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多用途脱模台,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定位板和底板,所述定位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定位板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长通槽,所述定位板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长通槽连通形成滑动轨道,沿所述第一通孔向长通槽内安装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可在滑动轨道内滑动的螺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不仅可以限制模具的水平位移还可以通过外加螺母实现限制其垂直位移的功能,此功能既可以完成一次脱模又可以完成二次脱模、拔模,大大提高了平台功能的多样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缺陷检测装置,包括FPGA开发板、16平面阵列电极传感器Cx、ECT电容采集与处理单元、PC机,FPGA开发板经DAC接口与ECT电容采集与处理单元连接,ECT电容采集与处理单元通过激励测量切换开关与16平面阵列电极传感器Cx连接,FPGA开发板通过PicoBLaze对激励测量切换开关发出指令。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基于电容边缘效应,在不损伤材料的基础上可以快速、准确的探测出缺陷的位置,提高了电容分辨率,降低漂移,提高了信噪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钛合金螺旋铣孔专用刀具,它包括由切削头部、颈部和刀柄组成的刀体,切削头部和颈部为阶梯状,在切削头部侧壁上对称的开有四个延伸至颈部的螺旋槽,四个螺旋槽以刀体中心轴线对称,在刀颈的切削头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周边铣齿,每个铣齿的径向前角的角度为4-6°;每个铣齿的径向第一后角的角度为14-16°;每个铣齿的径向第二后角的角度为18-22°,每个铣齿的切削底刃和侧刃之间依次通过第一圆弧、圆角以及第二圆弧相连,切削底刃与竖直线的夹角为3-5°,在刀体内开有两个以刀体中心轴线对称的通孔。采用本刀具明显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孔的加工质量、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构件打磨设备,包括:控制器、机械臂、打磨装置及激光反馈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打磨设备在打磨时,首先对构件表面进行扫描获得立体模型,再向控制器导入构件产品的目标模型,控制器通过对比驱动机械臂带动打磨装置对构件表面进行相应打磨,其精准度高,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的复合材料缠绕设备,包括底座、缠绕转盘和限位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内侧皆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之间可拆卸安装有缠绕转盘,所述底座顶部一侧的边缘处并列固定有两根支撑架,两根支撑架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丝杆,且其中一根支撑架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微型驱动电机,微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限位丝杆固定连接,限位丝杆上安装有限位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安装板固定在调位丝杆上,使得两个安装板之间的距离可调,以满足不同规格的缠绕转盘使用需要,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硫氧镁胶凝复合材料成型件脱模的模具,包括底板、安装座、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底板的顶端均匀通过支脚固定有底座,且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底座底部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且底座底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进水管均与冷凝管连接,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下模座,且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导柱,所述上模座上安装有料浆进管,且料浆进管与成型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底座、安装座、冷凝管、进水口、出水口、下模座、上模座以及散热风扇,使得便于在冷凝管中通入冷水,对下模座进行降温冷却。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材料复合制作模具,包括下模及上模,下模的上表面形成有与预处理的碳纤维布相适应的凹槽,凹槽的四周固定有封闭连接成一圈的下模弹性密封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一圈与所述下模弹性密封条相配合的横截面为U形槽状的上模弹性密封条,所述上模弹性密封条的内侧面固定连接真空膜袋的四个侧边,所述真空膜袋具有物料入管及抽真空管,所述物料入管及抽真空管竖直地自所述上模的对应通孔中伸出。