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粉末及机械合金化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目前,机械合金化(ma)是一种高能球磨强制反应技术,是将两种及以上金属粉末或金属与非金属粉末混合,在封闭的球磨罐中利用磨球的反复冲击、剪切、摩擦和压缩四种形式力作用,使得粉末不断发生变形、破碎、冷焊和断裂,从而获得细化复合粉末组织,并且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具有微细胞组织的合金。根据反应过程及设备的差异,ma过程也可称为高能球磨、机械研磨、反应球磨和机械无序化等。随着机械合金化技术的开发利用,特别在制备非平衡态材料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已发展成为一种制备新材料的重要方法。机械合金化不同于传统平衡态制备技术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状态,其不受材料的熔点、密度和体积等制约,低温固相下即可发生原子扩散实现合金化,这使得它可制备出常规条件下难以合成的许多材料和结构,如:高温结构材料、超导、超硬材料、弥散强化材料、储氢材料、磁性材料、非晶、纳米晶、准晶材料等。在ma制备材料中,平衡条件下的二元互不溶体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互不溶体系通过ma可克服传统粉末冶金技术的缺陷,获得组织均匀细小、延展性好的材料,并且形成的亚稳态结构常常表现出特殊的力学和物理性能。ma技术还具有众多独特的优势,其可以很好的控制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可使晶粒细化至微纳米级,提高粉体的活性、从而降低反应所需的激活能,可显著扩展某些材料的固溶极限。在工业生产中也具有明显优势,对温度、气体氛围以及设备的要求非常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见机械合金化技术在新材料和结构的制备分析领域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机械合金化技术最早源于美国国际镍公司(inco)benjamin等人在合成弥散强化镍基高温合金时研发的一项新型合金粉末制备技术,并称之为“球磨混合”。在后续分析中,macqueen将此工艺命名为“机械合金化”,并投入了工业生产应用。20世纪70年代,ma技术主要应用于制备弥散强化合金材料。inco利用ma技术制备了第一代航空航天工业用的氧化物弥散强化镍基高温合金(ma754)和铁基高温合金(ma956),取得较为显著效果。后来分析者还采用ma技术制备出了综合性能优异的弥散强化铝基合金,是一类新型的结构材料。1975年jangg等首次提出“反应球磨”制备技术,其将化学添加物与金属粉末混合球磨,诱发低温化学反应,使得粒子在基体中均
声明:
“复合粉末及机械合金化制备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