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Lillebælt South海上风电项目已启动海底勘测工作,一艘大型勘测船和两艘较小勘测船将利用3D技术收集水深、海床结构等数据,用于风电场设计和建设。该项目位于Als岛和Helnæs岛之间的海峡,装机容量165MW,拟安装11台15MW风机,由三家能源公司共同开发。预计2027年开工,2029年投运,建成后每年可为约15万户家庭供电。
DeepOcean与Vattenfall签订了为期四年的海底电缆运维服务框架协议,为Vattenfall在丹麦、英国、德国、荷兰和瑞典的海上风电场提供全方位的运维服务,包括项目管理、电缆安装、测试及受损电缆回收等。目前,DeepOcean已启用“Olympic Ares”号开展相关工作。Vattenfall在欧洲拥有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包括荷兰1.5GW的无补贴Hollandse Kust Zuid风电场,以及计划明年开工的德国Nordlicht项目,后者装机容量将超1.6GW。
近日,电气风电总裁王勇在印尼雅加达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及中资企业负责人会谈,还出席了纬达贝工业园区示范风电项目的并网仪式。该项目由永青集团与电气风电共同建设,是印尼首个中资投建风电项目,初期总容量5MW,后期将扩大。在建设中,双方创新模式,克服诸多困难,推动项目顺利并网。此次合作是双方“走出去”战略的实践,未来将以此为起点,加强园区新能源规划合作,探索产业融合,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宁德时代在达拉特旗的100万千瓦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首座160米测风塔已安装调试完成并投入使用。该测风塔采用坚固的桁架式镀锌钢结构,配备多个风速、风向及温压传感器,可精准采集不同高度的气象数据,为风机选型、机位布局及风功率预测提供有力支持。项目由鄂尔多斯市国投集团新能源公司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包含风电、光伏和储能设施,构建“零碳超级虚拟发电机组”,确保园区24小时清洁电力供应。
4月21日,诺德股份全资孙公司深圳百嘉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分别与天合储能和蜂巢能源签订重大合同。百嘉达将向天合储能供应4.5微米铜箔,合同金额约2亿元;同时与蜂巢能源达成战略合作,未来3年供应5万吨锂电铜箔。此次合作将助力天合储能和蜂巢能源在储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巩固了诺德股份在锂电铜箔市场的领先地位,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协同发展。
4月20日,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主体工程完工,这是东北地区首批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之一,也是国内纬度最高、最寒冷的海上风电场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由招商局太平湾与三峡能源联合打造,位于庄河北黄海海域,离岸32千米,水深30米,包含24台9兆瓦、4台8.5兆瓦风电机组及海陆升压站,总装机容量250兆瓦。全容量并网后,年发电量达7.7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23.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4.9万吨,助力国家“3060双碳目标”实现,推动当地能源基地建设和经济发展。
4月19日,广东能源集团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成功实现永久接入系统受电,标志着该集团首个百万千瓦级深远海风电工程正式进入高效运行阶段。该项目位于阳江青洲近海深水区,水深37至44米,离岸50至55公里,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布置92台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陆上集控中心和海上升压站。
2025年4月18日,南瑞继保供货的世界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系统在青海宝库储能电站成功完成人工短路试验。试验涵盖离网和并网模式,验证了储能系统在电网故障期间的无延时响应和理想同步电源特性。该系统装机容量108兆瓦/430兆瓦时,将有效提升青海海西新能源基地的电网强度和稳定性,助力青海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南瑞继保的构网型技术为全球“双碳”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
最近,浙江省2025年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温州市有5个“千项万亿”新建项目陆续动工,总投资110.4亿元,年度投资12.3亿元,其中瑞安2号海上风电项目备受关注。这个项目总投资68亿元,规划装机容量60万kW,计划安装30台单机容量20MW的风电机组,还有一座220kV海上升压站。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25亿kWh,年上网电量19亿kWh,相比同等发电量的燃煤机组,每年能节省标煤60.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6.2万吨,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4月19日,齐齐哈尔二期200MW风电项目顺利完成最后一支叶片吊装,32台风机吊装作业全部完成。该项目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建设规模为200MW,主机塔筒高度160米。与齐齐哈尔龙江300兆瓦风电项目合计,两期完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14.5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8.97万吨、水资源152.3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84.33吨、二氧化碳排放122.36万吨,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意义重大。
4月21日,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SNC)成功投运中国首个光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应用西门子数字化微网整体解决方案,通过Smart ECX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和SICAM A8000微网控制器,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与碳排放显著降低。项目还配备1860kW/5580kWh锂电池储能系统,可降低用电成本并保障绿电消纳。发布会上,西门子与上海新金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低碳智慧园区建设。
哈萨克斯坦的Sarkylmas Kuat 50MW风电项目由寰泰能源投资建设,现已完成全容量并网并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曼吉斯套州,是当地首个110米以上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也是“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项目安装了8台6.25MW的风机,叶轮直径达200米,为哈国最大单机容量风机。建设过程中,寰泰能源首次实现风机自主吊装,标志着其海外项目具备了自主设计、建设、吊装及运维的全过程能力,提升了核心竞争力,还降低了成本。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亿度,每年减少碳排放约20万吨,对当地环保和能源发展意义重大。
国际能源研究显示,光伏技术迭代推动发电成本持续下降,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发电成本将较2024年降低31%,同时绿氢制备技术经济性显著提升。
天山铝业表示当前氧化铝行业亏损局面不会长期持续,同时披露印尼铝土矿项目已完成交割并取得环评批复,将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投产计划。
射洪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富临实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投资56亿元建设锂电正极材料生产项目,进一步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链发展。
甘孜能源发展集团自主开发的5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28.22亿元,建成后年上网电量可达9.7亿千瓦时,将有效促进高原地区清洁能源发展。
腾远钴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八成,同时宣布将在刚果(金)投资建设年产3万吨铜、2000吨钴的湿法冶炼厂,进一步巩固上游资源布局。
湖南裕能表示,其高端正极材料产品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新产品销量占比已达22%,预计今年出货量将继续提升,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有限。
湖南裕能循环科技启动废旧锂电池回收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年处理2万吨的拆解生产线,通过多道工序提取电池材料,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3月国内碳酸锂市场呈现供需双增态势,产量稳步提升的同时价格波动幅度明显收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为锂盐产品提供了稳定的需求支撑。
巴西稀土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多个大型开发项目相继启动。随着全球对稀土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巴西有望凭借其丰富的稀土储量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捷克政府将欧洲金属控股公司旗下的锡诺维克锂矿列为“战略矿床”,此举将大幅简化审批流程,加快项目开发进度,助力欧洲新能源产业发展。
中色刚果2025年第一季度生产数据显示,公司阴极铜产量同比增长8.68%,铜精矿含铜产量实现翻倍增长,非洲铜业开发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甘肃凯瑞达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新建年产1万吨镍铜钴化工产品生产线,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材料市场,一期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205.06亿元,同比增长12.47%;利润总额达到1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59%;工业总产值完成138.8亿元,同比增长69.47%,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季度,公司经营业绩喜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净利润同比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27%,同时报表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成功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北匠芯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硅碳材料的创新突破。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