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563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  
2023-10-31 15:12:58
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垃圾焚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

背景技术:

2.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利用垃圾焚烧进行发电是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一种主要方式,随着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多、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的不断提高,产生的污泥的量也不断增多,而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致病菌和寄生虫等有毒有害成分,为了减少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对污泥进行处理,提出了对污泥和生活垃圾进行混掺焚烧的方式。

3.在先提交的申请公布号为cn107702111a的申请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锅炉污泥掺烧的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污泥的污泥仓,污泥仓与焚烧锅炉中设置有供泥装置,以将污泥仓中的污泥排至焚烧锅炉内;具体的,供泥装置包括设置在污泥仓底部的给料器和连接在给料器上的柱塞泵,柱塞泵连通至焚烧锅炉内,且柱塞泵与焚烧锅炉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过滤的除杂器,对垃圾进行焚烧的过程中,通过柱塞泵将污泥供入焚烧锅炉中,与生活垃圾进行掺烧;焚烧锅炉中的多个污泥喷入口位于炉膛的二次风前拱入风口和二次风后拱入风口,多个污泥喷入口向炉膛中喷入污泥,与下侧的炉排上的生活垃圾掺杂进行焚烧。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对污泥进行传输的管道连通至焚烧锅炉内,污泥直接从管道中排出,掉落至下侧的炉排上,从管道中排出的污泥呈圆柱状,且圆柱状污泥的截面直径与管道直径适配,在管道的直径较小的情况下会导致对污泥进行传输的过程不顺畅,因此管道的直径应大于一特定的范围值,如此,会使得排至焚烧锅炉内的污泥的尺寸较大,在掉落至下侧的炉排上的过程中,圆柱状的污泥难以完全干燥,使得掉落至炉排上的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容易对生活垃圾的引燃速度以及燃烧效率产生影响,容易出现在污泥未燃烧完全的情况下随生活垃圾一同排出的情况,对污泥的焚烧处理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污泥以及生活垃圾燃烧不完全的现象,提升污泥掺烧的处理效率,提高污泥处理的能力,本技术提供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该污泥回喷掺烧系统通过供泥装置与污泥仓连接,该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包括与焚烧炉内部连通的给料组件,所述给料组件包括设置在焚烧炉上的给料件和连接在给料件上的给料管,给料管与供泥装置连接,给料件的出料端与焚烧炉内部连通,且给料件的出料端固接有限流板,限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出泥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污泥加入焚烧炉中时,加压组件对给料件中的污泥进行加压,使得污泥从出泥口中喷入焚烧炉中,污泥形成多根柱状结构,减小了污泥的截面尺寸,在污泥掉落的过程中,通过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高温火焰以及高温烟气,对污泥进行

烘干,对污泥烘干的效率更高,且高温烟气上升,对污泥进行冲刷烘干的同时,对污泥的下落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提升对污泥的烘干程度,减少掉落至炉排上的污泥中含有的水分,能够使得污泥的燃烧更加充分,提高对污泥的处理能力。

9.可选的,所述给料件的出料端位于焚烧炉内的顶部,且出料端位于炉排的燃烧段的上方。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竖直掉落,能够减少污泥与焚烧炉的内壁剐蹭的现象,降低后续需要对焚烧炉内壁清理的工作量,污泥掉落至燃烧段上,能够减少对生活垃圾的引燃过程产生影响,使得污泥燃烧的更加充分。

11.可选的,所述出料口的直径为8~20mm。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污泥的尺寸的缩小,提高污泥的烘干以及燃烧效率,同时,能够减少限流板受到的压力过大而出现损坏的现象,保证污泥喷出过程的顺畅性。

13.可选的,所述给料件有多个,给料件上分别设置有控泥阀,用于对给料进进行开闭。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焚烧炉中加入污泥时,控泥阀调节依次向多个给料件供入污泥,多个给料件依次向焚烧炉中喷入污泥,相较于多个给料件同时喷入污泥的情况,能够减少多个给料件喷射污泥的量不均匀的问题,使得喷入炉排上各个位置处的污泥较为均匀,减少部分位置处的污泥无法燃烧完全的现象,提升对污泥的燃烧效果。

