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可固化低粘度芳族环氧树脂液态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在添加任选的组分之前、在固化之前和在碳化之前,在25℃时具有小于10,000mPa-s的净粘度;并且其中经受固化的制剂具有至少35重量%的碳收率,不考虑碳基质和存在于所述组合物中的任何任选组分的重量;(b)使碳基质与步骤(a)的制剂接触;(c)固化步骤(b)的所述接触碳基质;和(d)碳化步骤(c)的所述固化碳基质以形成碳-碳复合材料;和由所述方法制成的碳-碳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金属和树脂构成的复合材料、以及所述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含:由金属构成的金属部分;由树脂构成的树脂部分;被施加到所述金属部分的表面上的极性官能团;以及粘附性改进剂,该粘附性改进剂混合在所述树脂中、并且具有与所述极性官能团相互作用的粘附性官能团。所述金属部分与所述树脂部分通过所述极性官能团与所述粘附性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相结合。
本发明提供高强度且耐热性高的C/C复合材料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所述C/C复合材料成型体由C/C复合材料构成。所述C/C复合材料成型体为含有碳纤维和碳质基体的C/C复合材料成型体,其特征在于,该C/C复合材料成型体为由整体组成均匀连续体构成的壳状结构体,其表面由三维曲面或者多个面的组合构成,并且碳纤维1的长度方向沿着表面取向。
本发明涉及包含至少一种任选地经氢化的门尼粘度(ML1+4@100℃)低于30的丁腈橡胶聚合物,至少一种填料和任选地至少一种交联剂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本发明也涉及制备所述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中将至少一种任选地经氢化的门尼粘度(ML1+4@100℃)低于30的丁腈橡胶聚合物,至少一种填料和任选地至少一种交联剂相混合。本发明还涉及成型制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包含至少一种任选地经氢化的门尼粘度(ML1+4@100℃)低于30的丁腈橡胶聚合物,至少一种填料和至少一种交联剂的聚合物复合材料进行注塑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包含粘土和阳离子介体,该阳离子介体包含疏水性单元和阳离子单元。粘土被阳离子介体层离或添入。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包含纳米复合材料的组合物,例如聚合物配方。纳米复合材料实际上可用于配方组合物,例如橡胶和轮胎产品,以改善并均衡包括透气性、固化性能和/或机械性能等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低的热膨胀率, 高 的导热率和良好的塑性加工性的复合材料, 所述复合材料可应 用于半导体器件以及许多其它应用场合。所述复合材料由金属 和热膨胀系数比所述金属小的无机粒子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无机粒子分散的方式使95%或者更多的粒子(以横截面上的粒 子面积表示)形成具有复杂构形的连接一起的聚集体。所述复合 材料含有20-80体积%的铜的氧化物, 余下部分是铜。其在室温至300℃的范围内, 热膨胀系数为5×10-6-14×10-6/℃, 导热率为30-325W/m·k。所述复合材料适于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散热片和静电吸引器的介电片。
描述了用于制备固化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的湿式绕丝方法和装置。该方法涉及缠绕软化的金属渗透纤维束,以及在心轴表面上按照预定图案将所得软化的金属渗透纤维束层叠在旋转心轴上,以形成固化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在冷却时,基质金属固化,而可以从心轴上去除所得的固化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固化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可以制成多种形状,比如圆柱形、渐细圆柱形、球形、卵形、立方体、矩形实心体、多边形实心体和平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复合材料,该平面复合材料包括层序:i.第一PE混合层;ii.载体层;iii.阻挡层;iv.另一PE混合层;其中,所述第一PE混合层或另一PE混合层在每种情况下包括重量百分比范围为10-50%的第一LDPEa,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所述混合物;和重量百分比范围至少为50%的另一LDPFt,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所述混合物。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所述平面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一种包围内腔并至少一种这样的平面复合材料的容器、以及这个容器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上述层结构的平面复合材料、折叠、接合并可选地填充和闭合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容器。
