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涉及集装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
背景技术:
2.储能集装箱是将储能单元集成在集装箱内,并应用在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电网削峰填谷等系统中,实现了储能设备的快速集成、快速投入使用。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集装箱储能设备中储能单元的数量不断增多,储能单元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及时的散热,为了提升储能单元的散热效率,现有技术正在从风冷散热向液态冷却储能单元的方向发展。
3.现有液态冷却储能单元的方案中,通过在电池上设置换热件,换热件内的液体与电池换热后通过管路连通于液冷机组,并由液冷机组进行放热后返回换热件内,如此往复实现对电池的液冷降温。为避免液冷机组产生的热量影响电池的降温,会在箱体内设置隔墙,以将容纳腔分隔为电池舱和设备舱,使液冷机组与电池相互间隔,然而,由于电池舱与设备舱相邻设置,使得电池舱内部靠近液冷机组区域的温度较高,导致电池舱内不同位置处存在温度差,从而影响电池的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的降温快的储能集装箱。
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
6.箱体,包括形成容纳腔的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隔墙,所述隔墙将容纳腔分隔为电池舱和设备舱,所述设备舱与外壳的外部相通;
7.电池簇,设置于所述电池舱内,并包括电池以及连接电池的换热件;
8.液冷机组,设置于所述设备舱内,并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换热件;
9.所述设备舱具有容纳液冷机组的换热室以及与换热室相互间隔的电气室,所述液冷机组与电池舱相对设置于电气室的两侧。
10.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包括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并相对设置的端壁和透气箱门,所述电池舱形成于隔墙、端壁、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液冷机组设置于透气箱门与电气室之间。
11.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还包括连接隔墙与第一侧板的隔板,所述电气室形成于隔墙、隔板、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电气室与电池舱相对设置于隔墙的两端。
12.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包括连接隔墙的第一板、连接第一板与第一侧板的第二板,所述液冷机组设置于透气箱门与第二板之间,并位于第一板背离第二侧板的一侧。
13.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能集装箱还包括设置于换热室内并与液冷机
声明:
“储能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