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三元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2.三元锂离子电池作为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安全性能好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被广泛用用到新能源汽车等交通工具。目前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通常是将前驱体与氢氧化锂等锂源混合,经过多次烧结制备而成。前驱体作为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料其成本及性能直接影响正极材料的价格和使用性能。3.当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基本采用共沉淀法,以naoh为沉淀剂,以氨水为络合剂,同镍钴锰盐一同泵入反应釜中,通过调节搅拌速度、温度、ph、氨水浓度和固含量来控制前驱体的生长过程。共沉淀方法使用氨水作为络合剂,氨水的存在能够保证镍钴锰元素均匀的沉淀,形成成分均一,球形度高的前驱体颗粒,但在沉淀过程中,氨水易挥发,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除此之外共沉淀方法产生的大量的母液,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提高了处理成本,共沉淀前驱体制备周期长,提高了时间成本和库存成本,前驱体转运到材料厂,需要高昂的运输成本,因此造成前驱体整体成本居高不下,使得使用前驱体生产三元正极材料的成本较高。4.目前市场上不使用前驱体生产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都是通过湿法配置成浆料,再通过喷雾干燥或通过气氛加热,得到镍钴锰酸锂材料。在专利公开号为cn 111326731 a的专利中,将氢氧化镍、氢氧化钴、碳酸锰和碳酸锂配置成溶液通过球磨混料,喷雾干燥得到混合物料,在气氛炉烧结后得到镍钴锰酸锂。在专利公开号为cn 110165169 a的专利中,将乙酸镍、乙酸钴、乙酸锰和葡萄糖配置成均一溶液,在马弗炉进行两步加热处理,得到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前驱,将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前驱体在管式炉中特定气氛下进行高温煅烧,得到多孔片状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在专利公开号为cn 112342605 a的专利中,将氧化钴、氧化锰、醋酸镍和锂源混合配置成浆料,通过喷雾干燥得到含锂三元前驱体,经过多次烧结得到三元正极材料。上述不使用前驱体制备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湿法配置浆料的步骤,否则无法实现物料的均匀混合,而且为了保证后续干燥顺利进行必须降低固含量,导致通过该方法制备的三元正极材料存在振实密度偏低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5.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使用前驱体生产三元正极材料的成本较高,以及不使用前驱体生产三元正极材料存在三元正极材料振实密度偏低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
声明:
“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