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矿山院科研团队针对黄沙坪多金属矿矿物表面药剂残留、硫化钠吸附抑制等核心问题,创造性构建了“三步疗法”技术体系。第一步,通过物理浓缩技术降低矿物表面残留的药剂含量;第二步,利用酸洗技术精准消除硫化钠在铋矿物表面的吸附;第三步,运用高效浮选药剂实现铋矿物的靶向富集。
金钼集团投资1.8亿元引入了丹麦托普索WSA制酸技术。通过先进的催化转化与动态冷凝技术,不仅将传统制酸能耗降低了40%,还使每吨钼精矿焙烧产生的硫元素回收率提升至99%以上,有效解决了低浓度二氧化硫(2.0%)回收的难题。
4月16日,广州市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应用场景推介活动举行,广东首个“飞轮+锂电”混合新型储能电站落户黄埔。《广州市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推荐布局清单》发布,规划37个新型储能电站,提升全市储能规模,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超110亿元,推动储能产业升级。
该项目占地7383平方米,将采用先进的三耐法镍电积工艺,并配置60台符合现代湿法冶炼发展趋势的高效环保电解槽。这些电解槽不仅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环保与能效,更在技术应用上实现了突破。
榆林新材料集团年产1000万吨的煤矿生产线、60万吨的电解铝生产线、35万吨阳极炭块生产线及5×330兆瓦电力设施等完备的产业单元,共同构成了现有的一体化产业链条。清晨,在地下270米的综采工作面上,智能采煤机高效作业,原煤产出后经全封闭输煤廊道送往电厂,整个过程紧密衔接,高效且环保。
西北铝精准施策,围绕市场开发、极致经营、降本增效等核心领域展开工作。一季度,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均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利润、销量、产量以及综合成品率等关键指标均实现了同比显著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更是大幅提高,成功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4月11日,全国首套600兆瓦火电抽汽熔盐储能项目在河北公司龙山电厂完成性能试验,正式投运。项目总投资3.2亿元,采用多源抽汽—配汽调控技术,调峰能力增加100兆瓦,顶峰能力增加30-60兆瓦,每年消纳新能源约5.2亿千瓦时,为能源转型提供新实践。
众钠能源与海四达钠星达成战略合作,签订5000吨硫酸铁钠正极材料订单。双方将围绕正极材料供应、电芯开发及多场景应用展开深度协同,联合推进高倍率硫酸铁钠电芯的开发与市场推广,并聚焦海外市场,加速钠电池技术的全球渗透。
2025年2月,全球精炼锡产量达到2.77万吨,而消费量则为2.66万吨,这一数据表明,该月全球精炼锡市场出现了0.11万吨的供应过剩。这一过剩量虽然不大,但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微妙变化。
美国黄金期货主连价格也一度攀升至每盎司3334.2美元,同样创下新高。黄金价格的飙升引发了市场对金矿股的热烈追捧。在美股盘前交易时段,金矿股整体表现强劲,纽曼矿业股价上涨3.1%,巴里克黄金涨幅超过3.6%,哈莫尼黄金更是大涨逾7.6%。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位居全球矿企前列,显示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净利润更是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4月16日,Boliden宣布已完成对Lundin Mining旗下位于葡萄牙的Neves-Corvo铜锌矿和位于瑞典的Zinkgruvan锌矿的收购,总对价为14亿美元。此次收购将使Boliden的锌精矿产量几乎翻倍,显著提升旗下冶炼厂原料自给率,同时也将显著增强铜精矿产量。2024年,两座矿山的产量数据显示,Zinkgruvan产出锌精矿约8.2万金吨,铅精矿约3.1万金吨,铜精矿约0.4万金吨;Neves-Corvo产出锌精矿约11万金吨,铅精矿约6.4万金吨,铜精矿约2.8万金吨。
美铝公司因部分材料依赖中国供应商且无合适替代,面临美国高额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预计年度成本将增加1000万至1500万美元。此外,美铝在加拿大生产的铝约70%销往美国,对加拿大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已使其损失约2000万美元。此次关税政策对美铝的运营和市场表现产生了显著影响,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和贸易摩擦的复杂性。
