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保温填充材料,上层复合材料板中的塑胶膜与下层复合材料板中的塑胶膜将有孔空芯壳体包裹并抽真空,其余接触面被热熔紧固粘接,被热熔紧固粘接部位上设置有通孔,有孔空芯壳体起到支撑真空空间与保温作用,上层复合材料板中的金属片与下层复合材料板中的金属片的作用是有一定的可塑性能按照使用者的要求弯曲并固定造型,上层复合材料板中的纸与下层复合材料板中的纸的作用是在使用中会与发泡聚氨酯料紧密结合,通孔的作用是让液态的聚氨酯料通过并膨胀固化与本实用新型混合在一起形成泡沫绝热层,本实用新型可单件、多件组合使用,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减少使用聚氨酯料、保温效果好、降低制冷设备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设备,公开了一种复合机成品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复合机成品冷却装置,用于冷却复合材料的底面和顶面,包括:用于卷起复合材料的卷架、水平滚轴、竖直滚轴、用于产生冷气的第一冷却机、第一冷却机的出气口相通的第一喇叭出气口、用于产生冷气的第二冷却机、与第二冷却机的出气口相通的第二喇叭出气口;第一喇叭出气口用于朝向复合材料的底面散出冷气;第二喇叭出气口用于朝向复合材料的顶面散出冷气;第一喇叭出气口和第二喇叭出气口用于散出冷气的一侧均为喇叭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复合材料在卷绕的同时被冷却,解决由于温度问题导致复合材料桔皮、褶皱现象,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杆结构及航空发动机安装系统,其中,连杆结构包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连杆本体(1),所述连杆本体(1)设有容纳槽(2),所述容纳槽(2)内填充有复合材料。本实用新型在连杆本体上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填充有复合材料,而连杆本体自身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结构为包括金属和复合材料的混杂结构,这种连杆结构相比于传统的金属连杆来说,总体重量较轻,抗拉能力强,具有较好的疲劳与损伤容限性能;相比于传统的全复合材料连杆来说,由于主体部分为金属材料,并且复合材料部分可以通过凹槽的侧壁来进行保护,因此抗压能力强,可以避免复合材料因受压而出现分层或基体材料被压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电流保护元件,至少二个金属电极片,以及夹固于金属电极片之间的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层,其中,所述的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层为包含D50粒径不大于9mm金属碳化物的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层,由绝缘聚合物包覆层贴合在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层的裸露部位,将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层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在25℃时的体积电阻率不大于0.01Ω.cm,承载电流不小于0.25A/mm2,且至少两个金属电极片通过导电部件串接于被保护电路中形成导电通路。聚合物包覆层用以隔绝环境对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影响,该过电流保护元件具有低室温电阻率和良好的耐候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更高性能的正温度系数过流保护器件,涉及具有正温度系数的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为主要原料的电子元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它由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为芯材和贴覆于芯材两面的金属镀镍箔片构成。特点是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含有一种导电金属氧化物颗粒;用该芯材制作的正温度系数过流保护器件在室温下呈现低电阻率和较高的耐电压能力,提高了其使用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复合聚丙烯建筑门窗材料,它由内外两层复合材料构成,所述的外层为耐候阻燃高光泽聚丙烯层,所述的内层为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层。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复合材料集众多优点于一身,它的外层材料具有很好的抗老化、抗光降解性,还具有阻燃性、高光泽性;内层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赋予了内层高强高刚的力学性能。该复合材料可采用复合共挤工艺,由于两层都为聚丙烯改性材料,因此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一种汽油吸附脱硫剂,是一种铜改性的有序介孔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5~56%,铜与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0.08~0.18 : 1,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在280~450m2/g之间,中孔孔径分布在5~10nm,孔容在0.29~0.56cm3/g。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汽油吸附脱硫剂的制备方法,采用酚醛树脂和正硅酸乙酯分别作为碳源和硅源以及表面活性剂共混,通过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法合成有序介孔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前驱体,再将该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进行高温处理得到有序介孔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采用浸渍法负载铜组分,得到汽油脱硫剂。本发明对汽油中噻吩硫化物具有高的选择性。
