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筒壁打磨系统,包括打磨箱本体及底架组件;底架组件包括多个随动辊,多个随动辊沿筒型件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多个随动辊支撑在筒型件底部并在筒型件转动时随筒型件转动;底架组件还包括驱动轮,驱动轮转动并驱动筒型件转动;打磨箱设置在筒型件一侧,打磨箱面向筒型件一侧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框架,连接框架包括与筒型件表面贴合的弧形贴合板,连接框架内侧为打磨筒型件外表面的打磨窗。通过多个沿筒型件轴向方向设置的随动轨来支撑筒型件,同时,在驱动轮驱动筒型件转动过程中随动辊还可辅助筒型件旋转并避免对筒型件表面损伤,另外,打磨箱打磨在筒型件表面的粉尘也可以在随动辊转动过程中清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连板生产用切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两侧设有立板,两立板的顶端设有顶板,顶板的下端中央设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的两侧设有酒精冷却装置,切割装置的下方两立板之间设有放置板材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压紧板材的切割定位装置,工作台的下方设有排屑装置。本实用新型酒精冷却装置的设置不仅可以帮助切割刀片快速降温,还能将切割刀片上的残渣擦干净,吹风机的设置会加速酒精的挥发,降温效果较好;而且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由于重力的原因会掉落在碎屑料槽上,连杆的往复运动会使得碎屑料槽上的碎屑集中落入到积屑斗中,避免了人工清理的步骤,节省了人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PVC复合材料加工用打孔设备,包括机床、支撑架,所述机床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下侧设置有液压机构,所述液压机构下侧设置有旋转器,所述旋转器下侧设置有移动格,所述移动格下侧设置有打孔头,所述打孔头一侧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打孔头下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侧设置有转动器,所述转动器上设置有下压板,所述机床上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两侧设置有限位板。有益效果在于:1、自动定位打孔精度高,多组打孔效率高,适合大规模加工生产打孔和应用;2、自动化进上料,节省人力,打孔稳定,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复合材料圆管水压爆破试验的密封装置,包括利用安装用导环安装在试件内腔上部的注水活塞,利用安装用导环安装在试件内腔下部的密封活塞,注水活塞的外周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密封垫片、o型密封圈、密封件,注水嘴连接在注水活塞中部阶梯螺孔内,密封活塞的外周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密封件、o型密封圈、密封垫片,组装后将试件放置在防爆筒内,密封活塞的下部设置垫块,防爆筒内腔上部旋入上盖,使注水嘴穿过上盖的中心孔,防爆筒内腔下部旋入下盖,防爆筒的外周壁形成引出数据线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拉杆的活塞式设计,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安全可靠,节约了试验成本,可用于多种不同长度的试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曲率无褶皱双轴向复合材料经纬纱托板机构,属于纺织机构领域,包括包括上托板和下托板,下托板顶部设有凹槽,上托板下部设有与下托板上凹槽配合使用的凸台,凹槽底部和凸台底部设有磁钢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铺覆纱线均匀顺直,效率高,质量产量均高于手工铺覆。
本申请公开了碳纤维网格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碳纤维网格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表面氧化处理,清洗烘干处理,制备树枝状大分子溶解液,引入树枝状大分子涂层,引入碳纳米管,清洗烘干处理,得到纳米化的碳纤维网格。本申请有效的提高了聚合物砂浆与碳纤维网格界面处的握裹力,从而满足建筑物加固工程中的力学性能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C复合材料生产自动切割装置,其结构包括底架、电控箱、工作台、机盖、托盘,电控箱设有控制面板,工作台设有侧板、液压杆,机盖设有透视板、挡板、机盖拉手,透视板嵌设于机盖上,挡板焊接于机盖侧面,机盖拉手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挡板上;托盘设有托盘拉手、盘体、导轨,托盘拉手通过螺栓铆合连接于盘体外表面,导轨嵌设于盘体侧面,本发明通过设有一种托盘,通过托盘能够放置零碎物品的装置,使现有技术设备具有储物装置,方便实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石墨和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配制质量分数0.1~10%的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将膨胀率为100~300的膨胀石墨与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按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均匀分散的膨胀石墨/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将膨胀石墨/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置于密闭容器中,置于马弗炉中在120~260℃热处理,时间控制在1~24h,降温后取出样品,干燥后获得膨胀石墨/石墨烯基碳泡沫;膨胀石墨被石墨烯片层连接共同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导热系数≧50W/(m·K),回弹率≧90%。