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袋
除尘器(1)本体与辅助导流机构(2);
所述布袋除尘器(1)本体包括布袋仓室(11),所述布袋仓室(11)内支设有
过滤机构(15)与脉冲喷吹系统(16);所述过滤机构(15)包括支设在所述布袋仓室(11)顶部支撑板(150),所述支撑板(150)竖向朝下支设有若干滤袋(151);所述脉冲喷吹系统(16)位于所述过滤机构(15)上方,用于对所述过滤机构(15)的所述滤袋(151)喷吹压缩空气;
所述辅助导流机构(2)包括导流板(21)与升降驱动件(22);所述导流板(21)支设在所述布袋仓室(11)内且所述导流板(21)位于所述支撑板(150)下方;所述导流板(21)对应所述过滤机构(15)的若干所述滤袋(151)开设有若干穿孔(211),所述滤袋(151)穿设于对应所述穿孔(211);所述升降驱动件(22)安装于所述布袋仓室(11)顶部且所述升降驱动件(22)与所述导流板(21)驱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22)用于驱使所述导流板(21)沿竖向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151)内支设有筒状支撑框架(152);所述滤袋(151)顶端外周凸设有柔性环形凸起(1511),所述柔性环形凸起(1511)搭设于所述支撑板(150)上表面;所述筒状支撑框架(152)顶端外周同轴连接有环形卡接板(153),所述环形卡接板(153)抵接于所述柔性环形凸起(1511)上表面,且所述环形卡接板(153)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板(15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1)对应所述穿孔(211)连接有支撑环(23),所述支撑环(23)与对应所述穿孔(211)连通设置,所述支撑环(23)内周同轴支设有柔性环形封堵件(24),所述柔性环形封堵件(24)内周与所述滤袋(151)外周抵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环形封堵件(24)包括同轴支设在所述支撑环(23)内周的环形气囊(241),所述环形气囊(241)与气源连接;所述环形气囊(241)内周环绕连接有柔性清洁带(242),所述柔性清洁带(242)与所述滤袋(151)外周抵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环形凸起(1511)上表面同轴凸设有环形凸缘(1512),所述环形卡接板(153)底部对应所述环形凸缘(1512)开设有环形凹槽(1531),所述环形凸缘(1512)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1531)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1)外周环绕连接有柔性刷洗件(25),所述柔性刷洗件(25)与所述布袋仓室(11)内壁抵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241)内周对应所述环形气囊(241)开设有环形限位槽(231),所述环形气囊(241)外周缘嵌设于所述环形限位槽(2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支撑框架(152)底部安装有振动器(15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除尘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生物质汽化炉在热解燃烧生物质燃料以产生生物质气体的过程中,会伴随产生含尘烟气,含尘烟气当中含有大量粉尘,因此需要先对含尘烟气进行除尘处理后,方可正常排放。目前生物质气化炉的含尘烟气主要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处理。
[0003]相关技术中,如图1,布袋除尘器1包括布袋仓室11、灰斗12、进风箱13以及出风箱14,灰斗12连通于布袋仓室11底部,进风箱13连通于灰斗12,出风箱14连通于布袋仓室11顶部;布袋仓室11内顶部还设置有过滤机构15与脉冲喷吹系统16;过滤机构15包括竖向支设的滤袋151,滤袋151与进风箱13连通;脉冲喷吹系统16用于对滤袋151喷吹压缩空气,以清理滤袋151外侧过滤的粉尘。
