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催化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2.一氧化碳是大气中几种主要的污染物质之一,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对人的伤害上,在工业生产中接触co的作业不下100余种,如冶金工业中炼焦、炼铁、锻冶和热处理的生产过程,矿井放炮,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碳素石墨电极制造,内燃机试车;生产金属羰化物如羰基镍,羰基铁等过程,尤其是随着煤气化工的发展,煤气化装置及后续合成气处理装置,制氢装置,化学工业中合成氢,丙酮、光气、甲醇的生产或生产中使用含co的可燃气体(如水煤气含co达40%,高炉与发生炉煤气中含30%,煤气含5%)都可能接触co。如生产过程中密闭不严,局部浓度过高,可引起中毒。
3.随着环境治理工作的逐渐深入,企业为了满足国家强制规定的no
x
超低排放,往往会优先采取低氮燃烧改造降低氮氧化物排放,但该改造技术往往会导致废气中co的浓度升高。在锅炉,工业炉窑等燃烧设备的国家标准中均规定了烟气黑度限值,要求燃料燃烧充分,从而达到减少一氧化碳排放的目的。现有的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一般采用的烟气治理工艺为“sncr+scr+湿法脱硫(双塔双循环)+湿式电除尘”,该烟气治理工艺处理后的烟气中nox的浓度<45mg/m3、so2的浓度<45mg/m3、颗粒物的浓度<5mg/m3,均能够满足排放标准,但是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较高,达到600mg/m3,且烟气量较大约179800m3/h,温度低(40
?
60℃)且含水蒸汽,急需进一步对烟气中的一氧化碳(co)进行治理。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业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催化燃烧装置,提供了一种工业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治理方案,能够大大降低烟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从而降低烟气中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性。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工业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催化燃烧装置,布置于锅炉的脱硫脱硝和电除尘之后与烟囱之前的引风机之间,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换热器、催化反应器和第二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源入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热源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侧冷源入口与主烟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源出口与热源入口之间设置有热源生成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源出口与所述催化反应器的烟气入
声明:
“工业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催化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