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能源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力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各种化石能源储量的不断减少,加之全球变暖等环境因素的不断加剧,能源替代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实现全球范围内碳的近零排放,需要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3.但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现有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系统进行能量储存与释放的成本过高,影响后续的并网输送和水电消纳,整个系统的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储能系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储能,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性。
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重力储能系统,包括:
7.若干个质量单元;
8.第一储存模块,用于存放释放能量后的所述质量单元;
9.第二储存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储存模块的上方,所述第二储存模块用于存放已存储能量的所述质量单元;
10.提升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储存模块的释放能量后的所述质量单元提升至所述第二储存模块,以使所述质量单元完成能量存储;
11.发电模块,当已存储能量的所述质量单元从所述第二储存模块降落至所述第一储存模块释放能量时,所述发电模块用于与所述质量单元进行能量交换,以使所述质量单元的重力势能转换为所述发电模块的电能。
12.作为本发明的重力储能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储存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一输送架,每个所述第一输送架上均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一主动辊用于带动所述质量单元在所述第一输送架上移动;所述第二储存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二输送架,每个所述第二输送架上均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主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用于带动所述质量单元在所述第二输送架上移动。
13.作为本发明的重力储能系统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第一输送架上均还设置有第一从动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辊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从动辊;每个所述第二输送架上均还设置有第二从动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辊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从动辊。
14.作为本发明的重力储能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分别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沿轴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
一主动辊之间、两个所述第二主动辊之间、两个所述第一从动辊之间、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辊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提升模块的避让槽。
15.
声明:
“重力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