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毛丹果皮衍生多孔碳复合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先通过高温预碳化红毛丹果皮,得到红毛丹果皮预碳化物,然后分别对预碳化物进行掺氮和MnO2负载,得到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和负载MnO2的多孔碳复合材料;以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和负载MnO2的多孔碳复合材料作为两个电极,PVA‑Na2SO4作为固态电解质,组装得到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即为所述的红毛丹果皮衍生多孔碳复合超级电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材料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电极材料,有利于促进超级电容器用废弃生物质多孔碳的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脂肪族聚酮;将聚酮树脂、相容树脂、共聚树脂、相容剂和增强材料加入到挤出机中进行聚酮改性以提供增强聚酮复合材料粒子,相容树脂是和聚酮树脂具有良好相容性的树脂,聚酮树脂、相容树脂、共聚树脂、相容剂和增强材料的质量比为15~90∶1~10∶1~10∶1~5∶5~60;将增强聚酮复合材料粒子加入到模具中进行成型,形成注塑件。本发明还提供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注塑件。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在聚酮改性过程中加入相容树脂、共聚树脂和相容剂,扰乱聚酮在改性过程中的结晶,使得增强材料在模具中冷却的过程中得到充分浸润,从而改善注塑件的外观。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材料硅基材料/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通过给硅基材料包覆导电高分子聚苯胺来实现有机与无机的复合,外表面通过聚电解质修饰包覆氧化石墨烯,随后通过水合肼对氧化石墨烯还原得到硅基材料/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中间层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在机械韧性方面远优于碳材料,能更好的缓冲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巨大体积变化。外层石墨烯极大地提高体系的导电性。该材料综合了硅的高比容量、聚苯胺的高韧性和石墨烯的良好导电性等优点,具有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在5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00次循环比容量保持在710 mAh g‑1,可广泛应用在车用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Ru‑WOx纳米线HE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的复合材料包括载体和以团簇形式负载于所述载体表面的Ru,所述载体的化学式为WOx,其中2≤x≤3,所述复合材料中,Ru的含量为0.1‑5w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制备方法及其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所述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饰面层反向排列并铺设于模具的底部;S2,在所述饰面层的上方铺设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原料组合物,经定型后形成与所述饰面层连为一体的所述保温层。所述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包括饰面层与保温层,所述饰面层与所述保温层采用反打工艺复合一体成型,所述保温层的保温材料为A级防火保温材料,所述A级防火保温材料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有效加强了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粘结强度,且制备工序简单,提高了加工效率,避免后期因后粘贴形式存在的脱落风险。同时,节约材料资源,且减轻保温装饰一体化板自身重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YASI有机酰亚胺硅胶及其制备方法,由1,3‑双(2,4‑二氨基苯氧基)苯13BDAPB、双端氨丙基多聚二甲基硅氧烷YASI、马来酸酐、芳香族二元胺、芳香族二元酐和3‑氨丙基三烷氧基硅烷的反应产物,以及有机溶剂组成。本发明的原料来源便捷,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综合性能良好,可应用于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特种极性纺织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基材的粘接,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12BDAPB型含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由1,2‑双(2,4‑二氨基苯氧基)苯12BDAPB、马来酸酐、芳香族二元胺、芳香族二元酐和3‑氨丙基三烷氧基硅烷的反应产物,以及有机溶剂组成。本发明的原料来源便捷,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综合性能良好,可应用于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特种极性纺织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基材的粘接,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生物炭滤池废弃填料异位自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曝气生物滤池中富集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废弃颗粒活性炭投加至水热密闭的反应釜中,投加铁粉和锰类物质,加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结束后,待反应釜降至常温,卸料并分离获得铁炭复合材料和水热液;将铁炭复合材料重新投加至曝气生物滤池中作为补充填料,用于吸附印染废水中的氮磷、有机物及重金属;将水热液返回至废水处理前端进行处理。