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改性金属箔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金属箔材包括基材和设置在所述基材表面的改性层;
其中,所述基材的材料包括表面含有羟基的金属箔;
所述改性层的材料包括聚氨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金属箔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选自铜箔和/或铝箔;
所述基材与所述改性层的质量比为1:0.04~0.1;
所述金属箔的厚度为8~15μm;
所述改性层的厚度为0.1~1nm。
3.一种改性金属箔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金属箔、硼氢化物、铵盐和第一有机溶剂混合并进行第一加热回流处理,得到第一产物;
S2、将所述第一产物、水、氧化剂、氢氧化物和所述第一有机溶剂混合并进行氧化反应,得到第二产物;
S3、将所述第二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处理和第一干燥处理,得到表面含有羟基的金属箔;
S4、将所述表面含有羟基的金属箔、异氰酸酯原料、导电剂和第二有机溶剂混合并进行第二加热回流处理,得到第三产物;
S5、将所述第三产物、聚四氢呋喃类原料和所述第二有机溶剂混合并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沉淀物;对所述沉淀物进行第二干燥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金属箔、所述硼氢化物和所述铵盐混合的质量比为(3~9):(2~6):(4~8);
相对于每克所述金属箔,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用量为50~170mL;
所述金属箔选自铜箔和/或铝箔;
所述硼氢化物选自硼氢化钠、硼氢化钾、硼氢化钙、硼氢化镁和硼氢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铵盐选自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硫酸氢铵、氟化铵、碳酸铵和碳酸氢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乙腈、甲酰胺和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第一产物和所述氢氧化物混合的质量比为(3~20):(5~15);
相对于每克所述第一产物,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用量为25~160mL;
相对于每克所述第一产物,所述水的用量为25~160mL;
声明:
“改性金属箔材及其制备方法、极片和电池”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