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新能源材料技术

> Ni(OH)2 负极材料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辅助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Ni(OH)2 负极材料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辅助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1155   编辑:中冶有色网   来源:李延伟,罗康,姚金环  
2024-04-17 09:46:36
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和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1] 目前应用的石墨类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较低(372 mAh·g-1),不能满足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需求[2~4] 过渡金属氧化物(Mx O y,M=Fe、Ni、Mn、Cu等)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600~1200 mAh·g-1)、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点[5,6] 与过渡金属氧化物相比,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成本更低,在储锂反应过程中生成的LiOH在低电位下还可与Li进一步可逆生成Li2O和LiH,提供更高的理论比容量,极有应用前景[7~9] 例如,Ni(OH)2的理论储锂比容量高达1735 mAh·g-1,约为NiO理论比容量(718 mAh·g-1)的2倍[10] 但是,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动力学缓慢和显著的体积效应使其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降低[11] 将电极材料纳米化可缩短Li+在材料中的扩散路径、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和缓解材料的体积效应,进而改善电极材料的动力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12] 在各种纳米结构材料中,3D微/纳分级结构(由低维纳米结构单元构成的微米级二次结构)材料具有纳米材料优势的同时还具有协同效应(即有效避免低维纳米材料的自团聚、提高振实密度)[13,14] Lim等[9]制备的花状微/纳分级结构Ni(OH)2Cl,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0.2 A·g-1电流密度下经过150次循环其比容量为1236 mAh·g-1;Inamdar等[15]以Cu箔为基体用表面化学氧化法制备的由Cu(OH)2纳米棒构成的3D微/纳分级网状结构材料,在0.1 A·g-1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高达1472 mAh·g-1,在0.2 A·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比容量保持为506 mAh·g-1 但是,以往制备微/纳分级结构电极材料使用的水热法、溶剂热法、模版法和溶胶凝胶法条件苛刻、过程冗长且成本高 本文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辅助剂,用简便的均相沉淀法制备具有开放结构的3D微/纳分级结构的α-Ni(OH)2负极材料,研究SDS用量对其结构和储锂性能的影响 1 实验方法1.1 材料的制备 用均相沉淀法制备α-Ni(OH)2材料:先将1.745 g的Ni(NO3)2·6H2O(分析纯)溶解在90 mL蒸馏水中,然后分别按n(SD
登录解锁全文
声明:
“Ni(OH)2 负极材料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辅助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2025第二届全国稀有金属特种材料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