轻质塑料材料及其应用涉及树脂基复合产品。轻质塑料材料,包括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一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两个膜层,两个所述膜层间构成一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至少两个颗粒,至少两个所述颗粒间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两个所述膜层中至少一个膜层为透光材料。通过光照射,实现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从而使颗粒与颗粒间位置得以固定,进而使基体形状得以固定,进而实现轻质塑料材料的固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加热复合材料天线反射面及其制备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是通过在天线反射面成型过程中添加一层高导热薄膜材料,使高导热薄膜材料与天线反射面很好的结合形成一体化结构,由外界通电后该层高导热薄膜材料通过自身发热导热的特性,使天线反射面具有自加热的特性。该方法实现了复合材料天线反射面自加热功能技术,通过对复合材料反射面表面温度的控制,控制或降低复合材料反射面的因外界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变形,进而实现复合材料反射面在特殊工作环境下,在所需温度下正常工作,提高复合材料反射面的工作型面精度,天线的增益性能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莫来石前驱体原位包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主要特征是将表面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置于原料水溶液中,原位合成碳纳米管-碳酸铝铵-二氧化硅溶胶复合粉体,通过洗涤、干燥、过筛和煅烧,获得莫来石前驱体包裹碳纳米管复合粉体。所得材料的结构特征是莫来石前驱体在碳纳米管的管壁上,在优化条件下,可实现前驱体对碳纳米管的全包覆。通过控制溶液浓度可以得到不同配比的碳纳米管-莫来石复合粉体。本方法以原位包覆合成方法实现了莫来石前驱体与碳纳米管的紧密结合,是制备碳纳米管/莫来石复合材料的有效途径。该复合材料是制备碳纳米管-莫来石复合材料优良的前驱体,也可以用作其它材料的增强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耐划痕聚丙烯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成:聚丙烯55~98;无机填料0~35;增韧剂POE0~20耐划痕助剂0.5~10;抗氧剂0.1~2;光稳定剂0.1~1;其他助剂0~5;本发明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基础配方中添加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耐划痕性能的助剂,从而制备出耐划痕性能更好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是:1、使用适量耐划痕助剂在复合材料体系中,使得所制得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耐划痕特性。2、所制得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在保证材料耐划痕性能的同时,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基本不受影响。3、提出的改善聚丙烯复合材料耐划痕性能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一种柔性纳米复合热电材料制备方法,首先将纸浸入在吡咯单体的水溶液中搅拌,当纸吸附吡咯单体充分后,将FeCl3·6H2O的水溶液滴加到上述溶液中,继续搅拌;反应结束后,将合成好的PPy/纸纳米复合材料样品转移到一个烧杯中,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后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复合材料在HCl溶液中浸泡进行掺杂,然后再次干燥。最后使用DMSO掺杂的PEDOT : PSS溶液对PPy/纸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处理,干燥后得到柔性PPy/PEDOT : PSS/纸纳米复合热电材料。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柔性PPy/PEDOT : PSS/纸纳米复合热电材料可用于可穿戴柔性热电发电和制冷器件领域。
一种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的镍基石蜡自润滑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通过制备出含有石蜡的表面活性剂乳液并与镍盐溶液混匀形成电沉积液,然后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得到镍基石蜡自润滑复合镀层。本发明通过简洁步骤实现“固-液协同摩擦”,在摩擦过程中即使石蜡流失,复合材料中的石蜡颗粒会源源不断的补充,极大地延长了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
一种GF/PET/PBT复合纱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复 合纱由GF、PET和PBT三种成份组成,三者的体积比,即VGF∶VPET∶VPBT=20∶(4~76)∶(76~4)~80∶(1~19)∶(19~1),通过制备PET/PBT复合纤维和制备GF与PET/PBT复合纤维复合纱两步操作制成。通过制备GF/PET/PBT复合材料预型件和热压成型两步操作,制成GF/PET/PBT复合材料,实现对GF/PET/PBT复合纱的应用。在该复合纱中GF纤维与PET/PBT复合纤维的结合效果较好,调节复合纤维中PET纤维与PBT纤维的比例,可以得到强伸性能等性能各异的多种PET/PBT复合纤维,拓宽了GF/PET/PBT复合纱性能的可设计范围。GF/PET/PBT复合材料适于用来作对抗冲击性能要求较高的零部件。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剥离型蒙脱土/马来酸酐-苯乙烯离聚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原位插层自由基聚合,将单体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有机蒙脱土(MMT)片层,然后在MMT片层间聚合,利用聚合热将MMT片层打开、剥离,形成剥离型蒙脱土和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复合材料;将该共聚物复合材料经过水解和盐化制备得剥离型蒙脱土和马来酸酐-苯乙烯离聚物复合材料。