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吸尘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具有用于容纳第一压辊机构的第一容纳空间,以及供所述第一压辊机构进出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侧向敞口;
可折叠挡板,所述可折叠挡板设在所述第一框架上,以及用于至少驱动所述可折叠挡板折叠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可折叠挡板连接;当所述吸尘罩处在侧向封闭状态,所述可折叠挡板封闭所述第一侧向敞口;当所述吸尘罩处在侧向敞开状态,所述第一侧向敞口处在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挡板处在折叠状态,所述可折叠挡板封闭所述第一侧向敞口;所述可折叠挡板处在展开状态,所述可折叠挡板与所述第一侧向敞口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一框架铰接;所述第一框架还具有供所述第一压辊机构进出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顶部敞口;当所述可折叠挡板处在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挡板封闭所述第一侧向敞口,所述第二挡板封闭所述顶部敞口,当所述可折叠挡板处在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挡板的板面方向和所述第二挡板的板面方向均与所述顶部敞口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连接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所述可折叠挡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齿轮齿条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框架滑动连接的滑动架,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和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均设在所述滑动架上;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为活塞式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活塞式转动驱动机构具有活塞杆以及与所述活塞杆铰接的连杆,所述可折叠挡板设在所述连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罩还包括: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具有用于容纳第二压辊机构的第二容纳空间,以及供所述第二压辊机构进出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第二侧向敞口;
设于所述第二框架上的侧板,侧板能够相对于第二框架运动,当所述第二框架处在封闭状态,所述侧板封闭所述第二侧向敞口;当所述第二框架处在敞开状态,所述第二侧向敞口处于打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罩还包括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设在所述第二框架上;
所述第一框架上还具有第三侧向敞口,所述固定挡板封闭所述第三侧向敞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向敞口沿所述第二压辊机构中压辊的轴向减小。
9.一种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机包括第一压辊机构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机构中压辊的轴向与所述第一侧向敞口所在平面垂直。
说明书: 一种吸尘罩及轧机技术领域[0001] 本属于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罩及轧机。背景技术[0002] 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轧机在工作时主要利用压辊之间的强大压力使得金属材料变形,从而得到想要的形状的金属材料。
[0003] 棒线材在热轧轧制钢板的过程中,需要喷洒大量的冷却水,通红的棒线材受到挤压和冷却的刺激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雾气,粉尘雾气能够迅速地在车间扩散,使得车间
中具有较多的可见粉尘雾气,严重影响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0004] 为了改善热轧车间的空气质量,可以在轧机的上方设置吸尘罩,利用风机在吸尘罩内产生负压来收集轧机热轧过程中产生的水雾尘气。但是,现有技术中,吸尘罩通常通过
吊装的方式安装。当吸尘罩的吸尘口距离钢坯较近时,在轧机需要换辊时,吸尘罩会影响轧
机换辊速度,导致换辊时间较长,影响生产效率。而吸尘罩的吸尘口距离钢坯较远时,粉尘
雾气不能被有效地捕集在而扩散在车间内部,导致车间仍有较多的粉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尘罩及轧机,能够在保证轧机的换辊速度的同时,提高吸尘罩的吸尘效率。
[0006] 上述吸尘罩包括第一框架、可折叠挡板和驱动机构。其中,第一框架具有用于容纳第一压辊机构的第一容纳空间,以及供第一压辊机构进出第一容纳空间的第一侧向敞口。
[0007] 可折叠挡板设在第一框架上。[0008] 驱动机构用于指示驱动可折叠挡板折叠,驱动机构与可折叠挡板连接。当吸尘罩处在侧向封闭状态,可折叠挡板封闭第一侧向敞口。当吸尘罩处在侧向敞开状态,第一侧向
敞口处在打开状态。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罩中,第一框架具有容纳第一压辊机构的第一容纳空间。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可折叠挡板折叠,使得吸尘罩能够在侧向封闭状态和
