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石墨化炉炉头炉尾电极芯部冷却水孔结构,包括炉头或炉尾的电极(1),其特征在于:从炉头或炉尾的电极(1)的顶推端面,分别开设用于电极(1)内水冷的冷却水孔(2),冷却水孔(2)沿电极(1)内长度方向设置,呈封闭桶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炉炉头炉尾电极芯部冷却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根炉头或炉尾的电极(1)均分别设置独立的冷却水孔(2),在电极(1)的侧部分别开设进水口(7)和出水口(8),进水口(7)和出水口(8)分别与冷却水孔(2)相通,进水口(7)和出水口(8)分别连接钢管(4)、外管接头(5)和软管接口(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炉炉头炉尾电极芯部冷却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孔(2)直径为120~2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炉炉头炉尾电极芯部冷却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孔(2)顶端连接电极接头(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炉炉头炉尾电极芯部冷却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孔(2)与电极接头(3)的连接段采用上大下小的带螺纹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炉炉头炉尾电极芯部冷却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孔(2)深度为700~1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化炉炉头炉尾电极芯部冷却水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个冷却水孔(2)设置在电极(1)内部,仅通过进水口(7)和出水口(8)连通电极(1)外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化炉炉头炉尾电极芯部冷却水孔结构,属于工业炉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石墨化炉的生产,炉头炉尾电极主要有两种冷却方式:一是采用外水冷直接喷淋电极方式,其特点是简单直接,冷却效果一般。这种方式对冷却水质有一定要求而浪费水较多,需专门设置集水沟且所收集的废水还需重新净化处理,因此增大了石墨化炉的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喷淋水雾与车间内烟气粉尘混合,易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并腐蚀厂房结构。此外在高寒地区,喷淋水雾冷凝在厂房屋顶等处形成冰锥,易产生人身安全事故。
[0003]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石墨化炉生产已摒弃了这种电极冷却方式,而
声明:
“石墨化炉炉头炉尾电极芯部冷却水孔结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