本离聚物复合材料可以作为PET的成核剂,显著提高PET的结晶温度并加快结晶速率。该离聚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可以与PET采用混炼反应挤出造粒的一次性工艺,操作方便,效益高,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塑料标准件快速制作用材料及其应用涉及树脂基复合产品。塑料标准件快速制作用材料,包括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一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两个膜层,两个所述膜层间构成一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至少两个颗粒,至少两个所述颗粒间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两个所述膜层中至少一个膜层为透光材料。通过光照射,实现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从而使颗粒与颗粒间位置得以固定,进而使基体形状得以固定,进而实现塑料标准件快速制作用材料的固化。
本发明设计一种具有红外线及负离子的保健眼镜,包括眼镜架、鼻架及镜片,其特征在于:在鼻架及眼镜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复合材料细小块。所述的复合材料细小块为能发出远红外线的材料。在鼻架及眼镜架上所设置的复合材料细小块位于有利于眼健康的穴位处。在眼镜架的表面涂覆有一层能发出负离子的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佩戴眼镜的时候复合材料能发出远红外线对有关于眼睛的穴位进行刺激可以有效防治近视,同时复合材料发出的负离子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益。
非标塑料管制作用材料及其应用涉及树脂基复合产品。非标塑料管制作用材料,包括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一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两个膜层,两个所述膜层间构成一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至少两个颗粒,至少两个所述颗粒间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两个所述膜层中至少一个膜层为透光材料。通过光照射,实现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从而使颗粒与颗粒间位置得以固定,进而使基体形状得以固定,进而实现非标塑料管制作用材料的固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增韧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以下以质量分数计的原料制成:尼龙树脂70-76wt%;增韧剂13-20wt%;辅助增韧剂A5-15wt%;辅助增韧剂B0.5-1.5wt%;其它添加剂0-1.0wt%。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品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低温性能,可用于扎带、扣件等零部件,可满足该类产品在苛刻的低温条件的工作要求;另外,本发明产品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因此,本发明的耐低温增韧尼龙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及其应用涉及树脂基复合产品。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包括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一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两个膜层,两个所述膜层间构成一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至少两个颗粒,至少两个所述颗粒间填充有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两个所述膜层中至少一个膜层为透光材料。通过光照射,实现未固化的光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从而使颗粒与颗粒间位置得以固定,进而使基体形状得以固定,进而实现颗粒填充式光固化材料的固化。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散热半导体平面光源的制备方法,采用具有良好绝缘性能及高导热效率的金刚石微粒的复合材料制备铝基复合电路板作为LED芯片的电路基板,将LED芯片直接粘附或焊接在具有连线的该复合电路板上,以提高芯片的传热效率;同时将金刚石微粒掺杂于透明硅胶中,形成具有高导热、导光、散光的复合材料,直接用于LED芯片的封装。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金刚石微粒复合材料,使光源模块的可靠性和寿命大为提高;采用纳米金刚石微粒的透明硅胶,散热快,且起到导光、散光的作用,使得LED点光源转化成面光源,减小了光的损失,同时简化了LED封装工艺步骤,降低了光源的制造成本,易于规模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磷酸亚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Fe3+化合物为原料,基于醚类有机溶剂体系,通过溶胶-凝胶方法,结合碳热还原法制备的。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磷酸亚铁锂为橄榄石型,粒径为400-800nm,且正极复合材料具有平稳的3.4V充放电电压平台,2C电流下可逆的充放电比容量达到134.5mAh/g。复合材料结构稳定,循环性能优良,且为环境友好型材料。
