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

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

416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湖南柯林瀚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3-12-29 13:41:4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TO焚烧炉以及分别与RTO焚烧炉连接的废气处理单元和第一新风供给组件;

所述RTO焚烧炉包括RTO炉体(18)和烟囱(19),所述RTO炉体(18)与烟囱(19)间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废气处理单元包括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废气进风管(1)、第一风机(2)、表冷器(3)、过滤箱(4)、第二风机(5)、废气净化组件、混风箱(9)、阻火器(10)和第四风机(11);所述废气进风管(1)与废气源连接,且在废气进风管(1)上分别设置用于检测废气进入时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废气进入时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废气进入时浓度的第一浓度检测仪;在所述表冷器(3)和过滤箱(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过滤箱(4)包括串联设置的多个过滤器,在每个过滤器上均设置压差计;

所述废气净化组件包括基础框架、沸石转轮(6)、第三风机(7)和换热器(8),所述沸石转轮(6)可转动设置在基础框架上,在所述沸石转轮(6)上设有相对于基础框架静置的吸附区(6.1)、冷却区(6.2)和脱附区(6.3);所述沸石转轮(6)与第二风机(5)间通过管路连接,二者间的管路包括干路以及分别与干路连接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冷却区(6.2)、第三风机(7)、换热器(8)、脱附区(6.3)、混风箱(9)、阻火器(10)和第四风机(11)依次设置在沿第一支路废气流动的方向上;所述第四风机(11)与RTO炉体(18)连接;所述吸附区(6.1)和烟囱(19)依次设置在沿第二支路废气流动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上均设置通断阀;

所述第一新风供给组件设置在表冷器(3)和过滤箱(4)之间的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气降温单元,所述废气降温单元并联在所述表冷器(3)的两侧,其包括冷却泵(12)、喷淋塔(13)和冷却风机(14),所述冷却泵(12)设置在表冷器(3)与喷淋塔(13)之间,且与二者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冷却风机(14)设置喷淋塔(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新风供给组件,所述第二新风供给组件包括第二新风源、第二供风管(16)和第二调控阀,所述第二新风源通过第二供风管(16)与混风箱(9)连接,所述第二调控阀设置在第二供风管(16)上;

所述第一新风供给组件包括第一新风源、第一供风管(15)和第一调控阀,所述第一新风源通过第一供风管(15)连接在表冷器(3)和过滤箱(4)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调控阀设置在第一供风管(15)上;

在所述干路上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阀(17),所述换热器(8)与RTO炉体(18)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换热阀(17)设置在二者间的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三风机(7)和换热器(8)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换热器(8)与脱附区(6.3)之间的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浓度检测仪,所述第二浓度检测仪设置在混风箱(9)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混风箱(9)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TO焚烧炉还包括燃料供给组件、助燃构件和反吹风组件;所述燃料供给组件包括燃气源、燃气阀(20)、检漏开关、燃烧器(21)和U火焰探测器,所述燃气源与RTO炉体(18)通过管道连接,在沿燃气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燃气阀(20)、检漏开关和燃烧器(21)依次设置在燃气源与RTO炉体(18)之间的管道上;所述U火焰探测器设置在燃烧器(21)上;

所述助燃构件包括助燃风机(22)和助燃阀,所述助燃风机(22)与燃烧器(21)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助燃阀设置在二者间连接的管路上;

所述反吹风组件包括反吹风机(23)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反吹风机(23)与RTO炉体(18)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二者间连接的管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TO焚烧炉还包括第五压力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泄爆部件和紧急排放阀(24),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RTO炉体(18)上;所述泄爆部件设置在RTO炉体(18)的底部;所述紧急排放阀(24)设置在RTO炉体(18)与烟囱(19)间连接的管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第一风机(2)、第二风机(5)、第三风机(7)、第四风机(11)、反吹风机(23)、助燃风机(22)、冷却泵(12)、冷却风机(14)、沸石转轮(6)、换热器(8)、阻火器(10)、表冷器(3)、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五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第一浓度检测仪、第二浓度检测仪、通断阀、第一调控阀、第二调控阀、换热阀(17)、助燃阀、燃气阀(20)、检漏开关、燃烧器(21)、U火焰探测器、泄爆部件和紧急排放阀(24)分别通过电路与PLC控制器连接。