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利用上模的升降移动,实现由真空膜袋与下膜的成型凹槽的四周密封,然后利用真空将物料导入,与放在凹槽的纤维布结合,成型,不用每次都粘真空膜袋,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航空复合材料翼身整流罩辅助安装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螺栓,所述第一固定块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上方与下方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固定块左侧水平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移动槽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左侧上方与下方均安装有滑块,所述移动槽左侧中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栓与螺纹槽螺旋连接,所述连接杆左端中部开设有旋转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槽上的螺栓以及第二固定块上的吸盘,极大的降低安装难度,且劳动量低,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压缩强度的检测工装,包括夹紧机构、动力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安装板、连接柱、夹板,所述安装板侧面设置有所述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安装有所述夹板,所述夹板上安装有螺纹转杆,所述螺纹转杆一端安装有弧形夹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不仅可以固定板状材料,同时可以固定管状材料,实用性高,而且可以自动夹紧,节省人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合成纳米MgO增强铝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配制混合粉末:按照摩尔比为1:(1.9‑2.1)的摩尔比称取氧化锌和镁粉,按照氧化锌和镁粉混合物的质量比铝粉质量小于10%的配比称取铝粉,制得三者的混合粉末;(2)对混合粉末进行球磨处理:将混合粉末装入球磨罐中,在氩气保护下对混合粉末进行球磨处理,得到球磨后的粉末,球磨参数:球料比5:1~15:1,转速400r/min,球磨时间6小时以上;(3)烧结成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三维结构件单边缝合激光视觉路径自动跟踪方法,包括三条纹激光光源视觉跟踪系统标定和机器人操作路径实时提取,该方法采用eye‑in‑hand方式,通过将激光接缝跟踪器激光条纹投影到立体标靶表面并得到相应三维位置信息,从而确定机器人手腕与激光视觉系统相对位姿关系;采用激光视觉系统实时拟合空间曲面特征工件形状,并提取机器人工作路径进行跟踪计算。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平面标靶可以有效的提高标定效率及标定精度,可以同时标定出三条纹激光光源工作平面,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空间曲面特征工件的快速定位及单边缝合路径跟踪需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合成三维纳米多孔石墨烯包覆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多成分纳米多孔金属;在纳米多孔金属表面生长氮掺杂石墨烯;三维氮掺杂石墨烯包覆纳米多孔金属的部分刻蚀;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的原位生长。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定位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对扣用于形成与所述定位器的主梁形状相同的型腔;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分别位于所述型腔延伸方向的两端;以及用于连接的多个连接部。根据定位器的形状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设计了专用模具,用专用模具共固化工艺制成整体式结构,可减少零件和紧固件的数量,有效减轻了定位器重量,并同时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性强等诸多优点,提高了定位器的服役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OEGMA高分子刷-AgNPs复合材料抗菌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底预处理;(2)在基底表面制备POEGMA高分子刷-AgNPs复合抗菌涂层。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聚合条件可控、适用基底广泛等优点,且所形成的复合抗菌体系结构稳定,具有双重杀菌效力,抗菌效果显著,同时由于银的广谱杀菌性,克服了传统抗菌剂的特异性杀菌问题,对多种细菌生物膜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圆筒长期轴向加载卡具,包括凹型结构的底座、与底座上滑动连接的滑动平台、螺旋插入在底座侧壁上的螺纹调节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和滑动平台的上端分别设有紧固装置,两端的紧固装置之间紧固有条状试件,所述螺纹调节机构驱动连接滑动平台在底座上移动,从而使得紧固装置之间的条状试件被拉伸承受荷载进行测试。