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磷酸二氢钾结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搅拌的磷酸二氢钾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2.磷酸二氢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农业、化工、医药及食品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磷酸二氢钾制取主要是通过原料化学反应得到磷酸二氢钾溶液,然后将溶液经浓缩、结晶、离心分离、干燥等工序得到最终产品,其中结晶工序为核心工序。目前磷酸二氢钾结晶采用oslo冷却结晶器,通过泵从结晶器上部将清液取出,经外置的循环冷却装置冷却后,再送入结晶器顶部的中央降液管,沿中央进液管达到结晶器内腔底部,然后自底部上升穿过流态化的结晶床层,在此处发生结晶得到晶体和清液,因重力原因,晶体下沉到沉降区,清液上升再次通过泵进入循环冷却装置中冷却。整个结晶过程除了外置冷却循环外,结晶器内无循环,导致结晶速率慢,颗粒不均匀,晶层密度不一致,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搅拌的磷酸二氢钾结晶装置,解决现有结晶效率低、晶体质量不均匀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搅拌的磷酸二氢钾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晶器本体和外冷器,所述结晶器本体顶部设置有立式轴流泵,立式轴流泵进水管位于结晶器本体内,立式轴流泵出水管与外冷器进液口连通,外冷器出液口通过循环总管与结晶器本体底部的进液口连通,结晶器本体侧壁上设置有排料口;结晶器本体顶部还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位于结晶器本体内,搅拌轴上沿轴向设置有搅拌桨叶。
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结晶器本体底部的进液口上方设置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是由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相互连接而成的中空壳体,下导流板为顶部开口且由顶部向下逐渐变小的锥形壳体,上导流板由上部的锥面和下部的圆弧曲面相互连接而成。
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搅拌轴同轴设置有导流筒,导流筒通过连接杆与结晶器本体内侧壁固定连接。
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结晶器本体外设置有储液槽,储液槽出液口依次连接有离心泵、供液管,供液管出液口置于导流筒内。
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结晶器本体外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口。
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总管上设置有检修人孔。
10.工作原理:结晶器本体上直段清液通过立式轴流泵泵入外冷器内,在外冷器内与冷却水换热降温后得到的晶浆,经循环总管从结晶器本体底部进入,并慢慢穿过流态化的结晶床层得到晶体,也使得原有晶体逐渐长大,晶体在自重作用下按粒度大小从下往上分
级排列,晶浆浓度也由下往上逐步下降,上升到立式轴流泵进水管处已变成清液,清液再次进入循环,成品最后从排料口排出。搅拌桨叶在结晶床层不断转动,以提高晶体的生长速度,也使得晶体大小更为均匀。为进一步加大内循环,在搅拌轴上同轴设置导流筒,搅拌使得导流筒底部形成负压,这样顶部晶浆就会流入导流筒内,以此形成内循环,进一步提高结晶效率。同时,储液槽内存储有浓缩的溶液,经离心泵、供液管进入导流筒顶部,促使晶体进一步形成,提高结晶效率。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在结晶器本体底部进液、上清液从顶部取出,形成结晶器腔体内部的内循环,再加以搅拌,确保结晶床层处于混流状态,大大提升结晶速率,也有利于晶体的稳定形成。
13.2.从底部进来的液体通过导流装置的缓冲后不直接冲击沉降区的晶体,避免造成进液口处上下两部分物料处于翻腾状态,有利于晶体的稳定。
14.3.通过导流筒,使得搅拌时晶浆从导流筒顶部加速流入,形成内循环,进一步提升结晶速率。
15.4.通过储液槽、离心泵和供液管,将新的浓缩溶液引入结晶本体内,促使晶体进一步形成,进一步提高结晶效率。
16.5.通过观察口观察结晶本体内的结晶情况,通过检修人孔方便工作人员对结晶器本体进行检修、清理和维护。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
结晶器本体,2
?
外冷器,3
?
立式轴流泵,4
?
电机,5
?
搅拌轴,6
?
循环总管,7
?
排料口,8
?
导流装置,801
?
上导流板,802
?
下导流板,9
?
导流筒,10
?
储液槽,11
?
离心泵,12
?
供液管,13
?
观察口,14
?
检修人孔,15
?
排尽口,16
?