侧向敞开状态之间切换。当吸尘罩处在侧向封闭状态时,可折叠挡板封闭第一侧向敞口,使
得第一压辊机构工作时产生的烟尘雾气能够在第一容纳空间内负压的作用下吸入至第一
容纳空间内,从而提高吸尘罩的吸尘效率。当吸尘罩处在侧向敞开状态时,第一侧向敞口处
在打开状态,第一压辊机构能够通过第一侧向敞口进出第一容纳空间,从而可以方便用户
换辊。
[001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轧机。该轧机包括第一压辊机构和上述吸尘罩。[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使用新型提供的轧机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吸尘罩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0012]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
说明书的一部分。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罩处于侧向封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罩处于侧向敞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罩的使用示意图之一;[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罩的使用示意图之二;[0017]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罩的第二框架处于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罩的第二框架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罩的使用示意图之三;[0020]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尘罩的使用示意图之四;[0021]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0022]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0023] 1、第一框架;11、第一容纳空间;2、可折叠挡板;21、第一挡板,22、第二挡板;3、驱动机构;31、直线驱动机构;311、齿轮齿条机构;312、滑动架;32、转动驱动机构;4、第二框
架;41、第二容纳空间;42、第二侧向敞口;43、固定挡板;5、侧板;6、第一压辊机构;7、第二压
辊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
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002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0026] 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轧机在工作时主要利用压辊之间的强大压力使得金属材料变形,从而得到想要的形状的金属材料。
[0027] 棒线材在热轧轧制钢板的过程中,需要喷洒大量的冷却水,通红的棒线材受到挤压和冷却的刺激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雾气,粉尘雾气能够迅速地在车间扩散,导致车间
中具有较多的可见粉尘雾气,严重影响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0028] 为了改善热轧车间的空气质量,可以在轧机的上方设置吸尘罩,利用风机在吸尘罩内产生负压来收集轧机热轧过程中产生的水雾尘气。
[0029] 但是,现有技术中,吸尘罩通常通过吊装的方式安装。若吸尘罩的吸尘口距离钢坯较近,在轧机需要换辊时,吸尘罩会影响轧机换辊速度,导致换辊时间较长,影响生产效率。
而若吸尘罩的吸尘口距离钢坯较远时,粉尘雾气不能被有效地捕集在而扩散在车间内部,
导致车间仍有较多的粉尘。
[0030] 为了在保证轧机的换辊速度的同时,提高吸尘罩的吸尘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尘罩。参见图1~图4,该吸尘罩包括第一框架1、可折叠挡板2和驱动机构3。
[0031] 其中,参见图1~图4,第一框架1具有用于容纳第一压辊机构6的第一容纳空间11和供第一压辊机构6进出第一容纳空间11的第一侧向敞口。
[003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框架1上应开设有排烟孔,排烟孔与第一容纳空间11连通,排烟孔与吸尘设备连接,使得吸尘设备在工作时能够抽吸第一容纳空间11内的空气,从
而在第一容纳空间11内形成负压区域。
[0033] 上述驱动机构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可折叠挡板2折叠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0034] 上述第一侧向敞口开设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第一侧向敞口能够方便第一压辊机构6进出即可。例如:第一侧向敞口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压辊机构6中压辊
的轴向平行,或第一侧向敞口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压辊机构6中压辊的轴向垂直。
[0035] 参见图1~图4,上述可折叠挡板2设在第一框架1上,驱动机构3与可折叠挡板2连接,且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可折叠挡板2折叠。也就是说,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可折叠挡板2在
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此时,可折叠挡板2状态的变化,能够使得第一侧向敞口的