由于梯度界面使磁性复合材料显示特殊的通量性质。该复合材料可用来改进燃料电池和电池组并对不同的化学物质的传输和分离产生影响。利用该复合材料的装置包括一种分离器、一种用于为磁性物质的通量提供通路的电极(804)、一种用于影响磁性物质电解的电极(804)、一种为电解质物质提供通路的体系、一种用不同的磁化率进行颗粒分离的体系、改进的燃料电池、电池组和氧浓缩器。一些复合材料可用来制造用于两种材料的物质间加以区分的分离器和调节一种化学物质流量的通量开关。一些复合材料可用来控制化学物质的传输和分布。其他的复合材料能使环境压力燃料电池具有提高的性能和减少的重量。一些其他的复合材料能使再充电电池具有更长的二次使用周期寿命和改进的输出功率。另一些设置在电极表面的复合材料防止这些电极钝化并使液体燃料直接重整。涉及这些复合材料的方法提供用来利用这些复合材料的特殊方式。
本发明是生产弹性体和有机粘土例如层状剥离粘土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该纳米复合材料适合作为空气阻隔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让丁基橡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10)与卤素(12)接触以形成卤化丁基橡胶溶液(16);(B)中和该卤化丁基橡胶溶液;(C)将卤化丁基橡胶的至少一部分(18)官能化;(D)将粘土的分散体(22)与官能化丁基橡胶(18)混合以形成包含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母料(26);(E)将母料(26)与卤化丁基橡胶溶液的剩余部分(20)掺混以形成第二混合物(28);(F)从第二混合物(28)中回收该纳米复合材料。所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改进的空气阻隔性能和适合于用作轮胎内衬或内管。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的隔音和机械性能的树脂复合材料以及包括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型产品。树脂复合材料可以包括树脂组合物、多孔颗粒和增强材料,并且包括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型产品不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因此,可以减少由产生VOCS而引起的不适感以及燃烧过程中有毒气体的排放,因此有利于环境。此外,树脂复合材料和包括树脂复合材料的成型产品表现出足够的机械强度,因此可以直接应用于产生噪音的设备的壳体等,而无需引入任何额外的隔音材料。例如,树脂复合材料和成型产品可以包括特定含量的具有特定尺寸的孔的多孔颗粒以确保适当的体积分数,并且因此可以有效且经济地阻止噪音传递。
一种聚合物改性混杂纤维的胶凝复合材料,其一天抗压强度至少17MPa、二十八天抗拉强度至少3.8MPa、极限拉伸应变约3%至9%、七天粘结强度至少2.3MPa。胶凝复合材料包括胶凝材料、石灰石粉、沙、高效减水剂以及水。胶凝材料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硅灰。胶凝复合材料还包括聚合物添加剂,聚合物添加剂包括一种或多种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且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约2%至8%之间,复合材料还包括纤维添加物,纤维添加物包括钢纤维和聚合物纤维,其中钢纤维的掺量为胶凝复合材料体积的约0.3%至3%之间,而聚合物纤维的掺量为胶凝复合材料体积的约0.8%至1.0%之间。将胶凝复合材料制成的腋放置在梁柱节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包括:衔接复合材料层,上述衔接复合材料层由第一片和第二片构成,上述第一片为包括树脂和单方向排列的第一强化纤维的复合材料材质的片,上述第二片的端部与上述第一片的端部连接而形成衔接部并且上述第二片为包括树脂和单方向排列的第二强化纤维的复合材料材质的片;以及覆盖复合材料层,上述覆盖复合材料层为叠层在上述衔接复合材料层的上表面以覆盖上述衔接部的复合材料材质的层,其中,上述衔接复合材料层和上述覆盖复合材料层交替地反复叠层而形成多层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拆解复合材料和混合物、尤其是固体混合物和炉渣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装置。用于拆解复合材料和混合物的方法包括将复合材料或混合物输送通过拆解装置。在此,待拆解的复合材料或待拆解的混合物在经过所述拆解装置的过程中被机械脉冲激发并且由此拆解。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1)包括用于驱动转子元件(32)的驱动单元(21),所述转子元件与轴承/轴单元(22)连接并且是转子单元(31)的一部分。转子元件本身具有至少一个转子工具(33),并且每个转子工具均具有至少一个转子工具部件(34)并且被定子元件(42)包围,所述定子元件是定子单元(41)的一部分。定子元件本身具有至少一个定子工具(43),并且每个定子工具均具有至少一个定子工具部件(44)。所述转子元件和所述定子元件基本上圆柱形地设计。
