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冶金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浸锌渣、锌冶炼石膏渣和高炉瓦斯灰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锌是通过“焙烧-浸出-净化-电积”工艺生产的。在该工艺中,硫化锌精矿经过焙烧后得到锌焙砂,再通过中酸和高酸两段浸出工艺,使焙砂中的氧化锌溶解,浸出剩下的渣称为浸锌渣。浸锌渣中的锌含量一般在20%左右,主要以性质稳定的铁酸锌形式存在,还有部分银、铟、锗等贵金属存在;同时,浸锌渣酸性强、稳定性差、重金属含量高,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和渗透性,直接渣场堆放会导致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问题。
3.锌冶炼石膏渣是石灰中和酸性废水产生的固体废物,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此外还包含有价金属锌、铅、镉和微量稀散金属银、锗及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存在潜在的风险。锌冶炼石膏渣的资源化利用主要途径为富含的硫酸钙替代天然石膏生产建材和有价金属锌、铅的回收。而随着炼锌产量的逐年增加,锌冶炼石膏渣的堆存量逐渐增多,对其妥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
4.高炉瓦斯灰是高炉炼铁产生的废弃物。在高炉冶炼过程中,铁矿原料所含的锌、铝、铅等轻质杂质在高温条件下被还原并形成蒸汽,与矿石、焦炭、熔剂等粉尘微粒一并随高炉煤气排出,后经湿式或干式除尘系统捕着去除,形成瓦斯灰或瓦斯泥,是钢铁企业主要固体排放物之一,通常每炼1吨生铁产生10-150kg的炉尘。其处理方法主要有四种:外排堆放、填埋、直接利用返回到烧结工艺、综合利用提取有价元素。
5.目前我国湿法炼锌厂大都采用回转窑烟化法处理单一的浸锌渣,以回收浸锌渣中有价元素。该法是浸锌渣中配入大量的焦粉或煤粉后,于回转窑中经高温1200~1300℃或更高的温度条件下焙烧,使其中的绝大部分锌、铅和少部分银、铟以及锗挥发进入烟尘,对烟尘进行处理可回收部分有价金属,但是,浸锌渣经过回转窑高温区时,渣料转化为熔融或半熔融状态,物料间相互粘结,大部分的银、金、镓和锗等相互间生成合金或以硅酸盐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导致挥发率不高。其次,该工艺只单一的处理一种物料,不能充分发挥回转窑多效处理物料的特性。此外,现今应用的大多数造球制粒过程都需要采用干燥设备对浸锌渣进行干燥,使造球制粒前的物料的水分满足制粒系统的要求;同时在窑内高温反应时,由于添加石灰等药剂,物料容易融化,设备内会出现结窑和窑渣侵蚀耐火炉衬的现象。
6.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
声明:
“处理浸锌渣、锌冶炼石膏渣和高炉瓦斯灰的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