使用螺纹调节机构,本身带有自锁性能,从而能够保证试件所受载荷的长期稳定,为材料的耐久性评价提供基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复合材料机翼整体壁板的成型工装,整体壁板包含蒙皮与双工字梁,成型工装包括蒙皮成型用模具、工字梁成型用模具和夹紧定位机构,蒙皮成型用模具包括阴模,阴模按照蒙皮外表面曲面加工而成,工字梁成型用模具整体外形轮廓曲面与蒙皮内表面相同,在需成型工字梁的腹板处进行分割形成左右模具,左右模具各自靠近工字梁腹板的一端设置有厚度为5‑10mm的随型硅橡胶板,硅橡胶板长度与工字梁模具长度相等,在各自工字梁缘条上下翻边处的对应的工字梁模具上下表面形成有深度与工字梁上下翻边厚度相同的凹槽,夹紧定位机构分别从蒙皮前后缘两侧对工字梁成型用组合模具进行夹紧定位。
一种新型无人机复合材料机翼支撑装置,包括翼肋、翼梁、连杆、桁条、卡板、锁紧盘、橡胶垫、定位杆,所述翼肋两侧具有翼肋侧板,翼肋侧板具有翼肋卡槽,翼梁具有翼梁卡槽,翼肋卡槽与翼梁卡槽相适应,翼肋卡槽连接翼梁卡槽,翼肋在翼梁上均匀分布,翼梁在翼肋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翼梁下部具有连杆孔,连杆与连杆孔相适应,连杆穿过对称设置的连杆孔,桁条侧面连接翼梁,桁条具有通孔,连杆与通孔相适应,连杆穿过通孔,桁条具有锁紧盘槽,锁紧盘与锁紧盘槽相适应,锁紧盘连接锁紧盘槽,锁紧盘具有锁紧盘内孔,连杆外侧与锁紧盘内孔相适应,连杆外侧通过螺纹连接锁紧盘内孔,连杆在翼梁上均匀分布,卡板具有多个连杆槽。
航空碳纤维超硬复合材料刀具装置,包括刀体、刀片、锁紧头、定位板、压板、支板,所述刀体上部具有刀头,刀头具有刀片槽,刀片与刀片槽相适应,刀片连接刀片槽,刀片具有锁紧头槽,锁紧头与锁紧头槽相适应,锁紧头连接锁紧头槽,锁紧头槽下部具有螺纹管孔,锁紧头下部具有螺纹管,螺纹管与螺纹管孔相适应,螺纹管穿过螺纹管孔连接刀头,锁紧头具有,刀头具有定位板沉槽,定位板与定位板沉槽相适应,定位板连接定位板沉槽,刀片下部具有定位板槽,定位板上部与定位板槽相适应,定位板上部连接定位板槽,垫片嵌入定位板内,压板下表面连接垫片,螺栓依次穿过压板、垫片、定位板连接刀头,定位板上表面与刀头侧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制备的爆炸焊,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主炸药、缓冲层、复板、环形支撑体、基板、基础,所述主炸药连接有高爆炸药,所述主炸药放置于炸药框内,所述炸药框为5‑10mm钢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为减少装药边界效应的影响,采用较厚的钢板5‑10mm做药框,加强装药边界的约束,减小爆轰产物的侧向飞散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NPC‑MoS2/Bi4O5Br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在紫外光下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具体技术方案:利用在合成片状Bi4O5Br2的过程中加入含有石墨碳的棒状MoS2,MoS2材料与片状Bi4O5Br2形成异质结构,其中石墨碳的存在加快了电子传输速率,异质结构有效促进了电子‑空穴的分离,提高了光催化还原CO2的性能。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催化剂稳定性高,利用片状卤氧化铋与常见的钼基材料相结合,将CO2光催化还原为可利用的有机物质CO和CH4,为环境问题和能源短缺提供了解决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本发明为一种CdS修饰TiO2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NaOH和商业TiO2反应制备出前驱体,通过离子交换和沉淀反应将前驱体纳米管进行转化,同时生成CdS和TiO2,使CdS颗粒负载在TiO2纳米管上。本发明将CdS负载在TiO2纳米管上,能够有效拓宽TiO2纳米管的可见光吸收范围至可见光区535nm左右,增加其作为光催化剂的应用领域。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设备要求单一,反应所需能量消耗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碳纳米管与1‑芘甲醛通过非共价的π‑π相互作用制备醛基修饰的碳纳米管。再将1,3,5‑均三苯甲醛、聚硅氧烷、二氨基二苯二硫,在添加醛基修饰的碳纳米管的情况下直接通过醛基和氨基的缩合反应交联,反应体系排除氧气。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四氟乙烯模具挥发溶剂,并热压成型。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易得,都为商品化的商品,合成过程无需特殊条件和设备,合成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合金复合材料的配方,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银为86%,锗为2.4%,砷为3.6%,钒为4.0%,铁为2.0-3.0%,铝为1.0%,铟为0-1.0%。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调整银合金的配方,对其中成分进行调整,优化其物理化学的性能,扩展了应用的范围。