[0004]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生物质气化炉产生的含尘烟气时,将含尘烟气通过引风设备经由进风箱引入至灰斗内后,含尘烟气的大颗粒粉尘通过自身重力落入至灰斗内,细小粉尘随烟气继续流向布袋仓室,利用布袋仓室内的滤袋将细小粉尘滤除在滤袋外周侧,清洁后的烟气则穿过滤袋并流向出风箱,最终经由出风箱排出。
[0005]通过脉冲喷吹系统清理滤袋时,由脉冲喷吹系统朝各处滤袋内喷吹压缩空气,利用喷吹至滤袋内部的压缩空气将粘附在滤袋外侧的粉尘从滤袋外侧吹出,以恢复滤袋的过滤能力。
[0006]针对上述相关技术,通过布袋除尘器的脉冲喷吹系统清理滤袋时,被吹离滤袋的粉尘会先弥漫在布袋仓室内,其中大部分会落入至料斗内,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粉尘会持续弥漫流动在布袋仓室内,并最终重新粘附在滤袋外侧以及布袋仓室的内壁上,针对滤袋的清理效果相对有限,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0007]为了提高布袋除尘器的滤袋清理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000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布袋除尘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布袋除尘器本体与辅助导流机构;
所述布袋除尘器本体包括布袋仓室,所述布袋仓室内支设有过滤机构与脉冲喷吹系统;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支设在所述布袋仓室顶部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竖向朝下支设有若干滤袋;所述脉冲喷吹系统位于所述过滤机构上方,用于对所述过滤机构的所述滤袋喷吹压缩空气;
所述辅助导流机构包括导流板与升降驱动件;所述导流板支设在所述布袋仓室内且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所述导流板对应所述过滤机构的若干所述滤袋开设有若干穿孔,所述滤袋穿设于对应所述穿孔;所述升降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布袋仓室顶部且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导流板驱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导流板沿竖向升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脉冲喷吹系统对滤袋喷吹压缩空气,以将粘附在滤袋外表面的粉尘从滤袋外侧吹离后,通过升降驱动件驱使导流板向下移动,导流板下移过程中,引导粉尘流向布袋仓室底部的灰斗,限制粉尘在布袋仓室内弥漫扩散,减少粉尘再次粘附到滤袋或仓室内壁,减少了清洁完成的滤袋被粉尘二次污染的风险,有效提高了滤袋的清理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滤袋内支设有筒状支撑框架;所述滤袋顶端外周凸设有柔性环形凸起,所述柔性环形凸起搭设于所述支撑板上表面;所述筒状支撑框架顶端外周同轴连接有环形卡接板,所述环形卡接板抵接于所述柔性环形凸起上表面,且所述环形卡接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利用筒状支撑框架顶端的环形卡接板将滤袋顶部的柔性环形凸起压紧于支撑板上,实现将滤筒稳固支设在支撑板,限制后续布袋除尘器使用过程中,滤袋发生脱离移位的情况,另一方面,筒状支撑框架可对滤袋进行支撑限位,以使滤袋保持良好形状,减少后续滤袋在使用过程中,因气流冲击导致发生弯折,影响滤袋内部烟气流动的情况。
[0012]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对应所述穿孔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对应所述穿孔连通设置,所述支撑环内周同轴支设有柔性环形封堵件,所述柔性环形封堵件内周与所述滤袋外周抵接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利用柔性环形封堵件封堵穿孔与对应滤袋外周之间的间隙,限制后续导流板下移过程中,粉尘通过穿孔与滤袋之间的间隙流向布袋仓室上方的情况,有利于通过下移的导流板更好地将粉尘导流至料斗;另一方面,导流板下移过程中,可通过柔性环形封堵件对板结在滤袋外周且不易被脉冲喷吹系统吹离滤袋外周的粉尘块进行刷洗刮落。
