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70%改性木粉、25%~99%聚合物基体和0~5%加工助剂。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氟硅烷偶联剂对木粉表面进行处理,将改性木粉与聚合物基体进行熔融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并将木粉用碱液进行预处理,去除木粉中的半纤维素、小分子酯类等不稳定物质,增强了木质纤维素对聚合物基材的复合效果和力学性能,制得力学性能优良、吸水率低及较好的表观形貌,且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模具用精度微调机构,包括金属支撑架、连接在所述金属支撑架上的复合材料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复合材料支撑板顶部的复合材料模具蒙皮,所述金属支撑架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供调节柱穿过的孔,所述复合材料模具蒙皮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柱配合使用的预埋调节件,通过调整所述调节柱带动所述预埋调节件发生相对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复合材料模具蒙皮移动。当复合材料模具由于长时间受到高温高压的生产循环而导致精度损失时,通过调整调节柱带动预埋调节件发生相对移动,进而带动复合材料模具蒙皮移动,使得模具回复到理论坐标值,保证正常精度,本实用新型调节方便,实用性强。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抗紫外老化环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氧复合材料包括环氧树脂基体材料和均匀分散于该环氧树脂基体材料中的TiO2/Ti3C2纳米复合材料,所述TiO2/Ti3C2纳米复合材料占环氧树脂基体材料的0.1‑3wt%;所述环氧复合材料是将TiO2/Ti3C2纳米复合材料和环氧树脂在季铵盐存在下固化得到。所述环氧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耐磨抗紫外老化环氧复合材料比普通的环氧材料具有更低的磨耗率,同时兼具优异的抗紫外老化性能,而且其抗拉强度也有一定程度提升,特别适合用作耐磨器件,比如制造耐磨汽车零部件、耐磨体育运动器材。
本发明耐低温废旧PP/LDPE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本申请涉及陶瓷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强韧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按比例称取陶瓷基粉体、单质Si粉、粘接剂、分散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制浆后,成型制坯得到素坯,素坯经高温氮化处理后,单质Si粉原位生成立体交联β‑Si3N4晶须网络,获得多孔β‑Si3N4/陶瓷复合坯体;将复合坯体浸入偶联剂溶液中改性处理,烘干后,采用浸渍工艺将液态有机碳源充填进入改性复合坯体内部孔隙;将复合坯体进行高温真空碳化;将碳化坯体进行高温真空熔渗Si,熔体Si与残留碳反应生成SiC,剩余孔隙被Si充填。本申请提供的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得到致密的高强韧陶瓷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铁‑氮‑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埃洛石、葡萄糖、Fe(NO3)3·9H2O、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尿素分散溶解,干燥后得到黑色固体;(2)将黑色固体与熔盐体系研磨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煅烧,得到黑色粉体A;(3)将黑色粉体A研磨后加入盐酸溶液中酸浸,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负载型铁‑氮‑碳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负载型铁‑氮‑碳复合材料在处理染料废水中的应用,其催化降解染料的活性成分包括氮化铁、碳化铁,熔盐体系在煅烧步骤的引入增加了催化活性位点,酸浸过程去除了一部分杂质相,进而提高了该负载型铁‑氮‑碳复合材料的催化降解能力,使得其染料降解率达到9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3N4‑Mt‑SO3H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C3N4‑Mt‑SO3H复合材料是在蒙脱石层间插层氮化碳,并在蒙脱石表面接枝磺酸基团。本发明提供的C3N4‑Mt‑SO3H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对环境基本无污染。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C3N4‑Mt‑SO3H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在纤维素一锅法水解加氢制备山梨醇的反应中的应用,该催化剂可以同时催化纤维素水解得到葡萄糖以及葡萄糖加氢转化为山梨醇的反应,且催化剂可再生利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成型工艺。该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一次成型: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成型工艺制造出复合材料基础结构件;(2)二次成型:进一步通过成型工艺在复合材料基础结构件外层覆盖塑料材料,得到复合材料结构件;所述一次成型和二次成型的成型工艺不同。