闽发铝业发布公告称,上饶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上饶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股份无偿划转协议》,上饶城投拟将其持有的2.96亿股闽发铝业股份(占总股本的31.57%)无偿划转至上饶产投。本次收购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合规性确认及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等手续。此次股权变更将优化闽发铝业的股权结构,为其发展注入新动力。
宁波富邦于2025年3月6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子公司股权内部转让的议案。公司受让子公司宁波富邦精业铝型材有限公司持有的10%宁波富邦精业贸易有限公司股权,以及子公司贸易公司所持有的10%铝型材公司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将直接持有铝型材公司及贸易公司100%股权。目前,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完成,公司架构进一步优化。
安徽盟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高功率航空动力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METARY® P型锂金属电池在国际eVTOL飞行器企业要求的工况下,循环寿命超1280次,容量保持率高达99%。该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兼具高能量密度与长循环寿命,可显著降低电动航空器运营成本,提升飞行可靠性。盟维科技自2020年推出METARY® E系列后,2023年又发布适用于eVTOL飞行器等的METARY® P系列,持续优化产品性能。
4月16日,阿曼苏丹国和荷兰王国签署了三项关键协议,聚焦绿色氢能生产和出口。这三项协议是在苏丹海瑟姆·本·塔里克访问荷兰期间签署的,标志着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深化。第一项协议旨在建立全球首个液化绿色氢出口商业项目,连接阿曼、荷兰和德国,由阿曼的“Hydrom”“OQ”等公司以及杜库姆港参与,利用“Ekoluog”公司的先进海上运输技术,将氢气从杜库姆出口至阿姆斯特丹,再输往德国杜伊斯堡港等战略中心,符合欧盟可再生燃料标准。
4月15日,全球智能工程解决方案公司Cyient获得了一份重要合同,为挪威的绿色氢气生产和配送设施提供全面工程服务。该项目由挪威的Green H和德国的Luxcara合资建设,旨在为海运业和重型运输业提供绿色氢气以实现脱碳目标。设施已于2024年秋季开始施工,并计划为Vestfjorden渡轮供应燃料。Cyient将负责氧气生产和配送设施的详细设计、工艺优化、设备规范、安全评估及项目管理等关键工程活动。
澳大利亚Provaris Energy公司回应了股东对贸易紧张局势和美国关税提案的担忧,明确其氢能项目不依赖美国供应链,而是通过欧洲区域网络运作。2025年,Provaris将继续推进氢气海上储存和运输的创新解决方案。公司已与Uniper Global Commodities等公司签署协议,计划每年向德国供应42,500吨压缩氢气,还启动了挪威至德国第二条供应链的预可行性研究,目标是每年出口3万吨氢气。
鄂尔多斯市首批氢能环卫车在伊金霍洛旗正式投入示范运营,这是当地加快氢能环卫车推广应用的重要一步。这批车辆采用国鸿氢能的燃料电池系统,加氢快、续航长,能在极寒环境下运行,性能稳定。其投运不仅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还为文明城市创建注入新活力。鄂尔多斯市正按规划推进燃料电池在环卫车领域的应用,未来有望实现全面替代。国鸿氢能也将持续优化产品,助力环卫装备升级转型。
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发出首个可3D打印的生物基柔性储能电池,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随着未来电子设备数量激增,柔性电池在可穿戴医疗设备等领域有广阔前景,但目前刚性电池限制了设备设计。该团队用导电塑料和木质素解决传统电池难题,测试的0.9伏电池性能稳定,可拉伸且不受影响。下一步计划是提高电压并继续探索可持续材料。
埃及的Orascom Construction提前六个月运营了新扩建的650兆瓦风电场,该项目由红海风能SAE开发,成员包括ENGIE、Orascom Construction、丰田通商和Eurus Energy Holdings。这不仅助力Orascom Construction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其项目组合已涵盖多地的风电场和水利项目,还负责该风电场的EPC及土木电气工程。更重要的是,该风电场能为超100万户家庭提供清洁能源,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50万吨,有力推动埃及的能源转型。
