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分隔设置有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和第三腔室(13),所述第一腔室(11)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旋风分离器(2),所述旋风分离器(2)的分离器入气口(21)通过进气管(25)延伸出箱体(1)的外部,所述旋风分离器(2)的分离器出气口(22)连通第二腔室(12),所述旋风分离器(2)的分离物出口(23)位于第一腔室(11)内,所述第二腔室(12)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布袋过滤器(3),所述第三腔室(13)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抽风机(5),所述抽风机(5)的抽风口连通第二腔室(12)并位于布袋过滤器(3)的已过滤侧,所述抽风机(5)的出风口位于第三腔室(13)内,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与第三腔室(13)相连通的排放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2)设置为N合一集成式旋风分离器,所述布袋过滤器(3)设置为无纺布框式布袋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和第三腔室(13)横向排列设置或者纵向排列设置;所述排放口(15)开设在箱体的底部、顶部、正面、背面或侧面,且与第三腔室(1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13)的内部设有位于排放口(15)的入口侧的过滤盒(7)和/或空气净化网(6),所述过滤盒(7)的内部设有过滤滤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当排放口(15)的入口侧同时设有空气净化网(6)和过滤盒(7)时,所述空气净化网(6)位于过滤盒(7)与排放口(1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网(6)设置为HEPA空气净化网;
所述过滤盒(7)的过滤滤材设置为活性炭过滤滤材、油雾过滤滤材、烟雾过滤滤材、粉尘过滤滤材或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1)的内部设有位于旋风分离器(2)下方的分离物收集盒(8),所述箱体(1)的背部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背部箱门(9),所述背部箱门(9)位于分离物收集盒(8)的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1)的内部设有位于旋风分离器(2)与分离物收集盒(8)之间的分离物导料斗(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有正面箱门(16),所述正面箱门(16)位于空气净化网(6)和过滤盒(7)的前侧,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位于布袋过滤器(3)上方的顶部箱门(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设有显示屏(18),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移动轮(19),所述箱体(1)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推拉手柄(20)。
说明书: 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
背景技术[0002] 在磨床等设备的机械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油雾、水雾、废屑或粉尘等污染物,此时需要利用净化设备通过多级拦截和过滤,使其中的污染物被清除。然而,现有的工业净化设
备存在以下不足:1、多采用滤网等物理方式直接阻隔,没有进行污染物与空气的初次分离,
导致滤网容易累积油泥,增加了风阻,使风机的吸入风量减小,电机的压力不断增加,需要
人为长期清理和更换滤材,同时也增加了电机的事故概率;2、有一些工业净化设备采用进
行静电吸附原理,但是其也要经常清理过滤吸附网,并且采用电吸附容易发生用电事故风
险;3、净化过滤效果仍有待加强,不节能环保;4、设备的体积大,占地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分隔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旋
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分离器入气口通过进气管延伸出箱体的外部,所述旋风分离
器的分离器出气口连通第二腔室,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分离物出口位于第一腔室内,所述第
二腔室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布袋过滤器,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抽风机,所述
抽风机的抽风口连通第二腔室并位于布袋过滤器的已过滤侧,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位于第
三腔室内,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第三腔室相连通的排放口。
[0005] 作为优选的,所述旋风分离器设置为N合一集成式旋风分离器。[0006] 作为优选的,所述布袋过滤器设置为无纺布框式布袋过滤器。[0007]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横向排列设置或者纵向排列设置。
[0008] 作为优选的,所述排放口开设在箱体的底部、顶部、正面、背面或侧面,且与第三腔室相连通。
[0009]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设有位于排放口的入口侧的过滤盒和/或空气净化网,所述过滤盒的内部设有过滤滤材。
[0010] 作为优选的,当排放口的入口侧同时设有空气净化网和过滤盒时,所述空气净化网位于过滤盒与排放口之间。
[0011] 作为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网设置为HEPA空气净化网。[0012] 作为优选的,所述过滤盒的过滤滤材包括但不局限于活性炭过滤滤材、油雾过滤滤材、烟雾过滤滤材、粉尘过滤滤材或其组合。
[0013]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设有位于旋风分离器下方的分离物收集盒,所述箱体的背部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背部箱门,所述背部箱门位于分离物收集盒的后侧。
[0014]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设有位于旋风分离器与分离物收集盒之间的分离物导料斗。
[0015] 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正面箱门,所述正面箱门位于空气净化网和过滤盒的前侧,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位于布袋过滤器或过滤桶上方的顶部箱门。
[0016] 作为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屏,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移动轮,所述箱体的正面和/或背面设有推拉手柄。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0018]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体积更小,节省了占地空间,在抽风机的引流作用下,含污染物的气体能够进入到旋风分离器内,旋风分离器能够对污染物和气体进
行初次分离过滤,之后气体经过布袋过滤器,由布袋过滤器对污染物和气体进行二次分离
过滤,后续抽风机能够将气体依次吸入到第三腔室,使净化完成的气体从排放口排出,本实
用新型的净化过滤效果好,节能环保,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0019]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布袋过滤器进行过滤,其安装和拆卸方便,过滤效果好,成本低。
[0020] 3、本实用新型在含污染物的气体进入布袋过滤器之前,通过旋风分离器对污染物和气体进行初次分离过滤,其能够减少布袋过滤器上累积的油泥或灰尘等杂物,降低了风
阻,增大风机的吸入风量,延长滤材的清理和更换时间。
[0021] 4、本实用新型还可增设有空气净化网和/或过滤盒,其能够对气体进行更加有效的净化过滤,净化过滤效果更加显著,能够使净化器实现三级或四级净化过滤。