其回弹性、导热能力、生产成本等优于传统的中间相沥青基碳泡沫、氧化石墨烯基碳泡沫和基于化学气相沉积的石墨烯基碳泡沫。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冷轧辊加工工艺,通过采用超音速喷涂冷轧辊感应重熔工艺、设定合理的工艺参数,使得冷轧辊的工作面产生高硬度合金层,制备得到的冷轧辊其工作面的碳化钨含量达到80%以上,重熔后合金层孔隙率达到0.1%以下,合金与基材形成冶金结合,从而提高使用寿命10倍以上,并且平整度和光泽度明显提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度高、刚度大、表面平整度好、成本低的一种纤维缠绕成型的复合材料电杆,组成为玻璃纤维50-65份,聚氨酯多基树脂25-35份,无机填料10-15份。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氨酯多基树脂和无机填料混合均匀;玻璃纤维浸渍上述混合物后缠绕在模具上;加热固化成型。在保证电杆强度的前提下,在原材料中添加了无机填料,尤其是石英砂的加入增加了电杆的刚度,降低了电杆在大风天气时顶端的摆动角度,提高了架设在其上的电线的安全性,将无机填料和聚氨酯多基树脂的混合物采用纤维增强塑料缠绕成型注胶系统浸渍在玻璃纤维上,替代“浸胶槽”的方法,提高了电杆的强度和刚度,并且制作出的电杆表面平整度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复合材料圆管水压爆破试验的密封装置,包括利用安装用导环安装在试件内腔上部的注水活塞,利用安装用导环安装在试件内腔下部的密封活塞,注水活塞的外周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密封垫片、o型密封圈、密封件,注水嘴连接在注水活塞中部阶梯螺孔内,密封活塞的外周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密封件、o型密封圈、密封垫片,组装后将试件放置在防爆筒内,密封活塞的下部设置垫块,防爆筒内腔上部旋入上盖,使注水嘴穿过上盖的中心孔,防爆筒内腔下部旋入下盖,防爆筒的外周壁形成引出数据线的通孔。本发明采用无拉杆的活塞式设计,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安全可靠,节约了试验成本,可用于多种不同长度的试件。
本发明公开三维结构的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苯胺单体溶于有机相氯仿中形成油相溶液,氧化石墨烯分散于硫酸中形成水相溶液,在水相和油相的交界处设置基底,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基底上共沉积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操作简单,快速环保,且制备的复合电极材料具有三维结构,优异的比电容,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优点,适用于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本发明旨在基于生物法利用茶叶提取液还原三氯化铁制备纳米铁并将其负载到生物炭,制成生物炭‑纳米铁复合材料,在提高纳米铁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保留了纳米铁的相关优点。茶叶提取液和生物炭在提高纳米铁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同时能够提高对染料的去除效果。本发明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廉。
本发明属于一种基于Co MOF的低硫掺杂NiCo LDH/NiCoS@C纳米复合材料,具体涉及步骤简单、耗时短,并且可用于析氧反应(OER)、无酶葡萄糖和过氧化氢传感器的应用。当本发明作为OER的催化剂时,在达到电流密度10mA cm‑2仅需207mV的过电位,塔菲尔斜率低至48mV dec‑1。当NiCo LDH/NiCoS@C作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时,该材料对葡萄糖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μM‑3mM和3‑9mM,灵敏度高达2167μAmM‑1cm‑2和1417μAmM‑1cm‑2,检出限低至208nM。该材料用于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的催化材料时,检测范围为10μM‑12mM,灵敏度高达285μAmM‑1cm‑2,检出限低至1.66μM。本发明成本低、电催化活性高、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可快速检测人体血清中的葡萄糖和过氧化氢,并且具有优异的析氧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橡胶复合材料及提高硅橡胶介电性能的方法,将100重量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1~9重量份二氧化硅纳米管和1.0重量份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经过混炼、热压和硫化成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二氧化硅纳米管与高温硫化硅橡胶进行复合,改善高温硫化硅橡胶(HTVSR)的介电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变温建筑节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相变粒球由粉碎后的相变固态原材、木质纤维、42.5级高铝水泥、可饮用清水和聚合物乳液(丙乳)混和制成Φ3MM-Φ8MM的相变粒球;用含有胶凝材料、增塑剂、聚合物乳液(丙乳)、成膜剂、细石英砂和分散剂均匀混合后制成高分子聚合物铠衣浆液,裹装相变粒球外,当每个相变粒球均被完全均匀的封装后,再经分散,膜养护,制成铠衣相变粒球,经筛检后备用;最后,将按配比加入的胶凝材料、纤维材料、熟石灰、可再分散乳胶粉、甲基纤维素醚、绝热轻质材料、重钙粉和铠衣相变粒球,均匀混合后制成相变复合成品粉料。保温隔热,节能环保,防火阻燃,降噪隔音,抗裂防潮,工艺简单,便于生产施工,成本低。