说明书: 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背景技术[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RTO蓄热式焚烧炉作为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废气处理设备,有着运行稳定和处理效率高的显著特点。伴随着该设备被广泛推广和使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0003] 1)在废气进口处未配备相应冷却降温系统,高温废气进入过滤箱易发生爆炸和火灾等危险。[0004] 2)现有转筒前置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均没有设置相应的压差计,使用运行当中不能通过压差确定布袋积粉程度以及是否需要更换布袋,以及转轮吸附区和脱附区域中不能根据压差来监测转轮是否堵转。[0005] 3)在RTO蓄热式焚烧炉的使用现场未配置或者未配置符合规范的阻火器或者阻火设备,容易出现设备系统异常引起回火至车间的极端工况。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通过增设冷却降温系统、压差计和阻火器,提高废气处理效率和安全性。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0007] 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包括RTO焚烧炉以及分别与RTO焚烧炉连接的废气处理单元和第一新风供给组件;[0008] 所述RTO焚烧炉包括RTO炉体和烟囱,所述RTO炉体与烟囱间通过管路连接;[0009] 所述废气处理单元包括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废气进风管、第一风机、表冷器、过滤箱、第二风机、废气净化组件、混风箱、阻火器和第四风机;所述废气进风管与废气源连接,且在废气进风管上分别设置用于检测废气进入时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废气进入时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废气进入时浓度的第一浓度检测仪;在所述表冷器和过滤箱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过滤箱包括串联设置的多个过滤器,在每个过滤器上均设置压差计;[0010] 所述废气净化组件包括基础框架、沸石转轮、第三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沸石转轮可转动设置在基础框架上,在所述沸石转轮上设有相对于基础框架静置的吸附区、冷却区和脱附区;所述沸石转轮与第二风机间通过管路连接,二者间的管路包括干路以及分别与干路连接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冷却区、第三风机、换热器、脱附区、混风箱、阻火器和第四风机依次设置在沿第一支路废气流动的方向上;所述第四风机与RTO炉体连接;所述吸附区和烟囱依次设置在沿第二支路废气流动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上均设置通断阀;[0011] 所述第一新风供给组件设置在表冷器和过滤箱之间的管路上。[0012] 在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气降温单元,所述废气降温单元并联在所述表冷器的两侧,其包括冷却泵、喷淋塔和冷却风机,所述冷却泵设置在表冷器与喷淋塔之间,且与二者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冷却风机设置喷淋塔上。[0013] 在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新风供给组件,所述第二新风供给组件包括第二新风源、第二供风管和第二调控阀,所述第二新风源通过第二供风管与混风箱连接,所述第二调控阀设置在第二供风管上;[0014] 所述第一新风供给组件包括第一新风源、第一供风管和第一调控阀,所述第一新风源通过第一供风管连接在表冷器和过滤箱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调控阀设置在第一供风管上;[0015] 在所述干路上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0016] 在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换热阀,所述换热器与RTO炉体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换热阀设置在二者间的管路上。[0017] 在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三风机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换热器与脱附区之间的管路上。[0018] 在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浓度检测仪,所述第二浓度检测仪设置在混风箱上。[0019] 在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混风箱上。[0020] 在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RTO焚烧炉还包括燃料供给组件、助燃构件和反吹风组件;所述燃料供给组件包括燃气源、燃气阀、检漏开关、燃烧器和U火焰探测器,所述燃气源与RTO炉体通过管道连接,在沿燃气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燃气阀、检漏开关和燃烧器依次设置在燃气源与RTO炉体之间的管道上;所述U火焰探测器设置在燃烧器上;[0021] 所述助燃构件包括助燃风机和助燃阀,所述助燃风机与燃烧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助燃阀设置在二者间连接的管路上;[0022] 所述反吹风组件包括反吹风机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反吹风机与RTO炉体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二者间连接的管路上。[0023] 在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RTO焚烧炉还包括第五压力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泄爆部件和紧急排放阀,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RTO炉体上;所述泄爆部件设置在RTO炉体的底部;所述紧急排放阀设置在RTO炉体与烟囱间连接的管路上。[0024] 在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第四风机、反吹风机、助燃风机、冷却泵、冷却风机、沸石转轮、换热器、阻火器、表冷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五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第一浓度检测仪、第二浓度检测仪、通断阀、第一调控阀、第二调控阀、换热阀、助燃阀、燃气阀、检漏开关、燃烧器、U火焰探测器、泄爆部件和紧急排放阀分别通过电路与PLC控制器连接。[0025]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26]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在废气处理单元中设置阻火器,避免回火工况出现;在过滤箱中的每个过滤器上均设置压差计,便于通过压差值判断过滤箱内的积粉程度,以及时更换布袋,同时,根据压差计检测的压差数据便于及时清理沸石转轮,避免沸石转轮堵转问题发生。所述沸石转轮一方面将第二支路喷出的废气经吸附区吸附净化后从烟囱排入大气;另一方面,将由第一支路喷出的废气经沸石转轮上的冷却区冷却后依次流向第三风机和换热器,然后,经换热后的废气反向流入脱附区,将脱附区上之前因净化废气而吸附的污染物脱出,实现对沸石转轮的净化,便于沸石转轮持续利用,污染物脱出后随废气一起流入混风箱、阻火器和第四风机,最后进入RTO炉体中被充分焚烧后经烟囱排入大气。第一新风供给组件用于在废气处理前对RTO炉体进行吹扫处理,以消除在RTO炉体中积聚的任何可燃气体,确保燃烧时燃烧器正常启动。所述第一浓度检测仪用于调控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通断废气,当废气浓度较低时,第一支路关断废气,第二支路通入废气;当废气浓度较高时,第一支路通入废气,第二支路关断废气。[0027]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使用废气降温单元能够确保高温废气有效降温,避免高温废气进入过滤箱发生爆炸和火灾等危险。[0028] (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PLC控制器连接各部件,便于实现智能调控。[0029]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0030]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3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0032] 其中,1、废气进风管,2、第一风机,3、表冷器,4、过滤箱,5、第二风机,6、沸石转轮,6.1、吸附区,6.2、冷却区,6.3、脱附区,7、第三风机,8、换热器,9、混风箱,10、阻火器,11、第四风机,12、冷却泵,13、喷淋塔,14、冷却风机,15、第一供风管,16、第二供风管,17、换热阀,

