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窑系统及水泥窑系统的生物质燃料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当前,二氧化碳减排的应对措施之一就是采用生物质燃料来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但是在水泥企业中,水泥窑利用生物质替代化石能源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生物质固废燃料密度低、纤维多,在应用过程中,通常是把秸秆、树枝等生物质,经过消耗电能对其进行破碎再压缩,以提高燃料能量密度,但是存在压缩机的挤压头很容易磨损,耗能较高(反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问题;另外,由于秸秆中残存的少量石子、土块、秸秆绑扎物等杂物,都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导致挤压机运行故障频发。然而,生物质在挤压成型之后反而降低了燃料的表面积,减少了燃料与氧气的反应接触面积,导致燃烧延迟,当采用挤压成型的生物质燃料之后,反而影响了水泥窑的煅烧工艺质量。
3.另外,由于生物质的结构特点,破碎后的秸秆如果不采用压缩处理,在输送时,由于秸秆的密度和质量均比较低,所以导致其存在难以堆积密实输送的问题,输送行走过程中,很容易从输送设备上被风吹落,造成皮带机、提升装置等输送设备的输送效率很低,浪费电能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4.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以改变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窑系统及水泥窑系统的生物质燃料利用方法,通过对生物质进行利用,可以达到二氧化碳减排的效果。
6.本发明提出一种水泥窑系统,包括:
7.燃烧装置;
8.气化炉结构,连接于所述燃烧装置,所述气化炉结构用于收容生物质燃料,所述燃烧装置用于对所述气化炉结构内的所述生物质燃料进行气化,其中,气化后的所述生物质燃料能够进入所述燃烧装置内进行放热;以及
9.输料组件,连接于所述气化炉结构,并用于将所述生物质燃料输送至所述气化炉结构。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窑头罩和回转窑,所述回转窑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窑头罩内;所述气化炉结构包括炉体和连接件,所述炉体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生物质燃料的气化腔,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炉体和所述窑头罩之间,且所述连接件开设有分别连通于所述窑头罩和所述气化腔的交换孔道。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化炉结构还包括炉篦,所述炉篦连接于所述气化腔的内壁,并位于所述气化腔的下侧。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泥窑系统还包括捅料机构,所述捅料机构连接
声明:
“水泥窑系统及水泥窑系统的生物质燃料利用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