附图说明[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
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
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袋式工业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一;[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袋式工业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二;[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袋式工业净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26]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0027]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一;[0028]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二;[0029]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袋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0030]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袋式工业净化器的气体流向示意图;[0031]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的气体流向示意图;[0032]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33]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4]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5]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布袋式工业净化器,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从后往前依次分隔设置有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和第三腔室13,第三
腔室13的下端部位延伸至第二腔室12的下方,大致呈L形,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三腔室
13相连通的排放口15。
[0036]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腔室11的内部设有旋风分离器2,旋风分离器2可以固定在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之间的第一分隔板27上开设的安装孔28中,旋风分离器2的
分离器入气口21通过进气管25延伸出箱体1的背部,旋风分离器2的分离器出气口22伸入到
第二腔室12内,旋风分离器2的分离物出口23位于第一腔室11内。
[0037] 如图5和图6所示,旋风分离器2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N合一集成式旋风分离器(如8合一或9合一等),旋风分离器2设有分离器入气口21、分离物出口22、分离器出气口23和旋
转离心风道24,旋转离心风道24连接在分离器入气口21与分离器出气口23之间,分离物出
口22位于分离器出气口23的一边。
[0038] 在含污染物的气体进入布袋过滤器3之前,通过旋风分离器对污染物和气体进行初次分离过滤,其能够减少后面的过滤部件上累积的油泥或灰尘等杂物,降低了风阻,增大
风机的吸入风量,延长滤材的清理和更换时间。
[0039] 如图3和图7所示,第二腔室12的内部设有布袋过滤器3,具体实施是,该布袋过滤器3可以优选设置为高效的无纺布框式布袋过滤器。旋风分离器2的分离器出气口22朝向布
袋过滤器3的入口侧。
[0040] 其中,采用了布袋过滤器进行过滤,其安装和拆卸方便,过滤效果好,成本低。[0041]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三腔室13的内部设有抽风机5,抽风机5的抽风口可以通过第二腔室12与第三腔室13之间的第二分隔板29上开设的通孔30连通第二腔室12,抽风机5位
于布袋过滤器3的已过滤侧,抽风机5的侧边出风口位于第三腔室13内。
[0042] 抽风机5可以采用市面上的离心式抽风机,其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该抽风机具有高风压、高流量和低噪音的特点。
[0043]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第三腔室13的下端部位设有位于排放口15上方(即入口侧)的空气净化网6和过滤盒7,过滤盒7位于空气净化网6的上方。其中,增加
了空气净化网6和过滤盒7能够使净化器实现四级净化过滤。
[0044] 具体实施时,空气净化网6可以优选设置为高效的HEPA空气净化网。过滤盒7的内部存放有过滤滤材,其中,该过滤滤材可以优选设置为活性炭过滤滤材、油雾过滤滤材、烟
雾过滤滤材、粉尘过滤滤材或其组合,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净化的环境选择其他不同类型
的过滤滤材,非本实施例为限。
[0045]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不设置空气净化网6和过滤盒7,此时净化器只能实现二级过滤,也可以只设置空气净化网6或过滤盒7中的一
种,此时净化器只能实现三级过滤。
[0046]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收集和清洁经旋风分离器2分离后的分离物,第一腔室11的内部可以设有位于旋风分离器2下方的分离物收集盒8。为了方便取出分离物收集盒8,
箱体1的背部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背部箱门9,背部箱门9位于分离物收集盒8的后侧。
[0047] 为了有利于分离物能够顺利地掉落到分离物收集盒8内,第一腔室11的内部还可以设有位于旋风分离器2与分离物收集盒8之间的分离物导料斗10,分离物导料斗10的通孔
内壁面为斜面。
[0048] 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空气净化网6和过滤盒7,箱体1的正面设有正面箱门16,正面箱门16位于空气净化网6和过滤盒7的前侧。
[0049] 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布袋过滤器3,箱体1的顶部设有位于布袋过滤器3上方的顶部箱门17。
[0050]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的正面可以设有带按钮的显示屏18,箱体1的底部可以设有移动轮19,箱体1的正面和/或背面可以设有推拉手柄20。
[0051] 如图8所示,在抽风机的引流作用下,含污染物的气体能够经过进气管进入到旋风分离器内,旋风分离器能够对污染物和气体进行初次分离过滤,之后气体经过布袋过滤器,
由布袋过滤器对污染物和气体进行二次分离过滤,后续抽风机能够将气体依次吸入到第三
腔室,气体往下运动,由过滤盒和空气净化网依次对气体进行高效的净化过滤,使净化完成
的气体从排放口排出,实了四现级净化过滤。
[0052]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除了可以横向排列设置(如从前往后或从后往前)以外,还可以纵向排列设置(如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非本实施例为
限。
[0053] 如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排放口也可以开设在箱体的正面,此时空气净化网6和过滤盒7也可以相应地安装在位于正面的排放口的入口侧,且与第三腔室相连通。
[0054]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排放口也可以开设在箱体的侧面,此时空气净化网6和过滤盒7也可以相应地安装在位于侧面的排放口的入口侧。
[0055] 此外,排放口也可以开设在箱体的顶部或背面,排放口的位置不作限制,只要能够与第三腔室相连通即可实施。
[0056]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旋风分离器、布袋过滤器、过滤桶、抽风机、空气净化网和过滤盒的数量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可以根据功率或其他需要进行增减,非本实施例为限。
[0057]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布袋式工业净化器”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