本发明结合传统树脂基复合材料特性和塑料成型工艺特性的优势,降低传统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难度、简化工艺流程,制造出既有复合材料产品轻量化、高强度特性,又可以像传统塑料产品制造一样高度自动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分散蒙脱土/有机硅嵌段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方法是先将有机化蒙脱土与聚合物多元醇、蓖麻油在加热搅拌下分散数小时,然后加入含阴离子基团的多元醇、多异氰酸酯进行反应,然后用氨烃基聚硅氧烷齐聚物进行扩链,后用碱性水溶液中和、分散,制得水分散蒙脱土/有机硅嵌段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选用蓖麻油大大改善复合材料的耐水性、尺寸稳定性及力学性能;氨烃基聚硅氧烷齐聚物作扩链剂,显着提高聚合物薄膜的疏水性、耐热性及表面滑爽性;层状纳米蒙脱土的分散复合进一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吸水率,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耐热性。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环境友好。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质炭负载的钯/钴酸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作为电化学还原催化剂使用;其通过生物质炭负载的钯/CuxCoyOz复合材料经过循环伏安法得到;钯/CuxCoyOz复合材料通过对醋酸钯与CuxCoyOz复合材料进行化学超声法得到。本发明将生物质炭负载的钯/钴酸铜复合材料用于氟苯尼考的降解,且在室温、‑1.2V恒定电压的条件下,60分钟内即可降解含氟有机污染物,降低污水的毒性,具有明显的优势效果。并且,该生物质炭负载的钯/钴酸铜复合材料中的钯含量仅为0.05wt%,相比于达到相近效果的生物质炭负载的钯催化剂,大幅度地降低了钯的用量,降低了含氟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晶须复合材料微发泡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高分子材料内添加晶须,混料合成造粒,制得高分子/晶须复合材料;(2)将高分子/晶须复合材料进行挤出压延,制得高分子/晶须复合材料片材;(3)将高分子/晶须复合材料片材放入高压反应釜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调节压强和温度,使二氧化碳处于超临界状态,保压渗透,快速泄压,将渗透好的高分子/晶须复合材料片材迅速放入水浴发泡设备中进行加热发泡,制得微发泡片材;(4)将微发泡片材压平拉伸,制得高分子/晶须复合材料微发泡薄膜。本发明所述微发泡薄膜具有反射率高、抗紫外线、力学性能强、隔热保温及无线电波穿透率高等特性。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磁性纳米粒子-PAMAM纳米复合材料的金花茶中黄酮类物质分离方法,步骤包括:制备PAMAM树状大分子,再利用PAMAM树状大分子制备磁性纳米粒子-PAMAM纳米复合材料,将制备得到的磁性纳米粒子-PAMAM纳米复合材料加入到金花茶叶萃取液中,在超声或微波条件下萃取、磁分离金花茶中黄酮类物质。本发明利用磁性纳米粒子-PAMAM纳米复合材料由金花茶、白花蛇舌草等植物浓缩液中萃取吸附具有弱酸性的黄酮类物质,并通过磁分离、微波辅助萃取等技术实现黄酮类物质的高效分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偏氟乙烯/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为共混物,该共混物包括聚偏氟乙烯、石墨烯、分散剂、润湿剂、表面活性剂、相容剂;各原料在一种聚偏氟乙烯/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聚偏氟乙烯65~95%、石墨烯0.1~20%、分散剂0.1~10%、润湿剂0~10%、表面活性剂0~5%、相容剂0~2%。将各原料组分经高速混合机混合后,经熔融共混得到聚偏氟乙烯/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中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不使用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节省能源,绿色环保等特点,可应用在压电材料、热电材料、介电材料、导电材料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结构有序阻燃导热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阻燃剂与树脂在120-220℃温度范围内进行共混造粒制备微米级复合颗粒,再利用PCS微纳米颗粒复合化系统将超微细导热型传导相粉体包覆在上述微米级复合颗粒上,最后通过热压成形工艺制备具有三维空间结构有序的阻燃导热型树脂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阻燃剂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能充分发挥阻燃剂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体积效应;纳米或亚微米级导热粉体均匀包覆在“阻燃剂-环氧树脂”复合颗粒上,形成的球形复合颗粒能充分发挥传导相在复合颗粒的表面效应;复合材料具有三维空间结构有序,三相各自互相贯通,微观有序。提高了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与阻燃效率,扩大了其用途。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蜂窝状三维立体整体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它属于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的制作过程包括了材料的按规律放置、抽真空、配制树脂胶液、灌注过程、预固化及抽走填芯材料、最终固化等步骤。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制备高强度、轻质量的中空复合材料,且具有高的能量吸收能力,隔音、隔热性能突出、同时具有坚韧性好、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耐冲击等特性。本发明具有广泛的用途,聚合泡沫体和蜂窝结构被广泛用作电子元件或者易碎货物的包装和衬垫材料,以吸收在运输途中产生的冲击能量,高强度的空芯结构复合材料则在航空、航天、运输工具、土建等许多领域应用极广。