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高压容器水密接口,包括封盖、金属接口和容器本体,所述金属接口的外圆周上开有沟槽,容器本体上设有与沟槽配合凸环;金属接口的内壁和底端面连接处设有卡槽,容器本体和金属接口连接缝处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粘接在金属接口的底端面及容器本体的内壁上,橡胶圈的末端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插块。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所述水密接口能够解决复合材料高压容器接口处的水密问题,使一种测量水声换能器高压状态下性能的便捷方法成为可能。
本实用新型属公开了一种制备无规连续性无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装置,装置包括分束管、与分束管连接的落纱管、固定连接分束管上部的固定杆及固定连接落纱管下部的摆杆,分束管穿过固定杆上开设的通孔,各分束管之间平行排列,落纱管穿过摆杆上开设的通孔,且各落纱管之间平行排列,分束管与落纱管之间的连接处为落纱管包覆分束管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压分束管、落纱管、导向环的装置设计及与连续性热塑性纤维、连续性无机纤维材料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保证了两种纤维混合均匀,且材料在络合中分散均匀,保证了材料性能,工艺简单,高效,使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拓宽复合材料的应用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用梭式窑高速烧嘴,包括窑壁,以及烧嘴壳体,所述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用梭式窑高速烧嘴还包括:助燃机构,设在烧嘴壳体的空气进管位置,用于加快空气和燃气的混合燃烧,所述助燃机构包括设在烧嘴壳体远离窑壁的一端的混合腔,混合腔管道连接有燃气进管和空气进管,燃气进管上设有燃气流量表,空气进管设有空气预热件。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用梭式窑高速烧嘴,采用空气预热、过滤和增压的方式对混合气的点燃条件进行优化,保证混合气的快速点燃,增加混合气的燃烧率,同时采用装配方式取代常规的焊接固定方式,维护更换烧嘴更加方便快捷,在梭式窑烧嘴应用技术领域有可利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浆分散步骤、研磨步骤、干燥造粒步骤及烧结步骤。制浆分散步骤包括将铁源、锂源、磷源、碳源及多羧酸加入到溶剂中混合成浆料并分散,分散时间为30分钟‑6小时,碳源的加入量以使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中碳的质量百分数1%‑7%计;研磨步骤包括研磨分散的浆料至设定粒度,若分散的浆料的粒度已小于等于设定粒度,则直接进入下一步骤;干燥造粒步骤包括将浆料通过喷雾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造粒得到粉料;及烧结步骤包括将粉料在惰性气体中烧结,得到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基于PMMA三明治结构的高储能介电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现有的单层复合材料电性能提升不明显。本发明方法首先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溶解在极性溶液中,形成PMMA溶液;用活化剂对粒径为1~100nm的反铁电陶瓷填料进行表面活化,用偶联剂对陶瓷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将聚合物添加到极性溶液中,形成聚合物溶液;将表面改性的陶瓷填料加入聚合物溶液中,形成悬浮液;将PMMA溶液涂覆在基膜上,干燥后涂覆悬浮液,干燥后再涂覆PMMA溶液,干燥后形成三层结构的薄膜;经熔融、淬火、热压处理,得到成品膜。本发明上下表面的聚合物层提高了击穿场强,复合材料中间层提高了介电常数和电位移,同时兼顾两种材料的优点,提高了薄膜性能。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共混物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传统聚乳酸材料的韧性和阻燃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卤阻燃的高韧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无卤阻燃的高韧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乳酸40~85份,增韧剂5~35份和阻燃剂5~45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卤阻燃的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及阻燃性能;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无特殊要求,有利于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LiFePO4/PTPAn复合材料、其应用以及由其制备的锂电池,所述C-LiFePO4/PTPAn复合材料是以碳包覆的LiFePO4材料和聚三苯胺为原料,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得。所述的C-LiFePO4/PTPAn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循环稳定性以及高倍率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本发明先用浓硫酸与浓硝酸组成的混酸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改性。