15.可选的,所述给料件上连接有用于对污泥进行加压的加压组件,且加压组件连接在给料件上的位置位于控泥阀朝向限流板的一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给料件中的污泥进一步进行加压,能够提升污泥从出泥口中喷出过程的顺畅性,相较于压力较小的情况,提升污泥散落的效果,提高污泥焚烧的效率。

17.可选的,所述给料件包括连接在给料管上的连通管和与连通管可拆卸连接的给料嘴,给料嘴端部伸入焚烧炉内,所述限流板固定在给料嘴位于焚烧炉内的端部;所述控泥阀设置在连通管上,且加压组件与连通管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一端时间后,给料嘴位于焚烧炉内的部分出现损坏等问题是,能够将给料嘴单独拆下,进行修理或是更换等操作更加方便;同时,加压组件连接在连通管上,减少对给料嘴安拆的过程产生影响的现象。

19.可选的,所述给料嘴上端固接有定位耳板,焚烧炉上端面上固接有定位柱,定位耳板与定位柱固接;所述连通管朝向给料管的一端连接有调节管,调节管连接在给料管上,调节管为柔性材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给料嘴固定在焚烧炉上的稳定性,在对给料嘴进行安拆时,通过调节管能够较为方便的对连通管的位置进行调整,减少对给料嘴的安拆过程产生影响。

21.可选的,所述给料管与供泥装置之间设置有细滤组件,细滤组件包括安装壳和设置在安装中的过滤件,安装壳上设有与供泥装置连接的进料口和与给料管连接的出料口。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通入给料件中的污泥进行进一步过滤,能够减少污泥中的杂物排入给料件中的情况下,对出泥口造成堵塞的问题,提升污泥从出泥口中喷出的

顺畅性。

23.可选的,所述过滤件包括上端设为开口的过滤筒、固定在过滤筒上端开口处的盖板和固定在盖板上的吊件;所述过滤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筒与安装壳内壁之间存在储泥腔;进料口与过滤筒内部连通,出料口与储泥腔连通。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一端时间后,能够通过吊装设备将过滤筒从安装壳中吊出,后续能够较为方便的对过滤筒进行清理的工作,在对污泥进行过滤的过程中,污泥通入过滤筒内,并充满过滤筒内的空间,随着继续通入污泥,使得过滤筒内的污泥受到挤压而从过滤孔中穿出,提升过滤筒的受力的均匀性,相较于板状的过滤网,能够减少出现变形损坏的问题。

25.可选的,所述进料口位于安装壳底部,进料口处固接有转接管,转接管下端与供泥装置连接,转接管上端位于安装壳内部,过滤筒底部开设有供转接管穿过的通孔。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接管通过通孔插入过滤筒内,在将过滤筒从安装壳内拆出时,直接使用吊装设备将过滤筒吊出即可,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对工作人员对进料口与供泥装置的连接以及进料口与过滤筒内部的连接进行调整;在将过滤筒安装至安装壳中时,直接吊装过滤筒至安装壳内即可,过滤筒向安装壳底部滑动,使得转接管从通孔中穿过即可,即对过滤筒进行安拆的操作都较为方便。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设置的给料组件,使得排入焚烧炉内的污泥从出泥口中排出,呈柱状掉落至炉排上,通过在给料件的出料端设置限流板,在限流板上开设出泥口,减小喷入焚烧炉内的污泥的尺寸,污泥下降过程中,垃圾焚烧的高温火焰以及高温烟气对污泥进行烘干,提升对污泥的烘干效率,减少掉落至炉排上的污泥中含有较多水分的现象,不容易对垃圾的焚烧产生影响,提高对污泥的处理能力;

29.2.通过设置的加压组件,污泥从出泥口中喷出时,通过加压组件的进一步加压,能够使得污泥喷出更加顺畅,相较于压力较小的情况,能够提升喷出的污泥的散落效果;

30.3.通过设置给料组件位于焚烧炉上端,延长污泥掉落的时间,对污泥烘干的更加彻底,在使用一端时间后,能够较为方便的将给料嘴单独拆下,对给料嘴进行检修或是更换的操作,连通管通过调节管与给料管连接,能够较为方便的对连通管的位置进行调整,不容易对给料嘴的安拆过程产生影响;

31.4.通过设置的细滤组件,对通入给料件的污泥进行过滤,能够减少对出泥口造成堵塞的问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能够直接将过滤筒从安装壳中吊出,对过滤筒进行清理、检修的操作都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32.图1是污泥焚烧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33.图2是给料组件安装在焚烧炉上的示意图;

