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产业资源、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多个关键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在智慧能源领域,华为将凭借其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助力信发集团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
近日,极电光能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对环保理念的不懈追求,旗下UL - M12(0.72m²)与UL - M23(2.8m²)两款钙钛矿光伏组件,成功跨越全球权威机构TÜV莱茵设置的RoHS检验关卡,以出色的环保表现赢得国际认可,不仅标志着极电光能钙钛矿组件在环保层面完全契合欧盟严苛标准。
2025年4月24日,西部黄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新疆金矿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目前,网络上关于该项目的资源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最终数据需以提交的报告及评审认定为准。然而,已有迹象表明,该项目的勘查成果十分理想,有望为公司带来显著的资源储备增长。
ST盛屯旗下的华金矿业在2024年底复产复工后顺利产出第一批金精矿,并于2025年初开始销售。公司表示,华金矿业将按照相关产销计划推进生产,具体经营情况将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华金矿业的复产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也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资源布局和产业链优势。
2025年4月24日,内蒙古通辽市生态环境局扎鲁特旗分局发布了锦泰和通辽绿色铝基新材料源网荷储能源优化示范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该项目位于通辽市扎哈淖尔工业园区,总投资53亿元,采用先进的氧化铝生产工艺,并依托当地风电等绿电资源,实现绿色生产。公示内容涵盖了项目概况、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等,旨在征求公众意见,完善项目开发建设。
4月24日,哈尔滨九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度投资计划公告,宣布将重点布局新能源电站建设和运营。公司计划在2025年度向各子公司合计增资10亿元,以支持新能源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投资计划涉及5个风电项目,总规模194.5MW,以及2个光伏项目,总规模500MW。这一投资计划标志着九洲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4月24日,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人民政府发布了《柳州电网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能力评估结果预警(2025年4月)》。评估结果显示,4月,柳州市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合计为207.96MW。在88个乡镇中,仅4个乡镇承载力评估为绿色,34个乡镇为红色,可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均为0,其余50个乡镇为黄色。这一评估结果为柳州市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4月23日,中国与阿塞拜疆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决定成立投资合作工作组,加强在贸易、投资、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双边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在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6项可再生能源合作协议,涵盖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电池储能系统项目,标志着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
4月22日,广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加大新型储能技术应用与推广,鼓励装机容量2兆瓦及以上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8%的比例配建储能系统。方案还鼓励存量分布式光伏项目滚动升级改造,通过设备更新改造等方式高效提升发电效益。此外,方案提出推动适用于源网荷储、光储充一体化等综合应用场景的新型储能产品研发制造和先进产品示范应用。
一季度,公司净销售额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了7.77亿美元。与前一年同期的7.38亿美元相比,净销售额增加了0.39亿美元。这一增长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坚实的市场驱动力。深入分析可知,平均实际销售价格的上涨成为了推动净销售额增长的关键因素。
PT PAM Mineral Tbk.(NICL)计划将其2025年镍矿石销售量提高至330万吨,较2024年的230万吨有显著增长。这一增长得益于其子公司计划新增的70万吨销售量。NICL目前运营两个矿区,分别为PAM Mineral矿区和PT Indrabakti Mustika(IBM)矿区,2025年目标产量分别为809,875湿公吨(WMT)和179万WMT。公司还计划在2025年完成一项新矿区的收购,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针对锂电池水上安全运输技术要求的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牵头组织编制,综合了多方意见,填补了现行国际国内相关技术标准的空白。该标准不仅规范了锂电池产品的安全合规出运,还为相关生产和运输企业解决了运输分类、标志标牌、包装等方面的难题,促进了我国锂电池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国内市场安全流通。
2025年4月25日,津巴布韦青年矿工基金会(YMF)发起了“铬加工计划”项目,与津巴布韦手工采矿者协会(Zama)进行合作,旨在奠定津巴布韦铬行业发展的基础。YMF已经获得了Zim Alloys chrome公司提供的300公顷含铬土地。这一项目将促进津巴布韦铬矿采选环节的正规化、结构化和高效率,为铬行业释放新的增长机会。
据《池州日报》的权威报道,待该项目全面建成并达产之后,预计每年能够创造出高达4亿元的产值。这一数字犹如一颗璀璨的信号弹,不仅彰显了项目本身蕴含的巨大经济潜力,也让外界对安徽嘉多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山西翼城100MW/50.43MWh独立混合调频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标志着其即将投入运营。该项目由三晖能源参与建设,采用飞轮储能系统与磷酸铁锂电池组合的先进技术,并配套建设220千伏升压站。三晖能源凭借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助力项目顺利推进。该储能电站将有效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缓解电网调峰压力,为山西省能源结构转型和“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彰显我国在新型储能领域的技术进步。
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推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全市光伏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金山一期海上风电力争建成并网。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持续提升,绿电交易规模力争超过70亿千瓦时。推进绿色燃料产能建设,前瞻谋划绿色燃料重大工程。这一工作安排标志着上海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的坚定决心和具体行动。