然后以改性多壁碳纳米管,苯胺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氧化聚合的方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强度高、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在光电纳米器件、超级电容器、场发射器件、传感器、抗静电和电磁屏蔽材料等方面具备应用潜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机械化学聚合法制备苯胺共聚物与无机粘土的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将无机粘土放入带支口的圆底烧瓶中,抽真空,然后充满氩气,加入共聚单体,磁力搅拌后,圆底烧瓶外包覆锡箔纸,常温避光放置,得到共混悬浮液;2)将共混悬浮液研磨,加入氧化剂,研磨过程中,用漏斗罩住研钵,漏斗一端通氩气,继续研磨,至完全成紫黑色;3)反应结束后,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过滤,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无机粘土的插层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无机粘土/聚苯胺共聚物插层纳米复合材料,其溶解性能和机械性能大大提高,同时也使粘土的用途更加广泛。该制备方法简便,共聚物插层率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排钉的制备方法。目前方法制备的塑料钉的强度、韧性不够。本发明方法首先将尼龙树脂、玻璃纤维、增韧改性剂、填充剂、偶联剂、抗氧化剂、润滑剂按比例混合均匀,熔融挤出造粒;将粒料干燥后在注塑机中注塑成型,成型后为排钉结构,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单独钉体,相邻两个单独钉体之间通过连杆连接,钉身部的侧壁设置有长条形的凹槽;再将注塑成型的材料用硅油丙酮溶液进行浸渍、干燥,即得到高分子复合材料排钉。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排钉具有强度高、重量轻、不生锈、耐腐蚀、防静电、可着色、性能稳定和便于二次加工等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候性掺杂硅铝质塑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硅铝质材料55-69份,PE?25-35份,铝酸酯偶联剂1-2.5份,PE蜡1-5份,石蜡1-5份及改性PE?3-3.5份;制备时,采用高速分散混合、挤出造粒、熔融挤出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硅铝质材料的抑制光氧降解作用以及塑料的粘结性能,使制得的复合材料在具备高力学性能的同时,兼具高耐候性能,加工工艺简单,利用工业废弃物和再生材料作为原材料,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同时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状环氧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板,以及由此粉末状环氧树脂组合物制备的预浸料,以及由此预浸料制备的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经过配制混料、熔融挤出、压片破碎、磨粉归集四道工序制得粉末状环氧树脂组合物;经过送卷撒粉、熔融辊压、冷却收卷三道工序制得预浸料;经过上料定位、模压控制、取件堆垛三道工序制得复合材料板,制造过程无有机溶剂,零排放,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安全环保。主要解决了溶剂法预浸料挥发份含量高、污染环境,和热熔法预浸料脱泡困难、物料混合均匀耗时长、工艺流程复杂等技术问题,有望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电子、船舶、建筑和工业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003型柔性压电复合材料、柔性多层致动器及制备方法。柔性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在PVDF基聚合物中掺杂具有多官能团氧化石墨烯作为导电相,其官能团有‑COOH、‑OH、‑CH(O)CH‑等,这些官能团可与PVDF基聚合物分子链中的极性F原子形成氢键,既成为多官能团氧化石墨烯与聚合物之间的链接桥梁、使复合物间组分分散均匀避免发生团聚现象,又可实现对PVDF基聚合物分子链的取向排列,最终制备成为高度取向排列、高β相含量、高压电性能、柔性好的PVDF基复合材料,最终应用于柔性多层致动器中,此类致动器具有较高的机电耦合系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注射器复合材料注射成型模具,涉及成型模具技术领域。所述注射器复合材料注射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定模机构,所述定模机构与底座连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底座连接,且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动模机构,动模机构包括动模板、顶板、电动推杆、动模、锥形旋转块和螺纹杆,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动模板,动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浇筑管和排气管,且动模板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动模,同时动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动模内部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动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锥形旋转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射器复合材料注射成型模具具有提高注射器成型质量的优点。
