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531”后分布式光伏直面变局:投资逻辑重塑与市场新机遇

“531”后分布式光伏直面变局:投资逻辑重塑与市场新机遇

2025-05-11 10:11:06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228        0
简介:随着“430”并网节点的结束,分布式光伏行业迎来“531”政策节点的挑战。136号文的发布标志着新能源发电“政府定价”时代的结束,分布式光伏的投资逻辑和价值评判体系正经历颠覆性重构。从“资源导向”到“负荷匹配度”,投资决策更加注重项目与用电场景的匹配度。户用租赁模式受冲击,工商业项目因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受影响较小。新政策虽短期内使业务量减少,但长期利好储能、绿电交易和虚拟电厂等综合能源业务发展。
随着“430”并网节点的尘埃落定,不少抢在节点前完成并网的经销商和EPC承包商长舒一口气,但市场的紧张氛围并未消散。距离“531”政策节点不足一月,从资本方到行业龙头,再到中小平台商与经销商,整个分布式光伏行业都笼罩在焦虑之中。
在这一变局之下,分布式光伏领域究竟发生了哪些深层次变化?又该如何在波谲云诡的新形势下抢占发展先机?成为行业参与者亟待解答的重要课题。

在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中国区总裁牛燕燕看来,136号文的发布,是分布式光伏领域的一次“改革开放”。136号文的推出,正式宣告新能源发电“政府定价”时代的结束,分布式光伏经营模式从“保量”、“保价”转变为“量价皆依靠市场竞争”,其确定性盈利模式被打破,投资逻辑与价值评判体系正经历颠覆性重构。

早期分布式光伏投资呈现鲜明的“资源导向”特征,但在新的体系下,消纳成为主导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优质平整的屋顶未必是高效消纳场景,而高耗能园区、数据中心等消纳潜力大的区域,往往面临屋顶不规则、改造难度高、用电户电价诉求复杂等问题。

随着分布式光伏开发核心要素从“屋顶”转向“负荷匹配度”,东部经济大省如江苏、浙江、广东凭借工商业集群优势,展现出更强的消纳韧性。今年一季度数据也显示出这一趋势,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前三省份是广东、江苏、浙江,前十的省份,除山东、河南、河北外全部为南方省份。

行业由此进入“价值筛选”新阶段——投资决策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的“可用性”,而是深度评估项目与用电场景的“匹配度”:包括负荷特性、电价机制、消纳能力等多维要素的综合研判,成为项目可行性的核心标尺。

牛燕燕认为,从市场影响来看,户用租赁模式因电价收益不确定将受较大冲击,市场规模预计大幅收缩;工商业项目多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只要消纳比例超过60%~70%就有较好投资价值,受新政策影响较小。

此外,新政策虽短期内使业务量减少,但长期利好储能、绿电交易和虚拟电厂等综合能源业务发展。随着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增多,储能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储能不仅可以解决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还可以通过峰谷套利、需求响应等方式为用户创造额外收益。绿电交易和虚拟电厂等新兴业务模式也在政策推动下逐渐兴起,为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盈利渠道。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层面还进一步要求,430后并网的分布式项目需按各省细则执行。目前,已有宁夏、吉林、广东、江苏等10省份发布相关细则。从各省公布的政策来看,除广东、江苏、贵州因消纳能力强,对工商业项目自发自用比例暂不设限外,其余省份普遍要求30%~80%的自用消纳比例。

这些细则的发布,为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政策指导。项目开发者需要根据所在省份的具体政策要求,合理规划项目的消纳比例和运营模式,以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经济性。同时,政策的差异化也意味着不同地区将呈现出不同的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企业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面对“531”政策带来的变局,分布式光伏行业参与者需要积极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对消纳市场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不同用电场景的需求特点和消纳潜力,选择合适的项目落地点。其次,企业应加大对储能、绿电交易和虚拟电厂等新兴业务的投入和探索,拓展盈利渠道,提升项目的综合价值。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电网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分布式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投资者而言,新的投资逻辑要求他们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在评估项目时,不仅要考虑物理空间的可用性,还要综合考虑负荷匹配度、电价机制、消纳能力等多维要素。投资者应选择具有稳定消纳市场、合理电价机制和良好运营模式的项目进行投资,以降低投资风险,实现长期稳定的收益。

总之,“531”政策的实施标志着分布式光伏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短期内市场面临一定的调整和挑战,但从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将促使行业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分布式光伏行业向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行业参与者只有积极应对政策变化,调整发展战略,才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先机,实现持续发展。

“531”政策的实施标志着分布式光伏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36号文的发布结束了新能源发电“政府定价”时代,分布式光伏的投资逻辑和价值评判体系正经历颠覆性重构。从“资源导向”到“负荷匹配度”,投资决策更加注重项目与用电场景的匹配度。户用租赁模式受冲击,工商业项目受影响较小,储能、绿电交易和虚拟电厂等综合能源业务迎来发展机遇。面对政策变化,行业参与者需要积极调整策略,加强消纳市场研究,拓展新兴业务,推动分布式光伏行业向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