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包含大量不溶性和被吸附的可溶性杂质,若这些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将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9年)》,污泥产量为1457.6×104t。2025年我国污泥产量预计突破8000×104t。由于污泥的含水率高,增加了常用热处理技术(如焚烧、热解、超临界水氧化等)前期预处理成本。水热碳化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有发展前景的废弃生物质处理技术,它可将生物质转化为水热炭、水热液或气体等具有附加值的产物,既可作为碳封存的途径,也可作为回收利用污泥中磷的预处理技术。
经过水热处理后,污泥中磷的化学形态和物理分布发生改变,磷的迁移率和生物利用率受到影响。水热碳化过程会将有机磷、聚磷酸盐等水解为正磷酸盐,最终富集于水热炭中。磷的形态还与污泥中主要伴生元素(Al、Ca、Fe)有关,Huang等和Li等认为,水热炭中Ca-P是磷的主要存在形态,这有利于将水热炭中的磷及营养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如肥料)或成为制磷酸盐的工业原料。化学提取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回收效率高、应用广泛的磷回收工艺。浸提剂种类对磷的释放与回收率十分重要。碱性浸提剂对磷的提取率较低,有机酸的螯合作用增加了重金属的溶解能力,无机酸对磷的提取能力较高。从成本和最大回收率角度考虑,硫酸是最佳浸提剂。当硫酸投加量在0.39~0.78kg/kg灰分之间时,磷的浸出率在85%以上。Donatello等认为,在硫酸浓度为最低化学计量值、浸出时间为120min、液固比为20mL/g条件下,磷的回收率可达到90%以上。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污泥焚烧灰中磷的提取,从污泥水热炭中提取磷的研究较少。因此,探究污泥水热炭中磷的提取特性,对污泥中磷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以市政污泥为原料制备水热炭,使用硫酸对水热炭进行浸出实验,通过单因素控制法探究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对原料中磷浸出的影响,同时考虑Ca、Fe、Al的释放,旨在为污泥水热炭中磷的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原料及方法
污泥取自重庆市某污水处理厂。样品污泥放置在-4℃的冰柜中保存待用。将污泥水热碳化后得到的固体产物称为水热炭。将污泥置于体积为1L的磁力搅拌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260℃,维持4h。反应结束后用0.45μm滤膜进行真空抽
声明:
“污泥水热炭中磷及主要伴生金属元素浸出效果”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