减震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
22.图1示出了一种带搅拌的磷酸二氢钾结晶装置,包括结晶器本体1和外冷器2,所述结晶器本体1顶部设置有立式轴流泵3,立式轴流泵3进水管位于结晶器本体1内,立式轴流泵3出水管与外冷器2进液口连通。立式轴流泵3可以根据结晶器本体1的容量大小进行配置1台或者数台。为保证冷却效果,每台立式轴流泵3出水管均单独配置外冷器2。所有外冷器2出液口都与循环总管6连通,最后通过循环总管6与结晶器本体1底部的进液口连通。结晶器本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排料口7,排料口7也位于结晶床层下部位置。循环总管6最低处设置有排尽口15,便于检修时将管道内液体排尽。为减缓结晶器本体1内部振动对循环总管6的影响,循环总管6上设置有一段减震波纹管16。循环总管6上还设置有检修人孔14。为便于观
察晶体成长情况,结晶器本体1外侧壁上还设置有观察口13,观察口13为三层可视窗。
23.所述结晶器本体1底部的进液口上方设置有导流装置8,如图2所示,导流装置8是由上导流板801和下导流板802相互连接而成的中空壳体,下导流板801为顶部开口且由顶部向下逐渐变小的锥形壳体,上导流板801由上部的锥面和下部的圆弧曲面相互连接而成。导流装置8外侧壁通过连接杆固定在结晶器本体1内侧壁上。
24.结晶器本体1顶部设置有电机4,电机4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5,搅拌轴5位于结晶器本体1内,搅拌轴5上沿轴向设置有搅拌桨叶。搅拌桨叶外侧与搅拌轴5同轴设置有导流筒9,导流筒9为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中空壳体,且导流筒9外侧壁通过连接杆与结晶器本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
25.所述结晶器本体1外设置有储液槽10,储液槽10出液口依次连接有离心泵11、供液管12,供液管12出液口置于导流筒9内。
26.使用时,结晶器本体1上直段清液通过立式轴流泵3泵入外冷器2内,在外冷器2内与冷却水换热降温后得到的晶浆,经循环总管6从结晶器本体1底部进入,并慢慢穿过流态化的结晶床层得到晶体,也使得原有晶体逐渐长大,晶体在自重作用下按粒度大小从下往上分级排列,晶浆浓度也由下往上逐步下降,上升到立式轴流泵3进水管处已变成清液,清液再次进入循环,成品最后从排料口7排出。换热后的液体从结晶器本体1进液口进入后经导流装置8缓冲后缓慢进入结晶器内,避免进液口处上下两部分物料处于翻腾状态,有利于晶体的稳定形成。
27.结晶器本体1内腔搅拌桨叶在结晶床层不断转动,以提高晶体的生长速度,也使得晶体大小更为均匀。为进一步加大内循环,在搅拌轴5上同轴设置导流筒9,搅拌使得导流筒9底部形成负压,这样顶部晶浆就会流入导流筒9内,以此形成内循环,进一步提高结晶效率。同时,储液槽10内存储有浓缩的溶液,经离心泵11、供液管12进入导流筒9顶部,促使晶体进一步形成,提高结晶效率。
28.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技术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技术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技术特征:
1.一种带搅拌的磷酸二氢钾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晶器本体(1)和外冷器(2),所述结晶器本体(1)顶部设置有立式轴流泵(3),立式轴流泵(3)进水管位于结晶器本体(1)内,立式轴流泵(3)出水管与外冷器(2)进液口连通,外冷器(2)出液口通过循环总管(6)与结晶器本体(1)底部的进液口连通,结晶器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排料口(7);结晶器本体(1)顶部还设置有电机(4),电机(4)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5),搅拌轴(5)位于结晶器本体(1)内,搅拌轴(5)上沿轴向设置有搅拌桨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搅拌的磷酸二氢钾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本体(1)底部的进液口上方设置有导流装置(8),导流装置(8)是由上导流板(801)和下导流板(802)相互连接而成的中空壳体,下导流板(802)为顶部开口且由顶部向下逐渐变小的锥形壳体,上导流板(801)由上部的锥面和下部的圆弧曲面相互连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搅拌的磷酸二氢钾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5)同轴设置有导流筒(9),导流筒(9)通过连接杆与结晶器本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搅拌的磷酸二氢钾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本体(1)外设置有储液槽(10),储液槽(10)出液口依次连接有离心泵(11)、供液管(12),供液管(12)出液口置于导流筒(9)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搅拌的磷酸二氢钾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本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口(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搅拌的磷酸二氢钾结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总管(6)上设置有检修人孔(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搅拌的磷酸二氢钾结晶装置,涉及磷酸二氢钾结晶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结晶装置包括结晶器本体和外冷器,所述结晶器本体顶部设置有立式轴流泵,立式轴流泵进水管位于结晶器本体内,立式轴流泵出水管与外冷器进液口连通,外冷器出液口通过循环总管与结晶器本体底部的进液口连通,结晶器本体侧壁上设置有排料口;结晶器本体顶部还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位于结晶器本体内,搅拌轴上沿轴向设置有搅拌桨叶。通过在结晶器本体底部进液、上清液从顶部取出,形成结晶器腔体内部的内循环,再加以搅拌,确保结晶床层处于混流状态,大大提升结晶速率,也有利于晶体的稳定形成。也有利于晶体的稳定形成。也有利于晶体的稳定形成。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毓 周秀梅 孙贵兴 邹扬 陆继斌 莫志强 董志波 杨雄 王文 刘先明 晏瑞和 马姜维 张恒 杨元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9/17
声明:
“带搅拌的磷酸二氢钾结晶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