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椎间融合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组成为:聚-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羟基磷灰石,聚-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L-PLGA)在复合材料中的重量含量为50~98%;羟基磷灰石(HA)在复合材料中的重量含量为2~50%。本发明的融合器具有高强度、良好的骨诱导活性,能在体内完全降解吸收,是新一代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的具有高强度、高骨融合率的可吸收椎间融合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容器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其中,一种用于电容器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包括有上下两层复合材料,位于上层的复合材料为聚合物PEI/二维材料复合材料,位于下层的复合材料为聚合物PEI/氧化物阵列复合材料。上述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能在室温到150℃下均稳定工作,并且具有高的储能性能。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镁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包括镁合金件,以镁合金件为基体,在镁合金件的外表面制一层微弧氧化膜层,所述微弧氧化膜层的外表面包覆并固化碳纤维环氧树脂层。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同时具备碳纤维和镁合金的优点,其密度小、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具有良好的阻尼减震性能和装饰性,外层的碳纤维/环氧树脂材料有效的保护了镁合金,大幅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此外,镁合金的使用也减少了碳纤维的用量,与同等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其成本更低,从而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拉胀开孔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导电填料和分散剂加入水中,分散均匀得到导电填料分散液;(2)将开孔泡沫浸入到导电填料分散液中,取出干燥后得到导电开孔泡沫复合材料;(3)将导电开孔泡沫复合材料进行压缩并高温保温,冷却后得到所述的导电拉胀开孔泡沫复合材料。本发明将拉胀结构引入到电磁屏蔽材料中,制备得到的导电拉胀开孔泡沫复合材料质轻、拉伸膨胀性稳定、不但实现了在拉伸作用下保持电磁屏蔽效能稳定,还提高了其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所制备的导电拉胀开孔泡沫复合材料在可拉伸电磁屏蔽材料及吸波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电子大功率器件封装用环氧树脂微纳米共混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复合材料交叉领域。在制备该复合材料的过程中,首先制备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纳米氮化铝作为导热填料,利用超声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中,通过真空脱气、灌注成型等工艺制备微纳米共混复合材料。该微纳米共混复合材料的导热性、电气绝缘性能优异,可用于电力电子大功率器件封装材料。该微纳米共混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钛白黑泥作为填料的刹车片复合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刹车片复合材料包括:树脂1~40wt%、晶须或纤维1~20wt%、钛白黑泥15~50wt%、焦炭1~15wt%、人造石墨1~15wt%。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刹车片复合材料的方法:配料、混料、成型、热处理、机加工制备形成刹车片。本发明提供的刹车片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刹车片复合材料的摩擦稳定性和摩擦成膜性作用;同时,为钛白废副钛白黑泥处置和实现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途径,不但降低了刹车片复合材料的成本问题,同时解决了广大钛白粉厂商的废渣综合利用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蒲碳负载的磷酸钒钠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得前驱体,通过高温热处理8‑10小时后得到香蒲碳负载的磷酸钒钠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负载的磷酸钒钠为液滴状纳米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为电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同时,由香蒲碳化后得到的碳基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子传输速率,从而加快该复合材料的反应动力学。