34.图3是为了展示给料件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35.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6.图5是为了展示细滤组件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污泥仓;2、供泥装置;3、焚烧炉;31、炉排;311、干燥段;312、燃烧

段;3121、燃一段;3122、燃二段;313、燃尽段;314、引燃段;32、定位柱;4、给料组件;41、给料件;411、调节管;412、连通管;413、给料嘴;414、定位耳板;415、控泥阀;42、给料管;43、限流板;431、出泥口;5、加压组件;51、加压件;52、加压管;53、气阀;6、细滤组件;61、安装壳;611、进料口;612、出料口;62、过滤件;621、过滤筒;6211、过滤孔;6212、通孔;622、盖板;623、吊件;63、储泥腔;64、转接管;6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

?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参照图1和图2,该污泥回喷掺烧系统通过供泥装置2与污泥仓1连接,将污泥仓1中的污泥输送至焚烧炉3中,与生活垃圾进行掺烧;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包括设置在焚烧炉3顶部的给料组件4,给料组件4包括设置在焚烧炉3顶部的多个给料件41和与给料件41连接的给料管42,给料管42与供泥装置2连接;参照图2和图3,给料件41的出料端位于焚烧炉3内的顶部,给料件41的出料端的开口处固接有限流板43,限流板43上开设有多个出泥口431;同时,为了使得给料件41中的污泥能够顺畅的从出泥口431中排出,给料件41上连接有加压组件5,用于对给料件41中的污泥进行加压。

40.在对污泥进行掺烧时,通过供泥装置2将污泥仓1中的污泥排至给料管42中,通过设置的加压组件5,对污泥进行加压,使得污泥从出泥口431中排出,污泥形成多根柱状结构,掉落至下侧的炉排31上,减小了污泥形成的柱状结构的截面直径,在污泥掉落的过程中,炉排31上的生活垃圾以及污泥燃烧产生的火焰对污泥的表面进行烘干,同时,生活垃圾和污泥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向上排出,对污泥进行烘干的同时,对污泥的下降产生一定的阻力,能够起到延长污泥降落时间的效果,即延长的对污泥的干燥时间;对污泥干燥更加彻底,减少掉落至炉排31上的污泥中含有水分的现象,提高污泥以及生活垃圾的燃烧效率,提高对污泥的焚烧处理能力。

41.参照图2,焚烧炉3内的底部设有炉排31,炉排31可分为干燥段311、燃烧段312和燃尽段313,生活垃圾在干燥端进行烘干,降低生活垃圾中然后的水分,通过燃烧段312进行充分然后,最后燃烧的炉渣从燃尽段313排出;具体的,干燥段311与燃烧段312之间为引燃段314,对生活垃圾进行引燃;燃烧段312又分为燃一段3121和燃二段3122,给料件41的出料端位于燃一段3121的上方,使得污泥掉落至燃一段3121上,能够使得污泥能够进行更加充分的燃烧;同时,能够减少污泥直接掉落到未完全引燃的生活垃圾上的现象,减少对生活垃圾的引燃过程产生影响的现象,不容易对生活垃圾的燃烧效率产生影响。

42.参照图2和图3,给料件41包括与给料管42固接的调节管411、固接在调节管411上的连通管412和与连通管412固接的给料嘴413,给料管42、调节管411、连通管412与给料嘴413内部连通,给料嘴413端部位于焚烧炉3内顶部,污泥通过给料管42、调节管411、连通管412和给料嘴413排至焚烧炉3内;限流板43固接在给料嘴413位于焚烧炉3内的端部。

43.参照图3和图4,焚烧炉3顶部与给料嘴413对应的位置处固接有用于对给料嘴413进行固定的定位柱32,且每个给料嘴413配合设置的定位柱32有两根,两根定位柱32位于给料嘴413相对的两侧;给料嘴413上与定位柱32对应的位置处均固接有定位耳板414,定位耳板414通过螺栓与定位柱32固接;给料嘴413与连通管412通过法兰进行固接;调节管411为

