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南京某污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20×104m3/d,占地约10.59hm2,污水厂服务范围内用地性质主要是居住、商业及科研用地。其中一期工程设计规模10×104m3/d,于2008年启动,采用旋流沉砂池+改良A2O+混凝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石头河。随着2015年江北新区国家级高新区的设立,区域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人口、商业的集聚和大量高新科技企业的引进,使现有污水处理能力达到饱和,为此启动扩建工程,设计规模10×104m3/d,厂址为现状污水厂厂区一期工程东侧的规划预留地,用地面积约3.4hm2,尾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扩建完成后污水厂的总规模达到20×104m3/d。
2、设计水质
本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目前江苏省除了沿太湖地区颁布了地方标准《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27—2018)外,其他地区仍然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根据市环保局关于鼓励建设单位在一级A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减少尾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求的回复,考虑到石头河为长江的汇入支流,为响应长江大保护的需要,本次扩建工程出水采用一级A标准,同时在工艺设计上充分考虑具备出水水质再提升的能力。
3、工艺选择
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以及污水排放标准逐渐趋严的大背景,污水处理的主体工艺需要满足以下原则:①脱氮除磷性能优越,尤其是脱氮性能无法通过化学方式弥补,生化系统自身的脱氮效率极为重要;②系统脱氮性能有较大提升潜力,满足未来可能更高的TN排放标准。
3.1 预处理工艺
一期工程采用旋流沉砂池,气提排砂,从实际使用情况看,沉砂及排砂效果不理想,提砂管易阻塞,导致沉砂池检修频繁,沉砂效果不理想对后续生化池的运行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张春艳等对旋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除砂效果的对比研究表明,旋流沉砂池所去除砂渣中,无机砂粒的粒径主要集中在0.15mm以上,所占比例为96.02%,而曝气沉砂池所去除砂渣中,无机
声明:
“污水处理中多模式A2O+V型反硝化滤池的应用”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