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筒、干燥筒、燃烧喷头、刮动机构、螺旋输送机与加热杆;
所述焚烧筒竖向设置,筛板水平卡接在焚烧筒内;
所述刮动机构安装在焚烧筒筒盖上,刮动机构的拨动杆与刮板位于焚烧筒内,位于筛板上方;
所述燃烧喷头固接在焚烧筒内,位于底部;
所述干燥筒贯通连接在焚烧筒侧壁,干燥筒上设有送料口,螺旋输送机安装在干燥筒内,加热杆固接在螺旋输送机上;
污泥由送料口进入干燥筒内,由螺旋输送机输送至筛板上方,同时加热杆对污泥加热进行干燥处理,拨动杆对筛板上干燥的污泥进行拨动松散,刮板将干燥的污泥摊平,燃烧喷头烘干筛上干燥的污泥,且焚烧筛下干燥的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腿,支腿固接在焚烧筒筒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一端与干燥筒相连,一端固接在焚烧筒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管,进气管与燃烧喷头贯通连接,进气管外接燃烧气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动机构包括驱动轴、转轴、拨动杆与刮板;驱动轴竖向设置,驱动轴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轴旋转,多个转轴圆周均布垂直固接在驱动轴另一端;拨动杆与刮板阵列固接在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电机、送料杆与螺旋送料桨;送料杆与电机相连,电机带动送料杆旋转;
螺旋送料桨与加热杆间隔阵列固接在送料杆上。
说明书: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设备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设备。背景技术[0002]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沉淀、生物处理等方式所产生的固体废物。这些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不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
严重的污染。因此,对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妥善处置,进行污泥干化脱水是目前所有污泥
处理工艺的必须环节。
[0003] 授权公告号CN20992317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存储设备”,通过设置电机提供动力,带动第一刮板与第二刮板对干燥器本体内壁上的污泥残渣进
行清理,避免了残渣堆积影响导热,提高了对污泥干化的效率,给使用带来方便。
[0004] 但是,在当污泥直接填充后容易导致无法充分的干燥脱水的情况发生,导致处理不够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设备,能够充分的对污泥干化脱水焚烧,处理彻底。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07]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设备,包括焚烧筒、干燥筒、燃烧喷头、刮动机构、螺旋输送机与加热杆。焚烧筒竖向设置,筛板水平卡接在焚烧筒内;刮动机构安装在焚烧筒筒盖上,
刮动机构的拨动杆与刮板位于焚烧筒内,位于筛板上方。燃烧喷头固接在焚烧筒内,位于底
部;干燥筒贯通连接在焚烧筒侧壁,干燥筒上设有送料口,螺旋输送机安装在干燥筒内,加
热杆固接在螺旋输送机上。
[0008] 污泥由送料口进入干燥筒内,由螺旋输送机输送至筛板上方,同时加热杆对污泥加热进行干燥处理,拨动杆对筛板上干燥的污泥进行拨动松散,刮板将干燥的污泥摊平,燃
烧喷头烘干筛上干燥的污泥,且焚烧筛下干燥的污泥。
[0009]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腿,支腿固接在焚烧筒筒底。[0010]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一端与干燥筒相连,一端固接在焚烧筒外壁。[0011]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气管,进气管与燃烧喷头贯通连接,进气管外接燃烧气源。[0012] 进一步地,刮动机构包括驱动轴、转轴、拨动杆与刮板;驱动轴竖向设置,驱动轴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轴旋转,多个转轴圆周均布垂直固接在驱动轴另一
端;拨动杆与刮板阵列固接在转轴上。
