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渗透液(主要由油基渗透溶剂、互溶剂、荧光染料、乳化剂等组成)作为示踪剂广泛地应用在精密零件无损探伤检测上,检测后的零件在清洗过程中产生荧光废水,荧光废水是一类特殊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该类废水具有一定的荧光强度,cod达6000—8000mg/l,具有刺鼻性气味,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甘油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lde-305、peb、ytp-15(荧光染料)、乳化剂(ot-7、moa)等。此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难生物降解物质,可生化性非常差。同时,该类废水中无机物分含量高,对常规处理中生化部分的微生物活性造成不利影响,增加了其处理难度,该类废水采用传统方法处理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因电镀荧光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荧光探伤工艺,废水中的油基溶剂、乳化液、有机染料cod浓度高难降解,排放量小,排放标准要求高,现如今荧光废水零排放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但以往传统工艺用于零排放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以往针对荧光废水传统工艺多采用除油破乳去除废水中乳化液及油脂,再利用芬顿高级氧化加强水的可生化性,后续用厌氧、兼氧来对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从而做到达标排放,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缺点:
1、所需投加药品量较大成本较高。
2、因投加药品量大所产生的污泥量也相应增加后续费用也相应增加成本变高。
3、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并不能完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处理过后仍然存在一部分难降解有机物。
4、微生物调试期较长,更换过后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培养、驯化。
5、反应时间较长,对水质稳定性有一定要求,如出现波动较大的情况可能对后续生化处理中的微生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从而需要重新培养与驯化微生物,延长了处理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能有效的去除水中有机物,投加药品量少,污泥量少,能节约污泥处理成本,加快反应速率,减少因生化调试所需不必要的时间,处理过后的水质完全能达到回收再利用效果,有效的做到零排放。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荧光废水处理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除油破乳处理:先向荧光废水中加入ap型破乳剂使荧光废水中的乳化油、胶体絮凝而分离沉淀形成絮凝体,再使用气浮设备使絮凝体上浮使其从水中分离出;
(2)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给水加热加压
声明:
“荧光废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