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的球磨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硅粉的球磨制备方法。背景技术:近年来,硅基低维纳米材料在光电子器件应用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目前已经应用的领域有电子发光材料、催化剂载体、药物载体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特别地,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4200mah/g的理论放电容量,大约是目前市场上碳负极材料理论容量的10倍。所以,硅作为电池负极材料有望解决目前电动汽车和电子产品移动电源需要频繁充电问题,展现出十分可观的潜力。纳米硅粉,作为新一代光电半导体和高功率光源材料的主要原料,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1.65ev)和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如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特殊的光、电特性与高磁阻现象,非线性光学效应,可吸附色素离子、降低色素衰减,且其作为添加剂使用时可提高材料的强度、弹性、抗老化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因此,通过一种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实现硅粉的低纬度纳米化,是实现高性能储能及光电子器件的关键环节。然而已经报道的制备高纯、晶粒尺寸均匀可控的纳米硅粉成本较高,不适用于规模放大生产。目前,制备纳米硅粉的方法主要包括真空冷凝法、物理粉碎法、气相沉积法、水热合成法、微乳液法和溶胶凝胶法等。上述方法制备出的原料大都存在以下的不足或缺陷:(1)由于纳米硅粉表面原子处于高度活化状态,使其具有较高的表面能,所以一般方法制得的纳米硅粉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具有较差的抗氧化性;(2)采用真空冷凝法、水热合成法等虽然能够获得晶粒尺寸可控的纳米晶硅粉,但这些方法对设备、工艺要求较高,无法进行较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且制备成本较高;(3)采用化学法制备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设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且可以制备高纯度、晶粒尺寸均匀、维度可控的纳米硅粉的新型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纳米硅粉的球磨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易实现工业化,且可以制备高纯度、晶粒尺寸均匀,纳米化硅粉的维度可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硅粉的球磨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准备原料:硅10-35份,乙醇90-65份,5wt%醋酸改性的柠檬酸钠作为分散剂0.5-1份;步骤2、将上述原料加入搅拌罐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原料;步骤3、称取磨球放置在卧式棒销
声明:
“纳米硅粉的球磨制备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