[0014]优选的,所述柔性环形封堵件包括同轴支设在所述支撑环内周的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与气源连接;所述环形气囊内周环绕连接有柔性清洁带,所述柔性清洁带与所述滤袋外周抵接设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袋本身容易形成褶皱,通过环形气囊和柔性清洁带的设置,利用环形气囊与柔性清洁带相互配合,使得柔性环形封堵件可以更好地适配贴合滤袋的不规则形状,确保密封性的同时,有利于柔性环形封堵件更好地刷洗滤袋外周的粉尘。同时,后续通过升降驱动件驱使导流板上移复位前,可先将环形气囊内气体放出,以降低柔性环形封堵件与滤袋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利于导流板更加顺畅地上移复位。
[0016]优选的,所述柔性环形凸起上表面同轴凸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卡接板底部对应所述环形凸缘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缘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环形凸缘与环形凹槽相互配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滤袋与筒状支撑框架两者间的连接一体性,减少滤袋受外力作用时,脱离筒状支撑框架的情况。
[0018]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外周环绕连接有柔性刷洗件,所述柔性刷洗件与所述布袋仓室内壁抵接设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板外周柔性刷洗件的设置,一方面,后续导流板下移过程中,可通过柔性刷洗件将粘附在布袋仓室内壁上的粉尘刷落至灰斗,实现对布袋仓室内壁的清理,同时,可通过柔性刷洗件辅助封堵导流板与布袋仓室内壁之间缝隙,限制布袋仓室内的粉尘通过布袋仓室内壁与导流板之间的缝隙向上流动,有利于使被吹离滤袋的粉尘更好地落入至布袋仓室底部的灰斗内。
[0020]优选的,所述环形气囊内周对应所述环形气囊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气囊外周缘嵌设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环形气囊外周缘嵌设在环形限位槽内,利用环形限位槽对环形气囊进行限位,以限制后续导流板带动环形气囊与滤袋发生相对移动时,环形气囊从支撑环内周脱离的情况。
[0022]优选的,所述筒状支撑框架底部安装有振动器。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振动器的设置,在布袋除尘器的脉冲喷吹系统对滤袋进行喷吹处理前,可通过筒状支撑框架上的振动器驱使筒状支撑框架带动滤袋振动,以将此时粘附在滤袋外周的部分粉尘脱落,实现对滤袋外周粉尘的辅助清理。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辅助导流机构的设置,后续在布袋除尘器的脉冲喷吹系统对滤袋进行喷吹处理后,通过升降驱动件驱使导流板向下移动,利用向下移动的导流板改变布袋仓室内的气流路径,以引导被脉冲喷吹系统吹离滤袋的粉尘迅速落入灰斗,减少粉尘在布袋仓室内的弥漫,限制清洁完成的滤袋被粉尘重新污染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滤袋的清理效果。
[0025]2.利用支撑环内周的柔性环形封堵件封堵导流板穿孔与对应滤袋外周之间的间隙,以限制后续下移导流板时,粉尘从穿孔与滤袋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同时,下移导流板的过程中,可通过柔性环形封堵件将滤袋外周粉尘刷落,实现对滤袋的进一步清理。
[0026]3.通过在导流板外周设置柔性刷洗件,后续可通过柔性刷洗件封堵导流板与布袋仓室内壁之间的间隙,以限制粉尘经由导流板与布袋仓室内壁之间间隙向上流动;同时,导流板下移过程中可利用柔性刷洗件将布袋仓室内壁上的粉尘刷落,实现对布袋仓室内壁的清理。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用于示意现有布袋除尘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示意布袋除尘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示意布袋除尘器内部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0]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示意滤袋与筒状支撑框架的连接示意图。