状态发生改变,进而使得吸尘罩在侧向封闭状态和侧向敞开状态之间切换。
[0036] 当吸尘罩处于侧向封闭状态时,上述可折叠挡板2封闭第一侧向敞口,当上述吸尘罩处于侧向敞开状态时,上述第一侧向敞口处在打开状态。
[0037] 上述吸尘罩在使用的过程时,参见图1~图4,可以将第一框架1罩设在第一压辊机构6上,并将第一压辊机构6放置于第一框架1的第一容纳空间11之内。控制驱动机构3驱动
可折叠挡板2,使得可折叠挡板2封闭第一侧向敞口,使得吸尘罩处在侧向封闭状态。此时,
由于第一压辊机构6设在第一容纳空间11之内,使得第一压辊机构6在工作时产生的粉尘雾
气能够在第一容纳空间11的负压所用下吸入至第一容纳空间11内,从而可以提高吸尘罩的
吸尘效率。
[0038] 在需要更换压辊机构中的辊子时,参见图1~图4,控制驱动机构3驱动可折叠挡板2,使得第一侧向敞口处于打开状态,吸尘罩处于侧向敞开状态。此时,第一压辊机构6能够
通过第一侧向敞口进出吸尘罩,从而可以方便轧机的换辊速度。
[0039]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机中,第一框架1具有容纳第一压辊机构6的第一容纳空间11,且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可折叠挡板2折叠,使得吸尘罩能够在侧向封闭状态与
侧向敞开状态之间切换,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在轧机能够在在保证轧机的换辊速度
的同时,提高吸尘罩的吸尘效率。
[004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可折叠挡板2的状态与第一侧向开口之间的状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赘述。
[0041] 例如:当上述可折叠挡板2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侧向敞口与可折叠挡板2错开,使得第一侧向敞口处于打开状态,进而使得吸尘罩处于侧向敞开状态。
[0042] 当上述可折叠挡板2处于展开状态时,可折叠挡板2封闭第一侧向敞口,使得吸尘罩处于封闭状态。
[0043]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图4,上述可这挡板处在折叠状态,可折叠挡板2封闭第一侧向敞口。此时,吸尘罩处在侧向封闭状态,从而可以保证吸尘罩的吸尘效率。
[0044] 在可折叠挡板2处在展开状态时,可折叠挡板2与第一侧向敞口错开,使得第一侧向敞口处在打开状态,进而使得吸尘罩处在侧向敞开状态。此时,能够方便轧机换辊,从而
可以保证轧机的换辊速度。
[0045] 具体的,参见图1~图4,上述可折叠挡板2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可折叠挡板2能够在折叠状态时封闭第一侧向敞口,在展开状态时与第一敞开错开,使得
第一敞口处于敞开状态即可。
[0046] 例如:当第一框架1还具有供第一压辊机构6进出第一容纳空间11的顶部敞口13时,上述可折叠挡板2包括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第一挡板21与第二挡板22铰接。
[0047] 当可折叠挡板2处在折叠状态时,第一挡板21封闭第一侧向敞口,第二挡板22封闭顶部敞口13。当可折叠挡板2处在展开状态,第一挡板21的板面方向和第二挡板22的板面方
向均与顶部敞口13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使得顶部敞口13和第一侧向敞口均处于打开状
态。
[0048] 需要说明的时,上述预设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第一挡板21与第一侧向敞口错开,第二挡板22与顶部敞口13错开即可。例如:上述预设角度为90°,或者接近
90°均可,如85°或89°等。
[0049]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图4,上述驱动机构3包括直线驱动机构31和转动驱动机构31。直线驱动机构31与转动驱动机构31动力连接,使得转动驱动机构31能够
在直线驱动机构31的驱动下转动。转动驱动机构31与可折叠挡板2连接,使得转动驱动机构
31转动时能够带动可折叠挡板2转动,使得可折叠挡板2能够在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切换,
从而使得吸尘罩在侧向封闭状态和侧向敞开状态之间切换。
[005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直线驱动机构31和上述转动驱动机构31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直线驱动机构31能够驱动转动机构转动,转动驱动机构31能够带动可
折叠挡板2转动即可。
[0051] 具体的,参见图1~图4,上述直线驱动机构31包括齿轮齿条机构311以及与第一框架1滑动连接的滑动架312,齿轮齿条机构311的齿条和转动驱动机构31均设在滑动架312
上。此时,齿轮齿条机构311中的电机在转动时,能够带动齿条转动。齿条与齿轮啮合,使得
齿轮转动带动齿条沿长向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架312能够相对于第一框架1沿齿条的长向移
动。
[0052] 转动驱动机构31为活塞式转动驱动机构,活塞式驱动机构3能够在滑动架312的带动下沿齿条的长向移动。活塞式转动驱动机构具有活塞杆321以及与活塞杆321铰接的连杆
322,活塞式驱动机构3在沿齿条的长向移动过程中,活塞杆321进行往复运动,能够带动连
杆322以可折叠挡板2的转动轴为圆心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可折叠挡板2转动,从而可以使得
可折叠挡板2在封闭第一侧向敞口和与第一侧向敞口错开之间切换。
[0053]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可折叠挡板2包括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且第一挡板21与第一框架1铰接,第二挡板22设于滑动架312上。此时,第一挡板21与连杆322连接。当齿轮