18、RTO炉体,19、烟囱,20、燃气阀,21、燃烧器,22、助燃风机,23、反吹风机,24、紧急排放阀。

具体实施方式[003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34] 实施例1:[0035] 参见图1,一种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包括RTO焚烧炉以及分别与RTO焚烧炉连接的废气处理单元和第一新风供给组件;[0036] 所述RTO焚烧炉包括RTO炉体18与烟囱19,所述RTO炉体18与烟囱19间通过管路连接;[0037] 所述废气处理单元包括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废气进风管1、第一风机2、表冷器3、过滤箱4、第二风机5、废气净化组件、混风箱9、阻火器10和第四风机11;所述废气进风管1与废气源连接,且在废气进风管1上分别设置用于检测废气进入时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废气进入时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废气进入时浓度的第一浓度检测仪;所述第一风机2用于抽吸和输送废气;在所述表冷器3和过滤箱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过滤箱4包括串联设置的多个过滤器(具体为串联设置的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在每个过滤器上均设置压差计,便于通过压差值判断过滤箱4内的积粉程度,以及时更换布袋,同时,根据压差计检测的压差数据便于及时清理沸石转轮6,避免沸石转轮6堵转问题发生;[0038] 所述废气净化组件包括基础框架、沸石转轮6、第三风机7和换热器8,所述沸石转轮6可转动设置在基础框架上,在所述沸石转轮6上设有相对于基础框架静置的吸附区6.1、冷却区6.2和脱附区6.3;所述沸石转轮6与第二风机5间通过管路连接,二者间的管路包括干路以及分别与干路连接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在所述干路上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废气温度;所述冷却区6.2、第三风机7、换热器8、脱附区6.3、混风箱9、阻火器10和第四风机11依次设置在沿第一支路废气流动的方向上,即废气通过第一支路经冷却区6.2冷却后依次流向第三风机7和换热器8,然后,经脱附区6.3依次流入混风箱9、阻火器10和第四风机11;所述第四风机11与RTO炉体18连接;所述吸附区6.1和烟囱19依次设置在沿第二支路废气流动的方向上,即废气从第二支路经吸附区6.1吸附净化后流入RTO焚烧炉的烟囱19排入大气。