[0032]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示意筒状支撑框架与振动器的连接示意图。
[0033]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示意辅助导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1、布袋除尘器;11、布袋仓室;12、灰斗;13、进风箱;14、出风箱;15、过滤机构;150、支撑板;151、滤袋;1511、柔性环形凸起;1512、环形凸缘;152、筒状支撑框架;153、环形卡接板;1531、环形凹槽;154、耳板;155、振动器;16、脉冲喷吹系统;161、喷吹管;162、喷吹头;2、辅助导流机构;21、导流板;211、穿孔;22、升降驱动件;23、支撑环;231、环形限位槽;24、柔性环形封堵件;241、环形气囊;242、柔性清洁带;25、柔性刷洗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2-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布袋除尘装置,参照图2,包括布袋除尘器1本体与辅助导流机构2。
[0038]参照图2及图3,布袋除尘器1本体包括布袋仓室11、灰斗12、进风箱13与出风箱14;灰斗12连通于布袋仓室11底部;进风箱13连通于灰斗12上;出风箱14连通于布袋仓室11上方;布袋仓室11内腔上方还设置有过滤机构15与脉冲喷吹系统16。
[0039]参照图3及图4,过滤机构15包括支撑板150,支撑板150外周固定于布袋仓室11内腔腔壁,支撑板150竖向支设有若干滤袋151,滤袋151顶端袋口端与出风箱14连通设置。
[0040]参照图4及图5,滤袋151内均支设有筒状支撑框架152;筒状支撑框架152外周与滤袋151外周抵接设置。利用筒状支撑框架152对滤袋151进行塑形限位,以使筒状支撑框架152保持相对舒展状态,限制后续因布袋仓室11内部气流作用,导致滤袋151发生弯曲弯折,影响滤袋151过滤烟气的情况。
[0041]滤袋151顶端外周凸设有柔性环形凸起1511,柔性环形凸起1511搭接于支撑板150上表面。筒状支撑框架152顶端外周同轴连接有环形卡接板153,环形卡接板153搭接于柔性环形凸起1511上表面,且环形卡接板153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支撑板150上,实现将滤袋151稳固支设固定在支撑板150上,限制后续滤袋151从支撑板150掉落的情况。具体的,连接件包括凸设在环形卡接板153外周的若干耳板154,耳板154通过防松螺栓固定在支撑板150上。
[0042]柔性环形凸起1511上表面同轴凸设有环形凸缘1512,环形卡接板153下表面对应环形凸缘1512开设有环形凹槽1531,环形凸缘1512嵌设于环形凹槽1531内,利用环形凸缘1512与环形凹槽1531之间配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滤袋151与筒状支撑框架152之间的连接一体性。
[0043]参照图3及图4,脉冲喷吹系统16位于过滤机构15上方,用于对滤袋151内喷吹压缩空气,以使粘附在滤袋151外周的粉尘从滤袋151外周侧分离。具体的,脉冲喷吹系统16包括喷吹管161与气包,喷吹管161支设在若干滤袋151上方,且喷吹管161与气包连接设置,喷吹管161上安装有脉冲控制阀。喷吹管161对应滤袋151连接有喷吹头162,喷吹头162与对应滤袋151相对设置。通过脉冲喷吹系统16清理滤袋151时,打开脉冲控制阀,以使气包内的压缩空气经由喷吹管161上的喷吹头162喷入至对应的滤袋151内。
[0044]参照图6,筒状支撑框架152底部还安装有振动器155,在本实施例中,振动器155采用气动活塞振动器155。通过振动器155的设置,在通过脉冲喷吹系统16清理滤袋151前,可先通过振动器155驱使筒状支撑框架152带动滤袋151振动,以抖落滤袋151外周的部分粉尘,有利于实现对滤袋151外周粘附粉尘的辅助清理。