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工程化,为印染废水生物炭滤池废弃填料异位自生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碳纤维增强镁铝层状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板包括金属基材和碳纤维增强层,其中,金属基材由铝合金板和镁合金板按照Al/Mg/Al的层叠次序热压成型,碳纤维增强层嵌设于镁合金板和铝合金板的结合界面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纤维增强的镁铝基复合材料,通过高温热压的方法以及加入碳纤维的增强作为材料的骨架来冲压制作汽车底盘,利用层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特点优化底盘设计,将材料性能最佳的方向运用在载荷最大的方向,实现以更轻的材料、更好的结构承载更大的载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锡修饰类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通过将两种前驱体预处理、混合,然后热处理原位反应,生成氧化锡修饰的g‑C3N4纳米片,实现SnO2与g‑C3N4的有效复合,构建异质结。本方法制备的材料可拓宽SnO2材料的禁带宽度,提升单一材料在实际应用领域的性能,如用于气体检测,可极大提升灵敏度并降低相应温度,用于光催化材料,可拓宽材料的光响应范围。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对丙酮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
一种半降解钛镁复合微球骨填充医用材料,为钛镁复合微球,该钛镁复合微球包括采用医用钛或钛合金丝编织成多孔微球,并在该多孔微球中心注入液态镁或镁合金熔液,冷却凝固后形成的钛/镁两相复合材料构成的微球心部以及缠绕型钛多孔层构成的微球表面,该微球表面内包含有为表面生物活性涂覆和药物载入提供的空间,所述钛/镁两相复合材料中的镁在生物环境下进行降解,其降解速度能够调节。本发明提高了骨填充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以及生物环境下的高疲劳寿命,保持了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并且通过镁的降解和新骨长入,构造植入体在生物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同时为载药、载入骨诱导因子等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适合微创情况下的各种骨填充、修复及重建的骨科临床应用。
本发明涉及包装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扣包装箱用刚性卡扣,包括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木板上的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第一钢片穿过第二钢片上的通孔,第二钢片侧部具有平台,平台和第一钢片之间用卡扣卡固。本发明利用第一、第二钢片相互插合并利用卡扣来卡紧第一、第二钢片,以形成对包装箱的相邻木板之间的固定,安装拆卸非常方便,卡扣利用复合材料制成,其刚度强,而且具有一定弹性,且弹性不易失效,复合材料重量轻。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共价有机框架修饰的石墨烯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先采用一锅法合成磁性石墨烯材料,再将磁性石墨烯分散在1,3,5‑三甲基苯和1,4‑二氧六环的溶液中,加入1,4‑苯二硼酸和2,3,6,7,10,11‑六羟基三苯两种单体,在室温下超声反应,制得共价有机框架修饰的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实验表明,该材料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生物相容性,利用该复合材料在生物分子的富集研究中具有反应效率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实现对多种复杂混合样品的高效鉴定。本发明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实用高效,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分析化学领域,涉及一种检测化妆品中尼泊金酯类防腐剂的前处理方法。本发明方法其包括,合成苯基修饰的介孔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经酸化处理后的石墨烯表面合成四氧化三铁微球,再在所得的磁性石墨烯表面包覆介孔硅并同时在介孔内壁修饰上苯基,得苯基修饰的介孔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均匀的孔径分布及良好的磁响应性,同时其孔道内壁修饰了苯基可选择性地富集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尼泊金酯分子;本方法可对化妆品中小分子尼泊金酯类防腐剂进行快速高效的富集,克服传统方法分析困难、耗时等问题。
