念。
2025年3月21日,欣旺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拥有硅碳负极电池生产工艺,并已大规模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随着消费电子国家补贴政策的实施,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推动硅碳负极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
2025年3月20日,翔丰华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已涉足硅碳负极、硬碳负极、B型二氧化钛、石墨烯等新型碳材料。公司通过持续深化技术研发与应用探索,致力于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推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创新发展。
2025年3月20日,北京利尔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菱镁矿储量约4800万吨,证载开采量为100万吨/年。公司拥有生产金属镁的先进工艺技术储备。这一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北京利尔在镁资源开发和应用领域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5年3月20日,北京利尔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的氧化锆产品主要应用于耐材行业,未来将积极关注并调研固态电池等其他氧化锆应用领域。公司还将继续积极布局具有良好前景的新材料领域,以拓展业务范围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5年3月19日,雅化集团在投资者调研中表示,公司现有氢氧化锂产能6.3万吨,碳酸锂产能3.6万吨。公司正在推进雅安锂业三期锂盐生产线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内将建成一条3万吨氢氧化锂产线。项目完成后,公司锂盐综合产能将达到近13万吨,这将显著提升雅化集团在锂资源市场的竞争力。
2025年3月20日,洁美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控股子公司柔震科技的下游客户主要为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客户。柔震科技已经与众多电池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并计划加速推进新产品的市场拓展及规模化应用。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展示了柔震科技在电池材料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其在新能源市场的市场拓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