柔性材质,可进行弯曲;加压组件5与连通管412连通。

44.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给料嘴413位于焚烧炉3内的部分容易出现老化、损坏的现象,或是出泥口431出现堵塞的问题,此时,对给料嘴413和连通管412进行分离,并将定位耳板414从定位柱32上拆下,即可将给料嘴413从焚烧炉3上拆下,将给料嘴413拆下的过程中,能够对连通管412的位置进行调整,减少对安拆给料嘴413的过程产生影响,对给料嘴413进行安拆的操作较为方便。

45.参照图2和图3,连通管412上安装有控泥阀415,控泥阀415位于连通管412朝向调节管411的一端,用于对连通管412进行开闭;加压组件5包括安装在焚烧炉3顶部的加压件51和连接在加压件51上的加压管52,加压管52有多根,多根加压管52分别连接至对应的连通管412,加压管52与连通管412的连接位置位于控泥阀415朝向限流板43的一侧,加压管52上连接在连通管412上的端部安装有气阀53。

46.在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的过程中,控制多个控泥阀415依次开启,向多个连通管412中依次通入污泥,具体的,其中一个控泥阀415打开,污泥填充满控泥阀415与限流板43之间的空间后,控泥阀415关闭;对应的气阀53打开,同时,下一个控泥阀415打开,在通过加压组件5对污泥进行加压,使得污泥从吹口中排出的同时,向下一个给料件41中通入污泥;依次对多个控泥阀415和气阀53进行开闭,使得多个给料件41依次向焚烧炉3中通入污泥,相较于同时向多根连通管412中通入污泥的情况,能够使得多个给料件41排至焚烧炉3中的污泥的量更加均匀,减少出现不同位置处的污泥的量不同,而出现污泥燃烧程度不同,有部分污泥无法完全燃烧的现象。

47.参照图3,出泥口431的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为8~20mm,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出泥口431的直径壳设置为8mm、10mm、14mm、18mm、20mm等值,以及该范围内的任意值,优选的,出泥口431的直径为14mm,在对喷入焚烧炉3中的污泥柱的直径进行减小的同时,保证污泥从出泥口431喷出的顺畅性,不容易出现给料嘴413中的污泥压力过大,而对限流板43造成损坏的现象。

48.现有的供泥装置2中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过滤的除杂器,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污泥中的较大的杂物进行过滤清除,去除污泥中的砖块、布条等较大的杂物,以减少出现向焚烧炉3内喷射污泥的路径发生堵塞的问题,尺寸较小的杂物随污泥喷入焚烧炉3内进行焚烧,但是,通过设置的设置的限流板43和出泥口431,在将污泥通入焚烧炉3中时,污泥中的较小的杂物也可能会对出泥口431造成堵塞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进行以下设置。

49.参照图1和图5,给料管42与供泥装置2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污泥进行进一步过滤的细滤组件6,细滤组件6包括安装壳61和设置在安装壳61内的过滤件62,具体的,过滤件62包括上端设置为开口的过滤筒621和固定在过滤筒621上端开口处的盖板622;过滤筒621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6211,且过滤筒621与安装壳6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形成一储泥腔63;安装壳61的底部开设有进料口611,且在进料口611处固接有转接管64,转接管64一端与供泥装置2连接,另一端连通至过滤筒621内,过滤筒621底部开设有供转接管64穿过的通孔6212;安装壳61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612,给料管42固接在安装壳61上出料口612的位置处,与储泥腔63连通。

50.在工作过程中,供泥装置2将污泥通入过滤筒621内部,随着过滤筒621内污泥增

多,污泥从过滤孔6211中渗入储泥腔63内,随后从出料口612通入给料管42中,能够较为方便的对污泥进行进一步过滤,减少出现对出泥口431造成堵塞的问题。

51.参照图5,过滤筒621与安装壳61为可拆卸连接,盖板622上侧固接有吊件623,用于于相关的吊装设备连接;在需要对过滤筒621进行清理时,使用吊装设备直接将过滤筒621从安装壳61内吊出,即可较为方便的对过滤筒621进行清理操作,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在将过滤筒621安装到安装壳61内时,将过滤筒621直接吊装至安装壳61中,将过滤筒621下滑,使得转接管64从通孔6212中穿过,与过滤筒621内部连通,即可完成对过滤筒621的安装,操作较为方便。

52.参照图5,过滤筒621侧壁上位于安装壳61底部的一端固接有限位块65,限位块65与安装壳61内壁抵接,在将过滤筒621放入安装壳61内时,通过限位块65与安装壳61内壁抵接,对过滤筒621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转接管64能够准确的从通孔6212中穿过,提升对过滤筒621进行安装的便利性。