本发明中,有效提供了磷酸钒钠复合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差,从而在实现高放电比容量的同时,获得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新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渡金属硫化物与石墨烯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为:将石墨烯和过渡金属硫化物试剂加入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中,搅拌并超声分散均匀,控制粘度在1000~10000cps,得到复合材料浆料;用涂布器将所得复合材料浆料以100~400mm的厚度均匀涂刷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表面,之后于40~60℃烘箱中烘干,即得到过渡金属硫化物与石墨烯复合材料功能膜;本发明提供了多功能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条件较为温和,易于大规模生产;制得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锂硫电池中,可以解决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多硫离子在液态电解液中的溶解,有效抑制穿梭效应,提高锂硫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损伤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预测层状复合材料层内损伤和层间分层的有限元方法。该种预测层状复合材料层内损伤和层间分层的有限元方法,包括过程:建立复合材料损伤模型、基于ABAQUS软件实现提出的损伤模型。本发明基于有限元方法,使用ABAQUS用户子程序模块,对层内实体单元和层间界面单元进行实时组装,统一求解节点位移和节点力,同时预测层状复合材料层内损伤和层间分层,能全面真实地预测层状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过程。
本发明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导电银基复合材料的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该原料配方是由重量百分含量计算的下述组分组成:银粉80~88%、炭黑粉体1~18%、纳米氧化铜粉体1~10%、纳米碳化钛0.5~10%、分散剂0.1~2%。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获得的高导电银基复合材料,由于含有导电性能优异的增强相材料和微观导电通道,其电阻率最低可达1.9μΩ·cm,延伸率达22%以上。本发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与现有技术中研究和使用最多的环保型银金属氧化物相比,在达到同等性能的条件下,可显著降低银的使用量,以节约贵金属资源。
一种Si?O?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取硅源和碳源,按硅元素与碳元素的摩尔比1:(1~10)投料混合;所述的碳源选自藻粉、活性碳、石墨粉、碳纤维、碳纳米管、中间相炭微球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2)将步骤(1)中获得的混合物和磨球装入高压球磨罐中,抽真空后,将CO2泵入高压球磨罐,使高压球磨罐内部压力到达80~150bar,在温度35~60℃下、球磨转速为100~500r/min条件下反应2~24h;反应结束后,放去高压球磨罐内的CO2,冷却至室温,将粉体从球磨罐中取出;(3)在化学惰性气体保护下,步骤(2)得到的粉体在400~1000℃反应2~8h,即得到Si?O?C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制得的Si?O?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背散射信号分析的复合材料孔隙率检测方法,步骤包括:1)用超声脉冲反射法对已知孔隙率复合材料试块进行孔隙率检测;2)提取检测信号始波和底波之间的背散射信号;3)对背散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生成频谱;4)取3)得到的频谱中主频衰减3dB以内的频谱中频率幅值最大点,设该幅值为A0,求出该最大点两侧幅值为0.707A0的两个频率点,计算3dB带宽频域能量;5)对待测孔隙率复合材料进行上述步骤1)~4),将待测孔隙率复合材料的3dB带宽频域能量与已知孔隙率复合材料试块的相比较。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便高效,适应性强,且由于没有用到检测信号底波特征,对于曲面变厚度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检测尤为有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聚酰胺6:85%-95%;接枝物蒙脱土母粒:5%-15%;抗氧剂:0-1%;润滑剂:0-1%;其中,所述接枝物蒙脱土母粒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环氧化有机蒙脱土:20-30%;接枝物:70-80%。本发明制备的聚酰胺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蒙脱土在聚酰胺6基体中完全剥离,呈纳米级分散。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弯曲强度得到显著提高,热变形温度、耐热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种竹粉填充生物基树脂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竹粉20~60份、生物基树脂40~80份、偶联剂0.8~5份、抗氧化剂0.2~0.6份、紫外线吸收剂0.1~0.7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采用废弃的竹粉为原料,通过偶联剂把亲水疏油的竹粉和亲油疏水的生物基树脂偶联起来,提高了竹粉与生物基树脂的界面相容性和粘结强度,该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件、交通路障、食品袋、保鲜膜、一次性桌布、一次性饭盒、花盆、刀叉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钢复合材料,其化学成分重量比为:铜10~15%,钢85~90%,其结构为铜与钢复合成一体。本发明还公开了铜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将铜和钢通过表面处理后,经冷轧轧机轧制成高精度钢带和高精度铜带;通过表面清洗后,去除表面残留物、脱脂;经冷轧轧机轧制成高精度铜钢复合带;用真空炉中650-850℃的温度下,对铜钢复合带进行退火1-4小时,使二种金属材料复合层的结构分子融合,然后再在真空炉中冷却至室温;将两种带材进行复合,使带材复合成一体、精轧;将复合材料进行平整、抛光,按照用户的要求对带材进行分剪后进行包装即可。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