[0013] 进一步地,螺旋输送机包括电机、送料杆与螺旋送料桨;送料杆与电机相连,电机带动送料杆旋转;螺旋送料桨与加热杆间隔阵列固接在送料杆上。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5] 1、本实用新型污泥由送料口进入干燥筒内,由螺栓输送机输送至筛板上方,同时加热杆对污泥加热进行干燥处理,螺栓输送机输的送料杆带动污泥转动,在转动的送料杆
的作用下使得加热杆整体对污泥进行加热来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方便后续的污泥的焚烧
处理。
[0016] 2、本实用新型刮动机构下表面的拨动杆将落在筛板上的干燥的污泥进行拨动松散,同时刮板将污泥进行摊平,还可以将污泥通过筛网的筛孔向焚烧筒的下部推动,落下的
污泥的粒径尺寸也相对较小,在下落的情况下被明火进行烘干焚烧,保证对污泥的焚烧效
果。
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干燥筒、加热杆、螺旋输送机立体结构示意图。[0020] 图中:1、干燥筒;2、焚烧筒;3、送料口;4、驱动装置;5、刮动机构;6、进气管;7、支腿;8、支架;101、送料杆;102、螺旋送料桨;103、加热杆;104、电机;201、燃烧喷头;202、筛板;203、定位搭块;501、拨动杆;502、刮板;503、驱动轴;50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0021]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制。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
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
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
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
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
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0024] 实施例:[0025] 如图1?3所示,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设备,包括焚烧筒2,焚烧筒2由筒体与筒盖组成,筒体为竖向设置的大圆筒,轴线竖直,筒盖盖在筒体上。
[0026] 焚烧筒2的内侧壁安装有定位搭块203,定位搭块203的上方设置有筛板202,筛板202与定位搭块203卡接。
[0027] 干燥筒1为圆筒,由水平段与斜段组成,斜段向下倾斜,斜段固接在焚烧筒2上部的外壁上,并且与焚烧筒2贯通,干燥筒1位于筛板202上方。水平段端部设有送料口3,送料口3
为斗型。
[0028] 螺旋输送机安装在干燥筒1上,螺旋输送机包括电机104、送料杆101与螺旋送料桨102。电机104固接在干燥筒1水平段外端面上,送料杆101与电机104相连,电机104带动送料
杆101旋转,送料杆101轴线水平,位于干燥筒1水平段内。多个螺旋送料桨102与多个加热杆
103垂直固接在送料杆101外壁上,螺旋送料桨102与加热杆103间隔排列。
[0029] 驱动装置4采用电机,驱动装置4竖向固接在干燥筒1筒盖上。刮动机构5包括驱动轴503、转轴504、拨动杆501与刮板502。驱动轴503竖向设置,驱动轴503顶端与驱动装置4相
连,驱动装置4带动驱动轴503旋转,多个转轴504圆周均布垂直固接在驱动轴503底端,拨动
杆501与刮板502阵列固接在转轴504上。
[0030] 在本实施例中,焚烧筒2的下端安装有进气管6,进气管6外接燃烧气源,进气管6与燃烧喷头201贯通连接,进气管6的上端位于焚烧筒2的内部连接有燃烧喷头201,燃烧喷头
201位于焚烧筒2内,位于底部。
[003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0032] 污泥通过送料口3填充到干燥筒1的内部,在转动电机104驱动送料杆101的转动作用下,使得螺旋送料桨102驱动污泥向焚烧筒2的位置移动,在转动的送料杆101的作用下使
得加热杆103整体对污泥进行加热来对其干燥处理,在污泥被干燥处理后推动到焚烧筒2的
内部时,使得干燥的污泥落入到筛板202的上方,同时利用驱动装置4驱动刮动机构5继续转
动,刮动机构5下表面的拨动杆501会将落在筛板202上的干燥的污泥进行拨动松散,同时刮
板502会将污泥进行摊平。同时,在进气管6向燃烧喷头201提供燃烧的气源来发生明火,可
以对筛板202上方的干燥的污泥继续进行烘干处理。在刮动机构5整体转动时还可以将污泥
通过筛孔向焚烧筒2的内部推动,落下的污泥的粒径尺寸也相对较小,在下落的情况下被明
火进行烘干焚烧,保证对污泥的焚烧效果。
[0033] 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的对污泥干化脱水焚烧,处理彻底。[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声明:
“污泥干化焚烧处理设备”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