本发明配方合理,造价低,使用范围广,延长银合金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碳酸钙的回收高密度聚乙烯增强增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和资源的回收利用领域。本发明将表面改性的碳酸钙与回收高密度聚乙烯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挤出。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回收高密度聚乙烯的增强增韧,节约了资源,并且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回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可用于制备多种管道及包覆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酸锂、铁源、掺杂元素源进行混合,且锂元素、铁元素以及掺杂元素的摩尔比为0.95~1.05:0.95~1.05:0~0.05,加入有机碳源,得到混料A,其中铁源为三氧化二铁与磷酸铁的混合物;将磷酸加入纯水中进行稀释后,加入混料A进行球磨,再加入纳米石墨导电剂分散均匀,然后转入砂磨进行研磨,经喷雾干燥,得到物料B;其中,磷元素与锂元素的摩尔比为0.95~1.05:0.95~1.05;将物料B置于气氛炉中,在惰性气氛下升温,升温至550~750℃恒温烧结5‑12小时,冷却后得到磷酸铁锂烧结料C;将烧结料C进行气流粉碎,得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降低了原料成本,并在合成过程中进行优化,极大的提高材料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化快速成型方法,包括确定热塑性预浸料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温度;预浸料裁剪铺层;预浸料焊接处理得到预浸板;将成型模具加热到热塑性预浸料树脂基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保温,铺防预浸板;将加热片组覆于预浸板上,加热片组温度在预浸板树脂基体的熔点温度以上;预浸料树脂基体熔融后,移除加热片组,冲压合模,保压固化;卸压脱模,将高温制品转运至室温模具中合模降温,制品冷却至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后,脱模获得制品。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在保证预浸料加热速率和温度均匀性的前提下,有效解决熔融态预浸板的转运问题,提高制品质量并缩短生产周期。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滑式复合材料舱盖的安装工艺,具体步骤如下:在滑轨安装位上预置钢板;在钢板上安装上平移轨道;在船舱结构底部中央铺设下平移轨道;拼装、安装T形施工网架;在T形施工网架上进行钢网架拼装,并将钢网架通过齿条与舱盖的驱动机构相配合;将外金属蒙皮、外保温板、内保温板和内金属蒙皮通过连接件连接在钢网架上对外金属蒙皮、内金属蒙皮以及齿条进行喷砂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采用T型施工网架滑移安装方法,可通过T型施工网架滑移分跨施工舱盖钢网架,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施工难度以及对设备的依赖,降低了施工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齿条的安装精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复合材料搅拌器,包括支架体以及安装在的述支架体上的可翻转的搅拌桶、可升降的搅拌装置,所述支架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板,所述搅拌桶的外壁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轴与两个所述立板的内侧面呈可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桶具有漏斗状的底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马达、与所述搅拌马达连接的搅拌轴以及设在所述搅拌轴的底端的搅拌环,所述搅拌马达连接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由齿轮齿条升降机构控制升降的升降杆相连接,所述升降杆水平设置。本发明可以使陶瓷物料的混合更加均匀,且由于该搅拌桶可转动,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使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激光熔覆碳纤维与镍基合金复合材料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45#钢作为熔覆的基体,用600目砂纸打磨光洁,再用丙酮溶液清除干净基体表面油污和锈迹;步骤二:使用烘干机烘干镍基合金粉末,烘干温度200℃,时间1.5小时;步骤三:采用预置粉末方式,将碳纤维放置在基体上,再将烘干后的镍基合金粉末铺在基体表面,预置粉末层厚度为1mm~5mm;步骤四:使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熔覆,激光输出功率为3000W,所选用的光斑宽为4~8mm,焦距325mm,扫描速度分别为8mm/s、16mm/s,保护气体为氩气。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天津天津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