5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在将污泥通入焚烧炉3内与生活垃圾进行掺烧时,通过设置的给料组件4和加压组件5,污泥从出泥口431中喷出,污泥呈柱状掉落,减小污泥柱的截面尺寸,在污泥下降的过程中,下侧的生活垃圾燃烧,形成高温火焰,对污泥进行烘干,同时,垃圾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向上扩散,对污泥柱的表面进行冲刷,同时对污泥的下落产生一定的阻力,延长污泥掉落的时间,对污泥干燥的更加彻底,减少污泥中含有水分的现象,不容易出现对生活垃圾的燃烧过程产生影响的现象,污泥形成较多的尺寸较小的柱状结构,其燃烧的效果更高,减少出现污泥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提高对污泥处理的能力。

54.通过设置的细滤组件6,能够较为方便的对污泥进行过滤,减少有杂物进入给料件41中对出泥口431造成堵塞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安装壳61和过滤筒621,在需要对过滤筒621进行清理时,能够直接通过吊装设备将过滤筒621从安装壳61中吊出,提升对过滤筒621进行清理的便利性。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技术特征:

1.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该污泥回喷掺烧系统通过供泥装置(2)与污泥仓(1)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包括与焚烧炉(3)内部连通的给料组件(4),所述给料组件(4)包括设置在焚烧炉(3)上的给料件(41)和连接在给料件(41)上的给料管(42),给料管(42)与供泥装置(2)连接,给料件(41)的出料端与焚烧炉(3)内部连通,且给料件(41)的出料端固接有限流板(43),限流板(43)上开设有多个出泥口(4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件(41)的出料端位于焚烧炉(3)内的顶部,且出料端位于炉排(31)的燃烧段(312)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口(431)的直径为8~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件(41)有多个,给料件(41)上分别设置有控泥阀(415),用于对给料件(41)进行开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件(41)上连接有用于对污泥进行加压的加压组件(5),且加压组件(5)连接在给料件(41)上的位置位于控泥阀(415)朝向限流板(43)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件(41)包括连接在给料管(42)上的连通管(412)和与连通管(412)可拆卸连接的给料嘴(413),给料嘴(413)端部伸入焚烧炉(3)内,所述限流板(43)固定在给料嘴(413)位于焚烧炉(3)内的端部;所述控泥阀(415)设置在连通管(412)上,且加压组件(5)与连通管(412)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嘴(413)上端固接有定位耳板(414),焚烧炉(3)上端面上固接有定位柱(32),定位耳板(414)与定位柱(32)固接;所述连通管(412)朝向给料管(42)的一端连接有调节管(411),调节管(411)连接在给料管(42)上,调节管(411)为柔性材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管(42)与供泥装置(2)之间设置有细滤组件(6),细滤组件(6)包括安装壳(61)和设置在安装中的过滤件(62),安装壳(61)上设有与供泥装置(2)连接的进料口(611)和与给料管(42)连接的出料口(61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62)包括上端设为开口的过滤筒(621)、固定在过滤筒(621)上端开口处的盖板(622)和固定在盖板(622)上的吊件(623);所述过滤筒(62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6211),过滤筒(621)与安装壳(61)内壁之间存在储泥腔(63);进料口(611)与过滤筒(621)内部连通,出料口(612)与储泥腔(63)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611)位于安装壳(61)底部,进料口(611)处固接有转接管(64),转接管(64)下端与供泥装置(2)连接,转接管(64)上端位于安装壳(61)内部,过滤筒(621)底部开设有供转接管(64)穿过的通孔(6212)。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垃圾焚烧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该污泥回喷掺烧系统通过供泥装置与污泥仓连接,该污泥回喷掺烧系统包括与焚烧炉内部连通的给料组件,所述给料组件包括设置在焚烧炉上的给料件和连接在给料件上的给料管,给料管与供泥装置连接,给料件的出料端与焚烧炉内部连通,且给料件的出料端固接有限流板,限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出泥口;给料件上连接有用于对污泥进行加压的加压组件。本申请具有提升对污泥进行处理的能力的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胜 万玮 曾庆余 高丙寅 杨春生 高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30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声明:
“焚烧炉污泥回喷掺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