本发明属于储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面积比容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为还原氧化石墨烯/铋复合材料;其以碳布为基底,采用恒电压电化学共沉积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精细结构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和铋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高载量、高面积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和高循环稳定性等优点;碳布单位面积负载量可达40 mg/cm2;面积比容高达3.5 mAh/cm2,超过目前报道的大多数电极材料;该电极循环测试3万圈后容量基本没有衰减,循环5万圈后容量仍有90%的保持;该负极材料可用于柔性水系电池中,电极与氧化镍正极材料组装成全电池后,电池仍有3mAh/cm2以上的能量密度。本发明操作简单,耗能低,原料来源广,易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温耐冷热交替抗冲刷抗渗隔热防腐结构及其制备工艺。所述防腐结构包括高分子抗冲蚀复合材料基板,所述高分子抗冲蚀复合材料基板由高分子发泡层和硬质抗冲蚀层复合而成,高分子抗冲蚀复合材料基板的高分子发泡层通过胶粘剂层固定于基体上。制备工艺为首先采用手动打磨或喷砂处理,将基体清理干净,在基体上贴衬高分子抗冲蚀复合材料基板;高分子抗冲蚀复合材料基板采用胶粘剂进行粘结施工时采用揉挤法工艺,使胶粘剂从高分子抗冲蚀复合材料基板的缝隙中挤出。本发明所涉及防腐结构层具有更加优良的防腐能力、更优良的耐高温、冷热交替、抗冲刷效果。
雕塑制作用材料及使用该材料制作雕塑的工艺涉及制造业。雕塑制作用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生成产品形态的基体,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两个膜层,两个膜层间填充有未固化的树脂基复合材料。使用雕塑制作用材料进行塑料件打样或产品生产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制作用于生成产品形态的基体,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两个膜层,两个膜层间填充有未固化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步骤二,利用基体制作具有产品形态的产品雏形;步骤三,通过将未固化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使产品雏形固化定型成为产品。
一种生物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该复合材料包含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聚己内酯30-80%,甲壳素纤维15-65%,改性甲壳素0-10%。本发明将甲壳素纤维、酰化改性甲壳素和聚己内酯按配比称量,搅拌10-20min使混合均匀,而后于130-160℃下混炼、破碎、成型,或者于130-160℃下混炼、挤出、造粒、成型。本发明复合材料降解速率更慢,强度保持性更好,且原料来源方便,辐照处理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模量,进一步减慢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明显地诱导新骨生长的作用,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在线监测功能的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及其制造工艺,所述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包括内衬,所述内衬表面设置有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层,所述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层上设置有用于采集电信号的导电传感网络;所述制造工艺包括:将可导电纳米材料加入挥发性溶剂中,搅拌制备得可导电纳米溶液;将金属模板放置于待缠绕于内衬外层的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层表面;将所述可导电纳米溶液通过金属模板喷涂于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层上;加热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层,使挥发性溶剂完全蒸发,在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层表面形成导电传感网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简单、可靠、能实现在线监测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基复合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电极包括复合材料以及负载于复合材料上的Pt‑Bi,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水泥40‑50份、粉煤灰25‑35份、活性炭10‑20份及石墨粉5‑15份,复合材料中还掺杂有石墨烯;制备时,先制备活性炭‑石墨烯复合物,再制备泥浆状固体物,之后进行水泥养护得到复合材料,最后将Pt‑Bi负载在复合材料上,即得到水泥基复合碳电极;水泥基复合碳电极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极粘结力大幅度提高,延长了使用寿命,且能够高效快速降解污水中的难生物降解污染物,降低了电极的成本。
本发明是关于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根据微观结构图获取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根据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数值和前盖板的有限元模型获取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前盖板的材料包括复合材料。其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图可以更接近真实的材料,从而保证了根据微观结构图获取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真实情况更加接近,也即能得到与真实材料更接近的宏观力学性能参数,从而有效提升了后续计算得到的前盖板的工况性能参数的准确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上海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