本发明属先进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涉及核壳结构的磁性高分子及碳基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化学合成法,在醇水相中,碱性催化剂下,在磁性纳米粒子外包裹聚合树脂的高分子层,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高分子微球,经高温焙烧将聚合树脂高分子碳化,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碳基微球材料;制备中加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经焙烧碳化同时除去表面活性剂,得具有空腔的核壳结构的磁性碳基微球材料。该复合微球具有较强的磁响应性,表面可进一步功能化及吸附大量疏水性物质,具有空腔结构的磁性核壳微球材料可用于纳米反应器、药物缓释,及大容量的吸附和分离。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适于放大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母填充改性聚丙烯组合物,按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配制成:聚丙烯35~68%,粉状聚乙烯3~16%,云母28~48%,主抗氧剂0.1~1%,辅抗氧剂0.1~1%,其他添加剂0~3%。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使用适量粉状聚乙烯能够明显改善云母在组合物体系中的分散能力,使得聚丙烯组合物各组分分散均匀。2、本发明所制得的聚丙烯组合物在保证进料顺利的同时,材料的韧性和尺寸稳定性能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3、本发明提出的改善云母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进料困难的方法简单方便、易于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密高强钛硅化碳/硅酸钙复合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选用钛硅化碳和硅酸钙粉体为原料,将两者按体积比混合均匀后,在真空或非氧化气氛下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或热压烧结或无压烧结,得到两相分布均匀的致密的钛硅碳/硅酸钙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力学性能优异:抗弯强度100~400MPa,断裂韧性1.5~3.5MPa·m1/2,维氏硬度~6GPa;保持良好生物活性;还具有可加工性能。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推广实际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脱氧法制取Nb3Al超导材料的方法,属金属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特点是采用高纯度的Nb2O5和Al2O3粉末,经混合、压制和烧结后得到烧结块片,然后将所得到的铌铝氧化物烧结块片作为阴极,以石墨作为阳极,在CaCl2-NaCl熔盐电解质中,并在Ar气体保护下,进行电化学过程处理;制得共脱氧后的铌铝复合粉末材料;然后再将其进行液相烧结致密化,将所达致密化的铌铝复合材料在1400℃-1700℃下进行高温合金化处理,并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最终制得Nb3Al金属间化合物超导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复合层冷拔管或挤压管用于铝钎焊散热器的钎焊工艺改进,属于铝钎焊散热器的领域。其特征在于:①钎料补偿是在纯AA3003为材料的无复合冷拔管或挤压管配之以双面复合AA4343的散热带,同时增加主片材料复合层厚度;②重新调整装配后管孔与散热管上、下间隙和左、右的间隙;③升高钎焊区域的温度和延长工件在钎焊区的滞留时间。本发明由于钎焊工艺的改进,从而使钎焊的散热器在散热性能和抗腐蚀性均与采用复合材料高频管或B型管的散热器相当,完全满足散热器的各项技术指标,而成本又可大大降低,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属于非织造布和织物的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服饰用水刺复合非织造布。它包括三层结构,第一层为纤维网,中间的夹层为加筋材料,第三层也是纤维网,上述的三层层叠在一起然后经过水力缠结技术加固。其生产方法步骤为:①开松混和;②纤维成网;③交叉铺网;④层叠;⑤加彩条(可选择);⑥水刺加工;⑦烘干;⑧分切卷绕。本发明克服一般水刺非织造布强力低、不耐磨、表面纹饰效果单一的缺陷并提高各项性能,为服装用和装饰用面料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PTC热敏电阻芯材强度的热处理方法,所述的热敏电阻芯材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和碳黑,按重量百分比计:高密度聚烯烃45~50份、碳黑50~55份,其中,所述的聚烯烃为具有高结晶度的高密度聚乙烯,结晶度不低于70%,密度不低于0.94g/cm3;所述的炭黑为导电性好的炉法碳黑,粒径为20~100nm,DBP吸油值不低于70ml/100g;所述复合材料的热处理方法为在聚合物熔点以上10至30℃退火,退火时间为4~6小时。在原材料性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退火温度及退火方式的优化,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PTC强度,为高耐压等级的PTC热敏电阻元器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首次提供了硅灰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可溶性钙盐和氢氧化钠(NaOH) 为原料,利用表面活性剂提供模板,在水热条件下首先制备了 硬硅钙石 (Ca6Si6O17 (OH) 2)纳米纤维。在高温煅烧后,硬硅钙石转化为 硅灰石(β-CaSiO3),而纤维的 形貌和尺寸保持不变。利用此法制备的硅灰石纳米纤维直径在 50-200nm左右,最大长度达20μm。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硅灰 石纳米纤维适用于制备高强度的生物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气味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低气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树脂材料,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计组成为:ABS100、细孔硅胶材料0.5-5、增韧剂0-5、抗氧剂168 0.1-1.0、抗氧剂245 0.1-1.0、紫外光吸收剂0-2.0、自由基猝灭剂0-2.0、其他0-5.0,其中,ABS中橡胶含量按质量份数为5-30%、丙烯腈含量为10-30%、苯乙烯含量为40-70%;所述的细孔硅胶材料为一种粒径大于200目,微孔孔径为20-30埃的二氧化硅多孔粉体材料;所述的增韧剂为一种高胶体ABS。