本发明属于本发明属于MOFs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钴铁改性ZIF‑8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ZIF‑8为模板,以Co(NO3)2·6H2O作钴源、Fe(NO3)3·9H2O作铁源,通过钴铁改性ZIF‑8得到钴铁改性ZIF‑8的复合材料,可以显著提高ZIF‑8的活化过硫酸盐性能,且保留了ZIF‑8的形貌结构,可以用于催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本发明涉及过滤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柴油过滤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高透气度低阻的支撑材料和高精度的过滤层,所述支撑材料的原料配比百分比为5%—20%的丝光化木浆、40%—60%的针叶漂白木浆、阔叶漂白木浆1%—10%、水溶性酚醛树脂20%—30%,所述过滤层的原料配比百分比为70%—90%的聚丙烯塑料母粒、10%—30%的聚丙烯改性低熔点塑料母粒,本发明的一种高精度柴油过滤复合材料具有可以达到4微米燃油过滤的高精度要求、且本身阻力小、不影响柴油滤芯寿命、能够正常使用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1)将不同取代基的对苯二醛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得混合溶液A;将g‑C3N4粉末分散于所述混合溶液A中得混合溶液B;(2)将1、3、5‑三(4‑氨基苯基)苯分散于同步骤(1)相同的有机溶剂中,得混合溶液C;(3)将所述混合溶液B和混合溶液C混合后加入催化剂,得混合溶液D;(4)所得混合溶液D经脱气处理后在无氧状态下进行热溶剂反应;反应结束后依次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g‑C3N4/TPB‑TP‑COFs光催化复合材料。本申请采所得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材料具有优越的光催化性能,光生电子和空穴易于分离且稳定性良好,可循环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铀废弃物固化的骨炭水泥复合材料的应用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利用动物骨粉煅烧处理得到骨炭,在水泥中的投放比例为代替水泥掺量的20%,混合均匀后得到骨炭水泥复合材料。将该材料用于对含铀废弃物的固化稳定化处理,和含铀废弃物1:5~1:2.5混合,后期对固化体进行重金属铀的提取后发现,使用该复合材料固化后铀的浸出量比固化前低51‑82%且具有长期稳定性。该方法对动物骨头这类废弃物能进行资源利用,有效安全的处理铀污染废弃物,且固体效果更加稳定,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纳米复合材料包括磁性介孔纳米粒子以及修饰在磁性介孔纳米粒子表面的氧化铈纳米粒子;所述磁性介孔纳米粒子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氧化铁纳米粒子,壳为介孔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可以表面修饰抗体,实现特异性靶向磷酸化Tau蛋白并诱导细胞自噬清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巴胺辅助制备磁性树状大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磁性纳米粉体加到Tris‑HCl缓冲液中,超声分散,而后加入多巴胺搅拌反应22~26小时;2)、先将聚酰胺胺超声溶解于甲醇中,然后加入至步骤1)所得的悬浊液中,继续搅拌反应22~26小时;3)、将步骤2)反应得到的产物磁分离,清洗,干燥,得磁性树状大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磁性树状大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良好的分散性,既保持了磁核颗粒优异的磁性能,也保持了大分子良好的基团活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O掺杂的Fe3O4@C分级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是由表面均匀包覆有碳层的MnO均匀掺杂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球结构。其制备步骤是先制备获得Mn掺杂的MOFs材料纳米球,再以其为前驱物进行一步热处理制备得到MnO掺杂的Fe3O4@C分级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思路新颖、操作简便、合成周期短、成本低廉,本发明制备出的MnO掺杂的Fe3O4@C分级纳米球结构复合材料在锂电、钠电等储能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胺/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分两步氧化制备氧化石墨烯。其次将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和苯胺分别加入水中进行超声分散以形成均匀的苯胺/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将氧化剂加入掺杂酸而得到的溶液逐滴加入上述均匀分散液中,室温条件下,搅拌聚合12h。最后将混合液进行抽滤,并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反复交替洗涤,并将所得产物放在60℃烘箱里干燥24h得到聚苯胺/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原位聚合反应成功地制备了电化学性能优良的聚苯胺/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有效地将聚苯胺的高导电性和氧化石墨烯巨大的比表面积等优点进行了结合,方法操作过程简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级碳包覆硫化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采用湿化学法在硫化锂溶液中添加形核引发剂,以聚甲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在真空或加热条件下,除去溶剂得到纳米级硫化锂颗粒;之后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制备的硫化锂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石墨化碳层,即得。