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的种植孔。
背景技术:
2.在公路、矿山高陡坡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北方,道路两旁多是山体结构,山体大多是石灰岩、花岗岩等坚硬石质,气候干旱少雨,而且由于长期开挖,很多山体破损严重,或是修筑道路时各类基建也形成了较多的陡峭岩石边坡,尤其是立面、陡峭坡面,恢复治理难度很大。以现有的传统方法:底部种植乔木、藤蔓,高堆土渣,挂网喷播,都有相当的局限性,尤其是破损山崖和陡峭边坡,传统的绿化方法在治理高陡边坡时存在治理难度大、费用高、效果差。
3.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的种植孔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高陡边坡植被恢复时存在难度大、费用高、效果差。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的种植孔,包括设于边坡上的孔穴和雨水收集坡道,所述孔穴内自下而上依次放置种植土和植生袋苗;所述孔穴的轴向与边坡坡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60
°
,所述雨水收集坡道设于所述孔穴的上坡位置且与所述孔穴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坡道为深10cm、宽5cm的渠槽。
9.进一步地,所述孔穴的孔深为0.3~0.5m,孔径为50~150mm。
10.进一步地,所述孔穴包括自所述边坡坡面从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孔穴101、第二孔穴102和第三孔穴103。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穴的轴向与所述边坡坡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所述第一孔穴的孔口为凹陷状。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孔穴的轴向与所述边坡坡面之间的夹角为45
°
,所述第二孔穴102的孔口为凹陷状。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孔穴的轴向与所述边坡坡面之间的夹角为60
°
,所述第三孔穴的孔口为凹陷状。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穴、所述第二孔穴和所述第三孔穴之间的间距为1~1.5m。
15.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土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上层为营养土,所述下层为粒径1~2cm的渣石。
16.进一步地,所述植生袋苗为轻基质网筒植生袋苗。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高陡边坡的种植孔,包括设于边坡上的孔穴和雨水收集坡
道,孔穴内自下而上依次放置种植土和植生袋苗,孔穴的轴向与边坡坡面之间的夹角为45
声明:
“用于高陡边坡的种植孔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