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黄金冶炼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类型复杂金精矿独立冶炼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复杂金精矿中由于含有碳、砷、锑、铅等杂质或者被矿物包裹,采用直接氰化浸出法难以提取,复杂金精矿主要类型有:含砷微细粒包裹类金精矿,含有机碳类金精矿,含铜类金精矿(中低铜),含铅银类复杂金精矿,含硅酸盐包裹类复杂金精矿,含氟、氯类金精矿,粗颗粒重选金精矿。世界黄金储量中2/3以上为难处理矿,复杂金精矿冶炼工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复杂金精矿的冶炼方法主要有焙烧-氰化法、生物-氰化法、热压预氧化-氰化法、生物预氧化-氰化法及造锍捕金法等。
工业生产中焙烧-氰化法应用较多,精矿经一段或两段焙烧脱除砷、硫后,经氰化提金,该法适用性相对较广,尤其适于处理含有机碳类金精矿,但对含铅银类、硅酸盐包裹类及重选金精矿类精矿回收率较低,且过程中粉尘产出量大,生产环境较差,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生物预氧化-氰化法近些年发展较快,金回收率可达90%以上,无粉尘问题,适于处理含砷微细粒包裹类金精矿,不适于处理含铜铅、高硫、硅酸盐包裹类及重选金精矿。专利cn201110459938.6提出一种高砷高碳微细粒难处理金矿生物提金工艺及所用微生物,预氧化周期为5~7天,矿浆石灰中和后氰化提金,该技术尤其适用于我国滇黔桂金三角地区高砷高碳卡林型金矿的开发。
热压预氧化法分为酸性和碱性体系两大类,但反应温度多控制在160~225℃,反应压力在2mpa以上,对装备要求较高,投资及生产成本均较高,金的回收率仅90%左右,该法比较适于处理砷包裹类金精矿,对含铅银、硅酸盐包裹类金精矿回收率较低,尤其不适于处理含氟氯类金精矿,设备腐蚀问题较为严重。
复杂金精矿也可通过配料在铜、铅等冶炼过程中进行综合回收。造锍捕金是近些年提出的冶炼新工艺,在铜冶炼过程中可实现金银的综合回收,主要是利用冰铜对金银的捕集作用,将复杂金精矿与铜精矿混合冶炼生成铜锍,经吹炼、电解后从阳极泥中回收金银,金总回收率可达到98%以上。该法有效的将铜冶炼和金银提取结合起来,利用现有系统提高金属的综合回收率,提高铜冶炼企业经济效益,便于过程中环境治理,且已推广至铅、锑等冶炼领域。专利cn201410601277.x和cn201210279659.6提出将含砷难处理金矿与含铜物料混合进行氧化熔炼,产出含金低品位铜锍,金在低品位铜锍中的回收率达98%以
声明:
“适用于各种类型复杂金精矿独立冶炼的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