本发明复合材料呈颗粒状,颗粒尺寸分布在80~120nm,其中碳包覆层厚度约为10~20nm。本发明的纳米级碳包覆硫化锂复合材料非常适合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硫化锂含量高,材料结构稳定、充放电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倍率性能出色等特点且制备方法所需原材料成本较低、制备简单、过程易控制,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磷酸银/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由磷酸银纳米颗粒与二氧化钛纳米纤维以摩尔比0.2~2:1组成,磷酸银纳米颗粒负载在二氧化钛纳米纤维表面形成异质结,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用钛酸丁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及酸溶液配成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纤维;2)将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再加入银盐,避光搅拌;3)配置磷酸二氢盐溶液,在磁力搅拌和避光条件下将其滴加到步骤2)所得溶液中,反应得到磷酸银/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双功能特性,在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域都显示出较强的催化活性;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且合成条件温和,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由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和石墨烯组成,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为IIIA族金属的氧化物、IVA族金属的氧化物或VA族金属的氧化物。该复合材料中金属氧化物由于石墨烯的分散和承载作用能够均匀分布且粒度小,可有效提高金属氧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一步低温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等优点,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系统,该系统包括:混合过滤机,其上设置有粉煤灰原料进料口、偶联剂进料口、乳化剂进料口、亲油改性用分散剂进料口、加水口、改性粉煤灰出口和滤液出口;聚合反应釜,其上设置有改性粉煤灰进料口、改性粉煤灰进料口、引发剂进料口、氯乙烯进料口、PVC改性用分散剂进料口、加水口和出料口;固液分离装置;干燥装置;热混机,其上设置有改性粉煤灰进料口、PVC进料口、辅料进料口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备系统以粉煤灰替代石粉作为无机填料,降低了原料成本;同时该系统制得的复合材料中的粉煤灰和PVC相容性好,从而使材料表现出极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下料的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基座、铺层数字显示面板,支撑基座包括立柱、上框面、面板支撑柱,立柱上部固定上框面,上框面通过面板支撑柱安装下料工作台面,下料工作台面上装配数个夹持爪;铺层数字显示面板包括LED点阵、LED显示控制芯片,LED点阵嵌入所述的上框面;LED显示控制芯片用于控制LED点阵中每个LED的亮灭,零件铺层理论轮廓线由所述的LED显示。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下料的定位装置采用数字化控制LED点阵以展示复合材料各铺层的几何轮廓,由于所选的LED直径较小(50μm),因此显示的轮廓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下料的公差控制要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芯结构竹缠绕复合材料制品,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增强层、夹芯层和外增强层,所述内增强层和所述外增强层均是由粘附有树脂的竹篾缠绕一层或多层形成的竹篾层,所述夹芯层是由环向竹片层和轴向竹片层交替叠加一组或多组组成,所述环向竹片层是由沿所述夹芯结构竹缠绕复合材料制品轴向分布的多段有间隔的环向竹片段组成,所述环向竹片段是由粘附有树脂的竹片环向缠绕一层或多层形成,所述轴向竹片层是由粘附有树脂的沿轴向放置的竹片平行排列多行形成的轴向竹片帘在环向竹片层上环向缠绕一层或多层形成。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满足产品所需强度和刚度的同时,整体成型效果好,厚度小,缠绕周期短,效率高,适用于大型截面积竹缠绕复合材料制品。此外,还提高吸声降噪功能。
一种复合材料公路护栏栏杆,杆体1与套在其外的复合材料套筒2均呈圆筒体,杆体上部有带螺孔5的连接件4,套筒上方有连接件卡槽3,本栏杆与复合材料制成的公路护栏波形梁配合使用,具有整体制作成本低,耐酸碱腐蚀,不露锈迹而美观等优点,是一种全新的低成本的公路护栏,必将对快速发展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事业,产生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果。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