该复合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各项物理化学综合性能优异、气味特性优良等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硅氧烷的芳炔树脂,所说的树脂以二乙炔基苯和氯代硅烷为原料,首先利用镁与溴代烷反应生成格氏试剂,再与二乙炔基苯反应生成炔格氏试剂;然后再与氯代硅烷反应;最后在碱性水溶液中进行水解及缩合或水解后用氯代硅氧烷扩链形成一种新型结构的含硅氧烷芳炔树脂。本发明设计并合成的树脂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在热、光或辐照条件下可固化成热稳定性很好的交联树脂,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电气绝缘性能和陶瓷化性能,可作为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基体、绝缘材料、陶瓷前驱体等,在航天、航空、航海等高科技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复合生 物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以二氧化锆为基体中心层,并在其上下面分别铺上按 不同比例混合的二氧化锆和羟基磷灰石的混合中间层,最外面 铺上一层纯羟基磷灰石的表面层,形成一种梯度叠层复合结 构;在钢模中,在压力为10~30MPa下干压成形,再在1500~ 1600℃高温下无压烧结,就可得到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复合 生物陶瓷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其抗弯强度为 900~1100MPa,断裂韧性(K1C) 为7~10MPa·m1/2,粗糙度为 0.50~5.0μm;该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好,可以满足人体不 同部位的承载种植体的需要。
一种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的嵌入式铜-铝-铜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铜合金和工业纯铝分别进行表面清洁预处理后,在铜合金及工业纯铝表面开槽处理并对接压平,经轧制得到三层复合板,最后经热处理制成嵌入式铜-铝-铜复合板材。本发明通过预加工形成沟槽状凹凸表面,三层板叠起后形成嵌入式装配对接,增加板-带材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在随后的轧制过程形成机械嵌合,使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与直接平面对接轧制相比最大可提高近5倍。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化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经过羧基化功能化后,再在碳纳米管上引入二元胺或多元胺,得到表面胺基化的碳纳米管与表面经过羧基化的碳纤维反应,控制反应时间,再在碳纤维表面引入二元胺或多元胺,得到胺基化的碳纤维表面接枝有碳纳米管。本发明反应步骤简单可控,利用碳纳米管的强度和韧性强韧化碳纤维,改善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碳纤维处理方法处理后使碳纤维界面刚性增加、韧性降低的缺点。本发明制备的表面接枝碳纳米管的碳纤维拓宽了碳纤维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属于介孔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维连通多级孔道结构沸石分子筛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首先,以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初级结构单元,在溶液相中自组装形成次级结构单元;再于溶液中自组装复合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然后,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以结构导向剂和无机硅在溶液中自组装,得到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模板剂复合材料;最后煅烧除去表面活性剂和模板剂,得到连通的介孔、微孔和大孔组成的多级结构介孔沸石分子筛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水热稳定性,在石油化工、重油催化裂解、生物分离、吸附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所得材料性能优异,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衬板,由以下原料组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增强尼龙、填充聚四氟乙烯、偶联剂、超细活性氢氧化镁粉、万能偶联剂。本发明横向、纵向分子链均为致密规则环状,分子交叉链为致密不规则环状,从而使制品性能(尤其是耐温性和耐磨性)比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品得以大幅度提升。本发明的热变形温度可达210℃以上(0.45MPa,GB/T 1634-2004),磨耗量低于1.60×10-5g/cm2 (GB/T 4085-1983)。这种具有高热变形温度和高耐磨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可用于煤矿、冶金、粮食加工、制盐、水泥、港口码头或轻工流水生产线中的料仓衬板等。
本公开涉及一种叶片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叶片组件包括:叶片安装部(10);叶片本体(20),覆盖在所述叶片安装部(10)的部分表面上,其中,所述叶片本体(20)包括由树脂浸渍纤维织物并固化后形成的复合材料,且所述复合材料通过树脂粘在所述叶片安装部(10)的表面。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使叶片组件的强度更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上海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