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中冷器换热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燃料电池高效中冷器。
背景技术:
2.中冷器是个纯机械件。空气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压力和温度升高,最高温度达150℃。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适宜工作温度通常在80℃左右,如不经降温处理,高温空气进入燃料电池堆,会导致燃料电池堆的性能下降,严重时还有可能损坏质子交换膜,因此,为保障燃料电池堆空气的进气温度,在空气压缩机后端需要连接中冷器以降低空气温度,氢燃料电池行业内的中冷器都是采用普通换热器材料和结构,最大缺点就是体积大,能耗大,换热效率低、换热量下降;体积庞大安装空间受限;中冷器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受室外季节性气候的影响,中冷器产品各管路焊接处容易泄漏或破裂,造成设备维护成品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燃料电池高效中冷器,结构精简、体积小以及换热效率高,整个换热管系统内部无焊点,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燃料电池高效中冷器,包括安装脚以及中冷器筒体,所述中冷器筒体的顶端密封有上密封盖,所述中冷器筒体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冷却介质进液管以及冷却介质出液管,所述冷却介质进液管、冷却介质出液管一侧的中冷器筒体外壁上分别安装有空气出口直通管以及空气进口直通管,所述中冷器筒体的底部安装有托座,且所述托座的顶端安装有换热管本体,所述换热管本体的两端部与冷却介质进液管、冷却介质出液管相互连接导通。
5.优选的,所述安装脚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安装脚等距安装在中冷器筒体底端的边缘位置处,所述安装脚的底端设置有供螺栓穿过的定位孔。
6.优选的,所述冷却介质出液管的顶端安装有单向气门芯。
7.优选的,所述换热管本体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和冷却介质进液管、冷却介质出液管连接的接口一、接口二。
8.优选的,所述换热管本体为螺旋结构,所述换热管本体采用纯铜材质的构件制得。
9.优选的,所述冷却介质进液管、冷却介质出液管、空气出口直通管以及空气进口直通管皆采用紫铜材质的构件制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燃料电池高效中冷器体积紧凑,有利于节省整机空间,便于合理安排系统结构,有利于缩小整机系统的外形尺寸,且采用逆流的方法进行热量的交换,以得到较高的热量或物质的传递效率,同时中冷器内部无焊点,换热
声明:
“新型燃料电池高效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