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钛白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高杂质钛精矿酸解工艺。
背景技术:
2.我国钛矿储量约2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28.57%,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最大的钛精矿储存地是攀枝花地区,占国内总产量的48%;云南次之,占总产量的20%。但上述两地多为钒钛磁铁矿,品位低,杂质含量高,不适合作为海绵钛及高质量钛白粉产品的原料。海南及两广地区钛精矿以砂矿为主,品位较高,但由于近两年过度开采及环境维护等原因,该地域钛精矿产量有所降落。因此我国钛资源储备整体体现为贫矿多、富矿少,整体品质不高;虽然我国是钛铁矿资源大国,每年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钛精矿以满足国内需求。
3.钛白粉生产的主要原料为钛精矿,受产能和地理位置限制,在自产矿供应不足时还需外购,而外购矿品质差,杂质含量高,钛矿中除钛、铁外通常含有铝、镁、钙、硅、铬、钒、锰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大多对钛白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不同地区所产钛矿不仅杂质含量不同,而且杂质的赋存状态也不同,造成杂质进入酸解钛液的比例也不同。在现有的工艺中,采用较高品味的矿石(所选矿石的杂质含量比高杂质钛精矿的杂质含量低)与高杂质钛精矿进行搭配使用,以降低钛白粉的生产成本,但是现有工艺的高杂质钛精矿加入比例只能达到12%,需要调整酸解工艺,来增加高杂质钛精矿的占比,以进一步降低钛白粉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高杂质钛精矿加入比例较小导致钛白粉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杂质钛精矿酸解工艺,其目的在于:调整酸解工艺,增加高杂质钛精矿的加入比例,保证钛白粉的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钛白粉的生产成本。
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高杂质钛精矿酸解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一、预处理:将高品位矿石与高杂质钛精矿混合并进行粉磨,形成矿粉;将矿粉进行筛分,筛分所采用的筛网目数为300-350目,且筛下物占比≥85%,将筛下物与浓度为50%-60%的酸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料浆;
8.步骤二、酸解:向预混料浆中添加水和浓度为98%的硫酸,同时向预混料浆中通入压缩空气进行搅拌制得反应物,硫酸稀释后的浓度为83%-85%,酸矿比为1.64-1.70,酸解时间为25-50min;
9.步骤三、尾气处理:对步骤二中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进行循环利用;
声明:
“高杂质钛精矿酸解工艺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