齿条机构311运动时,能够齿条能够带动滑动架312向第一框架1的外侧移动,从而使得第二
挡板22也随着滑动架312向第一框架1的外侧移动。同时,滑动架312带动活塞式转动驱动机
构向第一框架1的外侧移动的同时,活塞式转动驱动机构中的活塞杆321进行往复运动,从
而连接绕第一挡板21的铰接轴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一挡板21转动,使得第一挡板21从封闭
第一侧向开口的状态转为图2所示的与第一侧向敞口错开的状态。
[0054] 参见图9~图10,轧机一般分为立轧和平轧,立轧的压辊机构中压辊的轴向与平轧的压辊机构中压辊的轴向垂直。目前,为了提高轧机的工作效率,一般情况下,同一组轧机
中会同时包括相互配合的立轧和平轧。
[0055] 当同一组轧机同时包括立轧和平轧时,设定第一压辊机构6为平轧的压辊机构,第二压辊机构7为立轧的压辊机构。
[0056] 此时,参见图1~图8,上述吸尘罩还包括第二框架4和侧板5。其中,第二框架4具有用于容纳第二压辊机构7的第二容纳空间42,以及供第二压辊机构7进出所述第二容纳空间
42的第二侧向敞口42。
[0057]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侧向敞口42开设的大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第二侧向敞口42能够方便第二压辊机构7进出第二容纳空间42即可。
[0058] 上述第二框架4上应该也设有排烟孔,排烟孔与第二容纳空间42连通,且第二框架4上的排烟孔也与吸尘设备连接,使得吸尘设备在工作时也能够抽吸第二容纳空间42内的
空气,从而也能够在第二容纳空间42内形成负压区域。
[0059] 参见图1~图8,侧板5设于第二框架4上,且侧板5能够相对于第二框架4运动。当第二框架4处在封闭状态时,侧板5封闭第二侧向敞口42。此时,吸尘设备能够在第二容纳空间
42内形成负压区域,从而可以抽吸第二压辊机构7工作时产生的粉尘雾气。当第二框架4处
在敞开状态时,第二侧向敞口42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得第二压辊机构7能够方便进出第二
容纳空间42,方便轧机换辊。
[0060] 由此可知,当一组轧机具有平轧和立轧时,第二框架4能够罩设于立轧的第二压辊机构7上,使得第二压辊机构7位于第二框架4的第二容纳空间42内。此时,在第二框架4处在
封闭状态时,第二压辊机构7工作时产生的粉尘雾气能够在第二容纳空间42的负压作用下
被有效吸走。在第二框架4处在敞开状态时,第二压辊机构7能够通过第二侧向敞口42进出
第二容纳空间42,从而可以方便立轧进行换辊。
[006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侧板5与第二框架4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侧板5能够相对于第二框架4进行运动即可。
[0062] 例如:上述侧板5可以与第二框架4铰接,或者侧板5可以与第二框架4滑动连接。[0063]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图8,为了节约轧机占地空间,同时减小吸尘罩的加工成本,上述吸尘罩还包括固定挡板43。上述固定挡板43设在第二框架4上。
[0064] 第一框架1还具有第三侧向敞口,当吸尘罩处在侧向封闭状态时,固定挡板43封闭第三侧向敞口。此时,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4处于封闭状态时,公用侧向挡板,从而可以节
约吸尘罩的加工成本,同时还能够减小轧机的占用空间。
[0065] 具体的,参见图1~图8,上述第一框架1上的第三侧向敞口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此不做赘述。例如:第三侧向敞口可以设于第一侧向敞口的两侧。
[0066] 同时,第一框架1上侧向敞口的数量需要根据立轧的数量确定。例如:若一组轧机中仅有一个平轧和一个立轧时,第一框架1上仅设有一个第三侧向敞口即可。
[0067] 若一组轧机中具有多个平轧和多个立轧,且多个平轧与多个立轧交错分布,位于中间的平轧对应的第一框架1上可以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向敞口,位于平轧两侧的
立轧的第二框架4的固定挡板43分别封闭两个第三侧向敞口。
[0068] 具体的,参见图1~图8,为了方便第二压辊机构7进行换辊,上述第三侧向敞口沿第二压辊机构7中压辊的轴向减小。
[006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轧机,参见图9~图10,轧机包括第一压辊机构6和上述吸尘罩。
[007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机中包括上述吸尘罩,因此,上述轧机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吸尘罩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0071] 示例性的,参见图9~图10,若上述轧机还包括第二压辊机构7时,上述吸尘罩还包括第二框架4和设于第二框架4上的侧板5,从而可以保证吸尘罩能够方便第二压辊机构7换
辊的同时,提高吸尘罩的吸尘率。
[007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压辊机构6中压辊的轴向与第一侧向敞口所在平面垂直。[0073] 具体的,参见图9~图10,当上述轧机包括多个第一压辊机构6和第二压辊机构7时,上述第一压辊机构6和第二压辊机构7交错设置。
[007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
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
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75]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76]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声明:
“吸尘罩及轧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