本发明属于滑道滑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滑道,包括滑道、基条A、基条B、止滑条A、止滑条B、加固带A、加固带B、加固带C、三角突起部A、三角突起部B、三角突起部C、三角突起部D、三角突起部E、三角突起部F、钳形突起部A、钳形突起部B、钳形突起部C、钳形突起部D、梯形突起部A、梯形突起部B、卡位突起部A、卡位突起部B、滑槽A、滑槽B、滑槽C、滑槽D、滑槽E、滑槽F、滑槽G、滑槽H,所述基条A、基条B在所述滑道的上面,所述滑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基条A,所述滑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基条B,所述止滑条A在所述基条A的顶端,所述止滑条B在所述基条B的顶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碳化硅作为主原料,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依次加入水、铝粉和镁粉在搅拌机内进行混合,然后加入粘结剂继续搅拌、混合;装入模具中冷压成型,施加的压强为10‑25MPa,冷压时间为20min;卸压脱模,将压制好的试样放在烘干箱中以40‑90摄氏度的温度进行烘干;本发明将压制好的不同碳化硅质量的样品分为五组,放入真空热压炉内在不同的温度点进行高温烧结,可以得出五组相应的数据,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碳化硅的烧结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方便后续改进,通过将碳化硅成品浸泡于耐高温涂料中,可以增加碳化硅成品的耐高温性能,使其可以在高温环境下正常作业。
本发明公开一种过渡金属双氢氧化物纳米薄膜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称取金属盐,溶于饱和氧去离子水中,在氧气气氛中搅拌均匀,加入碳纳米管,继续搅拌均匀分散,再加入碱溶液,调大氧气气流量搅拌,得到沉淀物质;对沉淀物进行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离心清洗,后经过真空烘箱干燥得到纳米级粉体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旨在利用反硝化菌的生物特性还原制备反硝化菌纳米铁复合材料,以及利用该材料去除硝酸盐氮的方法,用无水氯化铁引入三价铁,连续培养三个月,反应温度控制在室温,pH值控制7.45,合成的纳米铁颗粒多分散在细菌表面,颗粒分散较好。本发明操作简便,反应迅速、环境友好,能耗较低,可实现连续反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芯复合材料压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架,每个所述安装架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限位滑轨,两个所述限位滑轨上共同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双向齿条,所述移动块的下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压制板,每个所述安装架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同轴设置有扇形齿轮和蜗轮,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另一个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双向蜗杆。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便捷,便于维修和维护,更换零部件较为简单,日常维修维护费用较低,值得推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用熔融设备,包括炉体,所述机脚上设置有支架,且支架位于机脚上的顶端位置,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炉箱,所述炉体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内胆,所述炉体的两端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位于密封盖上的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在炉体内部设置有保温层及内胆进行连接炉体的内部位置,且通过保温层的连接,可增加炉体内部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恒留,进而实现在燃烧过程中的温度系数,从而保证燃烧点的持续输出,进一步的减少燃烧材料浪费的问题,在密封盖上设置有固定座进行连接转轴的位置,且通过转轴进行固定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模压成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巡飞弹体结构,包括碳纤维弹身、弹头和弹尾,所述碳纤维弹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