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商务部连续发布多项稀土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公告,在全球范围内激起千层浪。西方舆论的强烈反应点破了问题的实质:中国此次打出的,是一张结合了“资源底牌”与“技术王牌”的组合拳。
519
0
近日,2024年度"中国好技术"评选结果正式揭晓,鞍钢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矿")自主研发的"露天矿山智能爆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国好技术"项目库。该评选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联合全国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共同发起,旨在推动优秀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251
0
10月16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与负极材料领军企业凯金新能源在东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宁德时代零碳能源事业部业务总监杨开坤、凯金新能源副总裁秦建军等双方高管出席签约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379
0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半场是“造车”,那么随着“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到来,“回收”将成为决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下半场。到2030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达到高峰,如何高效、安全地挖掘这座“城市矿山”,已成为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课题。
770
0
近日,中森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与广西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中森碳投董事长谢火荣与江南区委书记张清亮出席签约仪式,共同见证年产2GWh新型电池生产项目(含钠离子电池、镍锌电池)落地广西南宁江南区。
309
0
近日,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联合江苏省分行,依托中银集团全球化金融服务优势,首次采用“内部联贷”模式,成功为河北华通线缆集团安哥拉电解铝项目提供1082万元中长期出口融信达融资支持,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298
0
10月15日下午,一列满载3000吨越南氧化铝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专列从广西防城港站鸣笛启程,驶向新疆石河子。该专列是广西首趟越南同奈港至新疆氧化铝联运班列,标志着一条连接东南亚与我国西北能源产业基地的高效物流通道正式贯通,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供了新方案。
428
0
2025年10月15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锂能”)旗下武汉亿纬储能有限公司与中建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材信息”)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双方将在技术研发、产品方案优化、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协作,共同探索储能行业高效发展路径,推动产业从“数量增长”迈向“质量升级”。
287
0
近日,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黄金埠镇成功举办年产2GWh固态电池智能制造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由余干高新区、黄金埠镇 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总投资达17亿元。此次签约标志着余干县在新能源高端制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当地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452
0
磷酸铁锂市场需求持续攀升。10月20日,丰元股份披露重要公告,旗下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武汉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孝感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宜昌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合称“楚能新能源”)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未来三年间,丰元锂能将向楚能新能源提供总量达10万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双方还将在产品研发升级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634
0
钨,作为熔点最高、密度最大的稀有金属之一,以其独特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被誉为“工业的牙齿”。从坚不可摧的硬质合金刀具,到穿甲弹的核心材料;从火箭喷管的耐高温部件,到半导体芯片中的微观互连;从传统照明灯丝的百年辉煌,到光伏金刚线、核聚变装置等前沿科技的新兴载体,钨的身影贯穿于民用、工业与国防军工的广阔领域,成为支撑现代工业体系与技术革命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关键金属。
853
0
10月18日,在长治高新区占地306亩的山西特瓦时项目基地内,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工厂正全速运转。自动化生产线有序协作,机械臂精准投送物料,一袋袋磷酸锰铁锂正极产品不断完成封装。从投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均采用智能控制系统精准管理,展现了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459
0
10月16日,比亚迪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战略合作总监张小锐一行到访中铝青海公司,与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有财就深化产业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围绕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绿色低碳材料应用等方向展开研讨,探索更高层次合作模式,共同推动铝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320
0
近日,全球可持续包装领域迎来里程碑式合作。瑞典创新包装技术企业Meadow与波兰联合包装商FILLSY Poland宣布,将共同投资1400万欧元在波兰建设专精于铝预填充解决方案MEADOW KAPSUL™的绿色工厂。这一战略布局将显著提升欧盟可回收包装产能,计划至2027年实现年产量1亿罐的阶段性目标。
408
0
10月10日,国内钛白粉龙头企业龙佰集团宣布全面上调产品价格,国内销售价格每吨提高300元,国际市场每吨上涨40美元。这一涨价决策迅速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多家钛白粉生产企业跟进调价,形成新一轮涨价风潮。
791
0
10月15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与京东集团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与京东集团CEO许冉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标志着两家行业领军企业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547
0
2025年10月20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42亿元,同比增长12.9%;归母净利润达18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2%;净利率达19.1%,较上年同期提升4.1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现金储备(含交易性金融资产)突破3,600亿元,为持续创新和产能扩张提供了坚实保障。
933
0
10月19日,国轩高科(002074)在内蒙古乌海巴音陶亥发布“高耗能工厂零碳解决方案”,标志着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的正式运营。这一创新方案为钢铁、石化、化工、电力等高耗能产业提供了可落地的低碳转型路径,助力中国制造业迈向碳中和目标。
543
0
最新消息显示,哈密浩辰星辉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的8GW固态电池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位于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部新兴产业园,目前6栋厂房中已有5栋完成主体建设。企业正通过增派设备与人员加快进度,计划11月启动设备安装,12月进入试生产阶段。
652
0
当前,多晶硅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与价格竞争的双重压力,技术实力与产品质量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作为国内少数掌握硅烷流化床法(FBR)技术的企业,天瑞硅材料聚焦“质量为本”战略,通过系统性攻坚,于今年9月实现粒状硅产品质量的全面突破,关键指标显著优化,客户满意度达100%,彰显了其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
459
0
10月15日,桂平市隆重举行2025年10月份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仪式上,由劲胜新能源(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4GWh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电池组装项目正式落地,标志着桂平市新能源产业布局迈出重要一步。
380
0
10月16日,由陕建铁建公司承建的志丹200MW/600MWh构网型储能项目在延安市志丹县正式开工。该项目作为延安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8.1亿元,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达1.4亿元,将为当地能源结构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510
0
近日,记者从大龙开发区获悉,北部工业园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正全面展开施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贵州新能源材料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预计年产值达1亿元,为当地创造80个就业岗位。
543
0
近日,天齐锂业发布公告称,旗下位于江苏张家港的年产3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经过多次工艺优化和调试,首袋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于2025年10月17日顺利下线,经公司内部检测确认,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行业标准。接下来,公司将继续推进生产线的优化调整,确保产品稳定量产,并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切换至碳酸锂生产。
428
0
近日,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企业欣旺达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披露,公司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研发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逐步明确,将为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及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提供更安全、更高能量密度的能源解决方案。
1177
0
近日,青海辉源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绿色高性能铝板带箔项目在大通北川工业园区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项目总投资17.71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5.64亿元,流动资金1.69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青海省重要的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推动当地铝产业链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94
0
加拿大零部件巨头利纳马(Linamar)近日发布重大收购公告,公司已签署最终协议,将以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33亿元)的对价收购汽车轻量化专家Aludyne的北美核心资产。这项战略性投资将显著增强利纳马在关键区域的制造网络布局。
435
0
10月18日上午,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将投资40亿元建设新一代高端硅碳负极材料生产基地。这一重大项目的落地,标志着舟山市在新能源材料产业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432
0
10月18日,奇瑞汽车在2025全球创新大会上展出了其自主研发的全固态电池模组,该电池采用原位聚合体系固态电解质、富锂锰正极材料等前沿技术,电芯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预计可使电动汽车续航提升至1200-1300公里。
1289
0
10月17日,据媒体报道,由于中创新航电芯产能不足,智界部分车型将临时调配一批宁德时代82度电池(三元锂离子+磷酸铁锰锂混合)以满足交付需求。此举旨在加快交车进度,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今年减3万元及明年减1.5万元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
4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