一种内埋金属件的复合材料工件的制造方法,包含一第一热压步骤,及一第二热压步骤。该第一热压步骤是将多层第一预浸织布层对齐叠合,并热压合成一第一复合材料板材,而使至少一个金属件定位于该第一复合材料板材的预定位置处。该第二热压步骤是于该第一复合材料板材上叠合多层第二预浸织布层并进行热压合,以将所述第二预浸织布层与该第一复合材料板材热压合成一复合材料工件,而使该金属件被定位包覆于该复合材料工件内。通过上述步骤,使该金属件在热压合的过程中不会移位,而使该金属件精确定位于该复合材料工件内。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复合材料,更特别地涉及具有109Ω/sq到10-1Ω/sq.范围的特制表面电阻率的复合材料,以及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操作:在基质树脂系统中均匀混合按重量计1到30%的不同导电填料以得到树脂混合物;用树脂混合物润湿干燥的预制品;压制润湿的预制品以得到绿色复合材料;固化绿色复合材料;以及后固化经固化的复合材料以制备FRP复合材料。
一种用于LDMOS型功率晶体管的半导体封装,其具有:一含金属的衬底,其上直接安装有芯片;在所述衬底上邻近芯片安装的引线框架绝缘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绝缘体上并通过焊丝电连接至所述芯片的多个引线。所述衬底包括一具有由纯铜层构成的相对表面的主体,主体内部至少部分由铜/金刚石复合材料构成,从而起着散热器的作用,从而提供改善的散热效果、低热膨胀、以及芯片的电连接。所述主体可以完全由铜/金刚石复合材料构成,或者由具有插入其中的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的铜/钨复合材料构成。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由铜基质中包含的金刚石颗粒构成。在制作所述铜/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方法中,在金刚石颗粒上涂覆多层元素或无机化合物,并将其与干压粘合剂混合,之后,在压力作用下,将其压入模具中,以形成一压实主体。将所述主体放在一片铜上并在真空或氢气气氛中加热,使粘合剂蒸发或分解,在真空或氢气气氛中加热,使经过涂覆的颗粒结合或部分烧结,之后在氢气气氛中加热至稍高于铜的熔点的温度,从而使铜熔化并注入到结合或部分烧结的金刚石颗粒中。随后,将所述压实主体冷却,并切割成所期望的形状。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用作固体氧化物电池中的电极材料的复合材料,所 述复合材料由至少两种不可溶混的混合离子和电子导体组成。本发明进一步 提供了适合用作固体氧化物电池中的电极材料的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基 于(Gd1-xSrx)1-sFe1-yCoyO3-δ或者(Ln1-xSrx)1-sFe1-yCoyO3-δ(s大于或等于0.05),其 中,Ln为镧系元素、Sc或Y,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不可溶混的至少两相,所 述复合材料是通过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得到的。所述复合材料可以用于提供 在大约600℃下显示出大约0.1Ωcm2的非常低的面积比电阻以至少两相系统 的形式的电极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制备纤维复合材料部件(1)、尤其是航空航天用纤维复合材料部件(1)的方法、并且还公开了相应的模塑芯(4)和相应纤维复合材料部件(1);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方法步骤:形成具有螺旋构造的模塑芯(4),所述螺旋构造确立所述模塑芯(4)的外部几何形状;将至少一个半成品纤维产品(3)至少部分地放置在所形成的所述模塑芯(4)上,以使待制备的纤维复合材料部件(1)的至少一个被模塑部分(14)造型;以及使所述至少一个被模塑部分(14)暴露于热和/或压力,以产生所述纤维复合材料部件(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形成层状复合材料结构的方法。复合材料层的堆叠件被组装在铺叠工具上,每个复合材料层包括纤维增强基质材料。复合材料层包括内复合材料层和外复合材料层。在堆叠件的组装期间,一系列间隔件被放置在堆叠件的选定部分中,每个间隔件包括间隔件基质材料。每个间隔件被夹在相应的一对相邻的复合材料层之间。堆叠件的选定部分形成凸起部,并且外复合材料层在凸起部处具有比内复合材料层大的路径长度。在堆叠件的组装之后,在堆叠件中形成弯曲部,其中,外复合材料层朝向弯曲部的外侧并且内复合材料层朝向弯曲部的内侧,堆叠件中的弯曲部与凸起部重合。在弯曲部在堆叠件中形成期间或之后,过量基质材料以液体形式流出凸起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复合材料制造构件的方法,该复合材料包含基质和多个增强元件(CNT),该方法包括:形成所述复合材料的一系列层,每个层在其前一层之上形成;和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之上形成下一层之前向所述复合材料施加电磁场,所述电磁场使得至少一些所述增强元件旋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构造平台、用于在所述构造平台上形成复合材料的一系列层的系统和用于施加电磁场的电极。本发明公开了作为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包含CNT和基质的复合粉末以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纤维复合材料(42),其具有至少一个由纤维材料构成的纤维层(4,14,16),该纤维层嵌入在基于热塑性塑料的基体?