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合金材料技术

> 镁合金智能装备工程

镁合金智能装备工程

243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山东奥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4-06-27 17:13:32
成果简介:

技术内容、研究并实现镁合金棒材、坯材的连续化生产,使生产线连续化、智能化。研究镁合金调制过程中的有效降铁和除铁,大家知道铁元素在镁合金中是最有害的一种元素,铁元素的存在会因与镁的电位差产生电耦腐蚀,腐蚀对镁合金的应用是不利的,但若在生产中把铁元素在镁合金中的占比降到0.005%以下,镁合金的抗腐蚀性将大大增加,并且可以减少稀土元素的使用量,抗腐蚀性能比肩铝合金。研究镁合金棒(坯)在重组结晶过程中的晶粒粗糙及晶体不细化的问题,此方向可以提高镁合金的品质问题,有利于后续的挤压、锻压加工,直接影响深加工的成品率和成品质量,尤其在大直径棒材应用为镁合金锻压轮毂领域,镁合金的晶粒细化及晶体偏析非常重要。

解决关键问题、解决镁合金棒坯的智能连续化生产,研究开发镁合金磁性降铁技术,从本质上解决铁耦合,研究高频电磁震荡技术,应用于大直径镁合金轮毂用棒材的调制结晶,是镁合金晶体细化,飞跃式提高镁合金棒坯的质量。

市场应用与前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安置固定工作岗位,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同时镁合金产业化的提升会直接带动或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汽车轻量化、国防军工、民用3C等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轻合金产业的进步,为中国的轻合金事业贡献力量。同时带动潍坊及潍坊周边其他诸如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应用案例:山西银光、大同高镁、鹤壁江浪、龙南龙钇、重庆卡福、丛林铝业 等等


镁加工

镁加工


研发背景

镁合金是最轻的结构化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民用3C、建筑等领域,是在某些领域替代钢铁、铝合金、碳纤维等的最佳材料。因此镁合金产量的增加和工艺的改进是支持其发展的关键,只有可以规模化的生产、高品质的生产才能支撑未来镁合金的大量需求

作用原理

作用原理从三方面来论述:

第一方面:镁合金棒(坯)材的智能化连续化生产;创新点在于实现生产线的智能运行,人为干预的因素降低,使产品质量统一,整体设备采用工业4.0模式,全自动化、全智能,基本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无人值守。先进性体现在模块化管理、配方化管理及追溯性管理,为实现大产量的批量化生产奠定基础,模块化管理简单明了,傻瓜式操作;配方化管理实现工艺的自动计算生成、经验与科学结合,自动生成工艺表格;追溯性管理实现故障、工艺、时间、状态的全程曲线及数据记录,在每根每批次镁合金棒(坯)的成品会生成品质数据链,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把控和追溯。

第二方面:镁合金加热调制过程中的降铁:创新点在于采用永磁搅拌磁场+温度场的变化的主动降铁的方法,解决当前无序及被动降铁的弊端,使铁元素的降低有序化和可控化。先进性体现在对镁合金中的铁元素的存在无序和无能为力,达到了可控和有序主动性,可以实现铁元素的占比低于0.002%,从本质上解决镁合金铁元素的电耦腐蚀问题。

第三部分:镁合金在再结晶过程中的晶粒不细化及晶粒偏析问题:创新点在针对镁合金棒(坯)制备存在的晶粒组织粗大、宏观和微观偏析严重、热裂倾向严重、表面质量差、以及洁净度不高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采取了施加低频电磁外场以及油滑铸造等技术措施,结合对铸造凝固过程传热条件的综合调控,实现了宏观物理场等的有效调控,实现了低液穴、低铸造内应力和电磁软接触效应。电磁场对金属熔体电阻与热电势影响情况,表明施加电磁场可以改变金属熔体的近程有序结构,从而提高熔体凝固形核率。先进性体现在电磁震荡及电磁脉冲应用于结晶偏析的技术难题解决。

市场分析

经济指标可实现产业化生产,力争在2-3年内镁合金智能生产线设备可以做到年销售30-40条,直接销售产值增加3000-5000万,有效降铁工艺及电磁震荡工艺及设备实现20台套,直接销售产值增加1000-2000万。逐步改善国内的镁合金棒坯的生产工艺及智能化水平,为实现镁合金的高质量大产量的生产奠定基础。
声明:
“镁合金智能装备工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