[0039] 所述沸石转轮6一方面将第二支路喷出的废气经吸附区6.1吸附净化后从烟囱19排入大气;另一方面,将由第一支路喷出的废气经沸石转轮6上的冷却区6.2冷却后依次流向第三风机7和换热器8,然后,经换热后的废气反向流入脱附区6.3,将脱附区6.3上之前因净化废气而吸附的污染物脱出,实现对沸石转轮6的净化,便于沸石转轮6持续利用,污染物脱出后随废气一起流入混风箱9、阻火器10和第四风机11,最后进入RTO炉体18中被充分焚烧后经烟囱19排入大气。[0040] 在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上均设置通断阀(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浓度检测仪用于调控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通断废气,当废气浓度较低时,第一支路关断废气,第二支路通入废气;当废气浓度较高时,第一支路通入废气,第二支路关断废气。[0041] 所述第一新风供给组件设置在表冷器3和过滤箱4之间的管路上,第一新风供给组件用于在废气处理前对RTO炉体18进行吹扫处理,以消除在RTO炉体18中积聚的任何可燃气体,确保燃烧时燃烧器21正常启动。[0042] 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气降温单元,所述废气降温单元并联在所述表冷器3的两侧,其包括冷却泵12、喷淋塔13和冷却风机14,所述冷却泵12设置在表冷器3与喷淋塔13之间,且与二者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冷却风机14设置喷淋塔13上,使用废气降温单元能够确保高温废气有效降温,避免高温废气进入过滤箱4发生爆炸和火灾等危险。[0043] 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为混风箱9补充新风的第二新风供给组件,所述第二新风供给组件包括第二新风源、第二供风管16和第二调控阀,所述第二新风源通过第二供风管16与混风箱9连接,所述第二调控阀设置在第二供风管16上;[0044] 所述第一新风供给组件包括第一新风源、第一供风管15和第一调控阀,所述第一新风源通过第一供风管15连接在表冷器3和过滤箱4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调控阀设置在第一供风管15上。[0045] 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换热阀17,所述换热器8与RTO炉体18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换热阀17设置在二者间的管路上,便于利用RTO炉体18内的热量预热废气,实现对沸石转轮6脱附区6.3的脱附效果。[0046] 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三风机7和换热器8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换热器8与脱附区6.3之间的管路上。[0047] 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浓度检测仪,所述第二浓度检测仪设置在混风箱9上。设置第二浓度检测仪,便于及时监控混风箱9内的废气浓度,若废气浓度过高,则通过启动第二新风供给组件,稀释混风箱9内的废气浓度;当废气浓度达标后,关停第二新风供给组件。[0048] 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混风箱9上,用于实时监控混风箱9内的温度和压力情况。[0049] 所述RTO焚烧炉还包括燃料供给组件、助燃构件和反吹风组件;所述燃料供给组件包括燃气源、燃气阀20、检漏开关、燃烧器21和U火焰探测器,所述燃气源与RTO炉体18通过管道连接,在沿燃气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燃气阀20、检漏开关和燃烧器21依次设置在燃气源与RTO炉体18之间的管道上;所述U火焰探测器设置在燃烧器21上,U火焰探测器在燃烧过程中持续检测燃烧的全过程,其采集火焰信号并显示在火焰安全继电器上,燃烧火焰熄灭时,U火焰探测器没有信号传递给火焰安全继电器,燃料供给组件自动关闭,保证燃烧器21的安全;[0050] 所述助燃构件包括助燃风机22和助燃阀,所述助燃风机22与燃烧器21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助燃阀设置在二者间连接的管路上;[0051] 所述反吹风组件包括反吹风机23和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反吹风机23与RTO炉体18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二者间连接的管路上。

[0052] 所述RTO焚烧炉还包括第五压力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泄爆部件和紧急排放阀24,所述第五压力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RTO炉体18上,用于检测RTO炉体18内的温度和气压,当RTO炉体18内的温度高于700℃时,PLC控制器打开换热阀17,实现换热;若第六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安全温度,则PLC控制器关停燃料供给组件,而废气供给、助燃构件和反吹风组件持续运行,以便快速帮助RTO炉体18降温;所述泄爆部件设置在RTO炉体18的底部,其为泄爆阀或泄爆片,用于对RTO炉体18强制泄压以保证系统安全;所述紧急排放阀24设置在RTO炉体18与烟囱19间连接的管路上,用于在RTO炉体18内的温度和气压达到上限时,用于及时开启以达到泄压降温的效果。

[0053] 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风机2、第二风机5、第三风机7、第四风机11、反吹风机23、助燃风机22、冷却泵12、冷却风机14、沸石转轮6、换热器8、阻火器10、表冷器3、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五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第一浓度检测仪、第二浓度检测仪、通断阀、第一调控阀、第二调控阀、换热阀17、助燃阀、燃气阀20、检漏开关、燃烧器21、U火焰探测器、泄爆部件和紧急排放阀24分别通过电路与PLC控制器连接。

[0054] 所述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的作业过程如下:[0055] 步骤S1、采用PLC控制器启动第一新风供给组件,利用新风在废气处理前沿废气流动方向吹扫至RTO炉体18,并对RTO炉体18进行吹扫处理,以消除在RTO炉体18中积聚的任何可燃气体,确保燃烧时燃烧器21正常启动。[0056] 步骤S2、采用PLC控制器关停第一新风供给组件,并启动废气处理单元和RTO焚烧炉实现对废气的净化处理。若第二浓度检测仪监控混风箱9内的废气浓度过高时,则采用PLC控制器启动第二新风供给组件供给新风,至稀释混风箱9内的废气浓度达标,此时,采用PLC控制器关停第二新风供给组件。[0057] 步骤S3、采用PLC控制器关停废气处理单元和RTO焚烧炉,废气处理作业结束。[005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RTO蓄热式焚烧炉废气处理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