(8,18)中,其中基体(8,18)的组合物包含:60-95重量份的芳族的聚碳酸酯和/或芳族的聚酯碳酸酯,由环状磷腈、次膦酸的盐或低聚磷酸酯构成的组分和其它添加剂。本发明还涉及这样的纤维复合材料用于轨道车辆,特别是载人轨道车辆的构件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制造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中由至少一个由纤维材料构成的纤维层?(4,14,16)和由至少一种塑料膜(30)构成的布置在所述纤维层?(4,14,16)两侧上的塑料层形成具有叠加布置的多层的层结构(36),和其中将层结构(36)在压力和热的作用下压制成纤维复合材料(42),其中塑料膜(30)具有相应于上述的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的组成。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的表面装饰技术,其将印刷好的塑料薄膜置于复合材料板材之上,再一起将二者置放于模具内。然后,在模压过程中加热让复合材料板材软化,使塑料薄膜与复合材料板材一起成型。开模后,即可取出具有表面装饰的复合材料成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向形状记忆效应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复合材料由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聚合物材料与能够主动回复的弹性材料叠加粘和而成;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双向形状记忆效应。该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回复温度范围大,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形状记忆聚合物获得不同形状回复温度的双向形状记忆功能,同时形变量大,具有较好的双向形状记忆功能,而且其双向形状记忆性能可以通过调节形状记忆聚合物厚度与弹性材料的厚度等获得;另外该聚合物复合材料耐腐蚀,电绝缘性和保温效果好,质量轻,加工容易,价格便宜;在纺织,机械,医疗卫生,建筑,玩具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用于电磁干扰(EMI)屏蔽应用中的复合材料,包括位于基体材料至少一部分中的并入碳纳米管(CNT)的纤维材料。该复合材料能够吸收或反射在大约0.01MHz至大约18G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的EM辐射或其组合。电磁干扰(EMI)屏蔽效能(SE)在大约40分贝(dB)至大约130dB之间的范围内。一种制造该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在基体材料的一部分中放置并入CNT的纤维材料,在基体材料内并入CNT的纤维材料具有受控方向,以及固化基体材料。一种板包括该复合材料并适于与用于EMI屏蔽应用中的器件相接合。该板进一步装备有电接地。
一种用于制造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刚性面板的方法,其需要具有光滑表面的垫板,该光滑表面形成有多个凹槽。第一层复合材料放置在垫板上,且进行切割而形成延伸入相应凹槽中的翼片。复合材料条带然后沿凹槽的边缘定位,以便在凹槽中延伸且彼此交叠。接下来,单向层片沿凹槽的长度放置,且该组合然后由第二层复合材料覆盖。第一层和第二层、条带和单向层片的组合在一起共同固化,以便形成具有一体式加劲构件的刚性面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轧辊方式制造的、可卷曲的、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在机动车结构中的应用,特别在车身结构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换单一材料的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上述目的这样实现,即,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是一种轻质复合材料,并且具有三层合金钢,其中,至少一层由高强度或非常高强度合金钢制成。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具有均匀组成的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含至少一种生物活性陶瓷相和至少一种可生物再吸收的聚合物。本发明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获得粉形式的生物活性陶瓷相,B)将所述生物活性陶瓷粉悬浮在溶剂中,C)将可生物再吸收聚合物加入在B)中得到的悬浮液中并混合,以便产生所述生物活性陶瓷粉在由所述溶剂和所述聚合物形成的溶液中的粘性均匀分散体,D)在C)中得到的分散体在水溶液中沉淀以便获得均匀的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涉及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及其在可植入医疗器械的制造中的用途。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