头,所述碳纤维弹身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尾,所述弹尾上设置有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由弹尾旋翼和电动马达组成,所述弹尾旋翼侧面设置有与之传动连接的电动马达,所述碳纤维弹身侧面开设有第一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腔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一折叠弹翼,所述第一折叠弹翼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放置腔侧面开设有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二放置腔内设置有第二折叠弹翼。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采用碳纤维设计,实现了轻量化效果,并且弹翼可以快速折叠,方便运输,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内加热器,包括外套管、导热合金、加热芯、防氧化剂、压封装置和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采用多层材料制成,外套管从接触锌液至远离锌液的方向依次包括陶瓷层、粘接合金层和金属层,陶瓷层和金属层通过粘接合金层粘合在一起;所述粘接合金层为Al-Ti-Cu-Si合金;所述外套管与压封装置通过法兰和密封垫相连,吊环固定在压封装置上,所述加热芯的上端与压封装置相连,加热芯的下端放置于外套管内,加热芯由U型电热管组成,加热芯位于外套管内的部分上均匀分布有隔板,所述导热合金放置于外套管内,工作时加热芯浸泡在导热合金中,防氧化剂覆盖于导热合金上表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柔复合材料构成的可展结构,包括多个直径由左至右依次减小的刚性环,多个所述刚性环间隔平行布置,并通过一体式的直径由左至右逐渐减小的筒状柔性层连接;其中,直径最小的所述刚性环从直径最大的所述刚性环的右侧沿轴向依次穿过其他所述刚性环至直径最大的所述刚性环的左侧,并且,所有所述刚性环由左至右直径依次增大排列,形成所述可展结构。本发明可展结构在折叠/展开和弯曲方面具有良好的活动能力,并且具有低阻力和良好的密封性,具有一定的径向刚度,同时所需材料价格低廉,制作简单;本发明可展结构设计为仿生机器人和其他机器人的皮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用轻质钛合金复合材料凸轮轴,由钛合金空心轴、凸轮、止推花键轴三部分组成,凸轮轴作为发动机5C件之一,是气门机构运动规律的驱动零件,凸轮轴通过钛合金空心轴、凸轮、止推花键轴三个零件过盈联结,其中钛合金空心轴的密度为4.5×103kg/m3,是钢质材料的57%,且强度相当;凸轮采用合金钢,凸轮表面采用渗碳淬火处理,硬度HRC56~60;止推花键轴采用45号结构钢材料,调质处理,表面硬度HRC33~38。本发明的凸轮轴实现了重量轻,并具有良好的强度、耐磨性能,可以满足高功率密度发动机高转速、高负荷、轻量化设计要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导电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先将表面官能化的碳纳米管按照0.01~1MG/ML的比例置于水溶液中,超声振荡0.5~3小时后,按照水溶液与导电纤维织物质量比为100~5∶1的比例将导电纤维织物置于水溶液中,并使导电纤维织物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导电纤维织物的周围安装有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接的负极金属板;正负极12~20V电压下通入直流电,并保持负极金属板与导电纤维织物之间5~15V/CM的电势差,0.5~3小时后取出导电纤维织物,干燥后,利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方法将导电纤维织物与环氧树脂复合固化成型即得;所述碳纳米管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双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平均长度为1~20微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纳米多孔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沉积硫化镉的方法,首先利用电化学脱合金法制备纳米多孔二氧化钛,然后在非晶纳米多孔二氧化钛中沉积CdS,最后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实现硫化镉纳米颗粒的均匀分布和提高多孔二氧化钛的光电流,该制备过程简单,对环境污染较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复合材料壁板加工划道标记装置,包括底座和竖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竖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壁插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固定块且通过轴承和竖板右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竖板的顶部插接有第二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螺栓带动竖板进行调节位置,然后通过刻度条,能够精确调节笔的位置,从而能够精确控制划道的位置。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天津天津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