[0045]参照图3、图4以及图7,辅助导流机构2包括导流板21与升降驱动件22。导流板21位于布袋除尘器1本体的布袋仓室11内腔,导流板21位于支撑板150下方。导流板21对应支撑板150上的若干滤袋151开设有若干穿孔211,滤袋151均穿设于对应穿孔211。升降驱动件22与导流板21驱动连接,用于驱使导流板21沿竖向升降,具体的,升降驱动件22包括竖向安装布袋仓室11顶部的若干升降气缸;支撑板150对应的若干升降气缸开设有若干通孔,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穿设于支撑板150上的对应通孔并连接于导流板21。通孔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之间间隙通过密封圈封堵。
[0046]后续通过布袋除尘器1本体内的脉冲喷吹系统16对滤袋151喷吹压缩空气,以将粉尘从滤袋151外侧吹离后,通过升降驱动件22驱使导流板21向下移动,利用下移的导流板21引导此时弥漫在布袋仓室11的粉尘向下移动,直至粉尘沉降至灰斗12内,有利于加速粉尘落入灰斗12,并限制粉尘重新粘附在滤袋151外侧。
[0047]参照图4及图7,穿孔211内周与滤袋151外周留有间隙,以减少后续导流板2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穿孔211内周侧对滤袋151的磨损。支撑板150上表面对应穿孔211固定连接有支撑环23,支撑环23与对应穿孔211连通设置。支撑环23内周支设有柔性环形封堵件24,柔性环形封堵件24包括同轴支设在支撑环23内周的环形气囊241,环形气囊241与外接气源连接,环形气囊241内周环绕固定有柔性清洁带242,柔性清洁带242与对应滤袋151外周抵接设置,实现对穿孔211与滤袋151之间间隙的封堵。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清洁带242采用尼龙纤维材料制作。
[0048]通过柔性环形封堵件24的设置,一方面,可通过柔性环形封堵件24封堵穿孔211内周与滤袋151外周之间的间隙,限制后续导流板21下移过程中,粉尘通过该处间隙向上蔓延至布袋仓室11的上部;另一方面,导流板21下移过程中,可通过柔性环形封堵件24的柔性清洁带242将已板结固定在滤袋151外周侧且无法被吹离的粉尘向下刷落至灰斗12,实现对滤袋151的进一步清理,提高对滤袋151的清理效果。
[0049]环形气囊241的设置,有利于使柔性清洁带242可以更好地贴合封堵在滤袋151外周以封堵穿孔211与滤袋151之间间隙;同时,后续在升降驱动件22驱使导流板21上移时,可通过将环形气囊241内气体放出,以减小柔性清洁带242与滤袋151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导流板21上移复位过程更加平稳顺畅。
[0050]参照图4及图7,支撑环23内周对应环形气囊241同轴开设有环形限位槽231,环形气囊241外周缘嵌设于环形限位槽231内。利用环形限位槽231实现对环形气囊241的限位,以限制后续导流板21带动环形气囊241与滤袋151相对移动时,环形气囊241从支撑环23上脱离。
[0051]参照图3及图8,导流板21外周侧连接有柔性刷洗件25,具体的,柔性刷洗件25包括毛刷,毛刷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导流板21上,毛刷刷毛与布袋仓室11内壁抵接设置。通过柔性刷洗件25的设置,一方面,通过柔性刷洗件25有效封堵导流板21外侧与布袋仓室11内壁之间的间隙,限制后续在导流板2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布袋仓室11内弥漫的粉尘通过导流板21与布袋仓室11内壁之间间隙向上流动,另一方面,导流板21向下移动的同时,可通过自身外侧的柔性刷洗件25将粘附在布袋仓室11内壁的粉尘向下刷落至灰斗12内,实现对布袋料仓的清理。
[0052]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布袋除尘器1本体通过脉冲喷吹系统16对滤袋151进行喷吹处理后,通过气源往环形气囊241内部充气,以使环形气囊241膨胀并带动柔性清洁带242抵接于滤袋151外周,之后通过升降驱动件22驱使导流板21下移,利用下移导流板21将此时弥漫在布袋料仓内部的粉尘向下引导至位于布袋料仓底部灰斗12内,限制粉尘向上流动并重新粘附在滤袋151与布袋料仓的内壁上,减少清洁后的滤袋151被粉尘二次污染的情况;同时导流板21下移过程中,通过导流板21支撑环23上的柔性环形封堵件24以及导流板21外侧的柔性刷洗件25分别刷洗滤袋151与布袋仓室11内壁,实现对滤袋151与布袋仓室11内壁粉尘的进一步清理。有效提高了布袋除尘器1内部滤袋151的清理效果。
[0053]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附图(8)
声明:
“布袋除尘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