钠离子电池技术凭借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和温度适应性强等优势,正加速崛起。2024年,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展现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巨大潜力。该技术不仅在大唐湖北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电站实现商业化应用,还在“锂钠协同”模式下展现出优势。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的引入进一步推动了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固态化成为未来发展方向。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将为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近日在印度新德里与印度理工学院(IIT)德里分校、马德拉斯分校和孟买分校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成立“未来移动技术卓越中心”。该合作旨在推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现代集团计划在未来两年投入约50亿韩元(约合370万美元),开展四项核心研究,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池状态诊断技术、印度三轮电动车电池包设计测试方案、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硅阳极材料开发以及适应印度本土充电基础设施的慢充系统。这一合作将整合学术机构的前沿研发能力与产业界的实际应用需求,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4月24日,多位有芯片进口需求的科技公司相关人士透露,有8个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相关的税号被免除加征关税,但暂时不包含存储芯片。这意味着部分流片地为美国的芯片进口关税从125%降为0。上海一家模拟芯片公司人士表示,4月24日下午,有关部门开会通知免除从美国半导体厂商进口部分产品的关税,只征收13%的增值税。此外,4月10日至24日期间进口相关半导体产品已交税的,可以申请退税。这一政策调整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利好。
一项新研究显示,玉米蛋白可用于提高锂硫电池性能,这一发现有望推动高能量、重量轻的锂硫电池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在《电源杂志》期刊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种将玉米蛋白与常用塑料材料结合制成的保护性隔膜,显著提升了纽扣型锂硫电池的性能。研究团队正进一步探索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以推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4月23日,沈阳醇氢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与金杯(沈阳)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创立,注册资本达5亿元。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零配件批发及二手车交易等业务。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醇氢电动领域的深度融合,首款吉运新能源车型已下线,未来还将推出定制化车型。沈阳市首个甲醇加注站已改造完成,预计到2026年将建成40个以上,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4月24日,湖北能源发布2024年度财报,显示其新能源业务、尤其是独立储能和虚拟电厂实现了新突破。2024年,湖北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00.31亿元,同比增长7.30%,净利润22.19亿元,同比增长18.10%。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发电量增加,推动收入同比增加3.61亿元。报告期内,湖北能源新增新能源装机254.19万千瓦,储能装机规模达86MW,建成首个虚拟电厂,聚合负荷达60万千瓦。这些成就标志着湖北能源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显著成效。
2025年4月23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打造县域百万千瓦级新能源供应基地。嵊泗县将重点保障海上风电、高端氢能装备、中能建产业园等项目的建设投产,同时突破海岛交通瓶颈,全面拓展低空经济业态,涵盖“低空+物流”“低空+载人运输”“低空+海岛政务”“低空+文旅”等领域。这些举措将为嵊泗县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 复制 重试 分享
4月25日晚间,科信技术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广东科信聚力新能源有限公司与韩国S客户、国内T客户、国内M客户分别签署的框架合同截至2024年底的履行进展不达预期。其中,韩国S客户和国内T客户的合同履行情况不佳,可能对科信聚力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国内M客户的合同履行情况良好,但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化仍给公司带来了挑战。科信技术表示,将继续推进市场开发和其他项目的执行,以降低风险并推动业务持续发展。
2025年4月22日,中伟股份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将募集的资金用于韩国生产基地第一期项目建设,扩大镍系材料产能至36000公吨/年,并投入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涵盖镍系、钴系、磷系材料及黑粉回收。中伟股份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新能源材料研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司已实现A股上市,截至2025年4月22日总市值约303亿元。H股上市后,公司将打造“A+H”双地上市平台,加速全球化布局。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03.44亿元、342.73亿元、402.23亿元人民币,年度利润分别为15.39亿元、21亿元、17.88亿元人民
4月23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重点保障海上风电、高端氢能装备、中能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投产。嵊泗县将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打造县域百万千瓦级新能源供应基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拥有丰富的锂辉石资源,已探明储量达6000万吨,平均品位1.3%。按照一辆新能源汽车需40公斤碳酸锂计算,这些锂辉石可建造4000余万辆新能源汽车。金川县还拥有丰富的水电和光伏资源,正在建设锂资源绿色开发基地和清洁能源生态开发基地,探索“草光互补”“牧光互补”模式,构建“锂电+清洁能源”产业生态圈。预计到2030年,全县清洁能源装机将突破8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18亿千瓦时,可节约268万吨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超700万吨。
全球最大的原铝生产商之一俄铝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成功打造出废铝占比超50%的扁锭系列产品,并精准投放到铝罐生产领域。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铝冶炼厂(Krasnoyarsk Aluminium Smelter,简称KrAZ)等项目中得以应用,且巧妙运用了惰性阳极技术生产的金属原料,为铝业绿色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4月24日,鹏辉能源发布年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尽管净利润为-2.52亿元,但公司在营收和资产规模上均实现增长。报告期末,资产总额达168.68亿元,同比增长7.66%。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一次电池及钠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储能、消费电子、动力电池等场景。2024年,储能业务持续领跑,产品覆盖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和便携储能,并在全球主要市场广泛应用。公司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能量密度分别达到280Wh/kg和150Wh/kg。研发投入3.97亿元,占营收比重4.99%,拥有研发人员127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