4月11日,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磊带队检查全州六字界、白竹、磨子岭风电场安全生产工作,并参加磨子岭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并网发电启动仪式。磨子岭风电场是全州东山风电项目三期工程,也是公司在省外的第二座风电场,总投资5.82亿元,设计装机容量7万千瓦。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电网输送1.6亿度电量,节约大量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对推动地方发展和能源转型意义重大。
4月15日,酒泉新能源公司承制的青海冷湖50万千瓦风电塔筒制造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装机容量500兆瓦,采用6.7兆瓦机型,单套重356吨,塔架高118米。为保障项目推进,公司从原材料供应、设备维护、人力资源调配和生产技术交底等四个方面精准发力。后续将严控质量、确保安全,合理安排生产,抓节点保工期,随时调整资源,推动项目稳步向前。
欧姆龙器件与模块解决方案事业在电子元器件领域深耕多年,凭借深厚技术积淀,融合数智化与低碳化创新,构建了从基础元器件到系统级解决方案的完整技术矩阵。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工厂自动化、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助力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性能提升,推动“光储充”一体化发展,赋能智能制造与智慧生活。欧姆龙展示了高性能继电器等新品,以技术实力推动绿色低碳新生态发展,擘画绿色智造未来。
4月11日,浙江绍兴柯桥区举办了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并举行了重大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此次共有43个项目签约,其中24个现场签约,计划总投资317亿元,涵盖光电信息、新型复合材料等领域。杭绍临空示范区表现亮眼,签约13个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其中,新一代光伏电池模组生产线项目尤为突出,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第三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及智能工厂等配套设施,有望成为长三角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关键引擎。
湖南创大钒钨有限公司在衡东经济开发区大浦工业园新建年产2.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总用地约218.8亩,总建筑面积76929㎡,新增建构筑物30249.52㎡。项目将建设2条生产线,一条用锂瓷石矿年产8000吨碳酸锂,另一条用磷酸铁锂电池粉年产15000吨碳酸锂。目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进行报批前公示。
4月15日,吉林公主岭经济开发区与湖南中嶒能源有限公司在轻量化产业园举行了年产5GWh钛锂高能动力电池项目的开工暨签约仪式。该项目计划新增3GWh产能,总投资达40.2亿元。钛锂高能动力电池性能优越,适用于纯电动乘用车、重型卡车、无人机等领域。项目满产后,预计年产值73.44亿元,年税收6.7亿元,提供800个就业岗位,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最近,中国台湾省的大彰化2b&4海上风电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由Ørsted开发,位于彰化海岸外35到60公里处,水深23.8到44.1米,装机容量920MW,计划安装66台西门子歌美飒风机和一座海上变电站。这是亚太地区首次采用吸力式导管架基础。项目从2025年2月开始海上施工,3月完成变电站安装,4月初安装首套基础,预计第三季度首次发电,年底完成海上安装,2026年全面运营。建成后,Ørsted在台湾的海上风电总容量将接近2GW,可满足200万家庭用电需求。
太平湾风电产业园近日传来好消息,18兆瓦风电主机成功下线,这不仅是从9兆瓦到18兆瓦的纪录刷新,更是园区在海上大型机组研发与生产能力上的重大突破。运达股份太平湾主机基地生产的“海鹰”平台18兆瓦机组,攻克了大型风电机组的共性难题,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具备高效利用风能、可靠性强、运维成本低等优点,处于同类产品领先地位。生产过程中,一线员工与技术人员日夜奋战,保障了生产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