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国家矿业、石油和能源协会(SNMPE)负责人Julia Torreblanca在4月9日(周三)的一次公开场合中透露,秘鲁本年度铜产量预计将迎来2%至4%的增幅。这一预测意味着秘鲁铜产量有望攀升至279万吨至285万吨区间,相较于去年的274万吨产量,实现了显著提升。
铜价方面,今年以来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多维度利多因素依次推动铜价走高。新年伊始,美元持续高位走强,但并未对铜价造成明显抑制,反而因市场对美国可能加征有色金属关税的忧虑,铜价一路攀升。
随着清洁能源地位的日益提升,储能技术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锌溴液流电池(Zinc-Bromine Flow Batteries, ZBFBs)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中长时储能技术,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锌溴液流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应用背景,着重总结了隔膜和电解液的优化策略及最新的发展潜力。
2025年4月7日,金浦钛业发布公告,决定终止子公司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与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甘肃镍都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投资计划。这一决定是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导致项目可行性降低,加之南京钛白资金压力,最终促使公司终止投资。尽管项目未实质性推进,此次终止投资不会对公司现有业务及经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3月27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南充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通过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等手段,促进南充市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该政策涵盖了加氢(醇)站、氢能装备及零部件、氢能应用、制氢项目、氢能储运、研发创新、产业链配套、金融赋能、氢能交通及工业应用等多个方面,为南充市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面支持。
2025年4月9日,运达股份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宣布将投资建设四个风电项目,总规模达820MW,总投资额合计72.9亿元。这些项目包括绥滨县运达200MW风电项目、临渭区管路20万千瓦风电项目、洞头2号海上风电项目和苍南6号海上风电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地点分别位于黑龙江、陕西和浙江,旨在利用良好的风资源,为公司带来长期发电收益,提升盈利能力。
宸宇富基研发中心及新能源材料基地项目选址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由望城经开集团负责代建。项目总投资规模达2.6亿元人民币,其核心建设内容涵盖研发中心、中试生产线以及年产2万吨负极材料生产线。
该项目由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倾力打造,总投资规模高达3.5亿元,占地面积广阔,总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项目规划精心,旨在新建三处高标准节能车间,以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台套新能源电芯壳体智能化生产专用仪器设备及3,000万套电芯壳体的强大产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4月9日,东峰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特别是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公司与蓝廷新能源合作开发固态电解质及半固态复合隔膜,设立汕头博盛复合集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拓展复合集流体技术,并与中南大学合作推进无负极电池关键技术攻关。尽管公司目前未与Manus开展AI自主智能领域的合作,但正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生产与研发领域的应用。
近日,中铝铝箔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5亿人民币增至约6.2亿元人民币,增幅约149%。这一显著的资本增加不仅反映了公司强大的发展信心,也为其未来的业务拓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邓占树,经营范围包括生产、销售铝箔、铝制品、机电产品及设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管理及技术咨询服务等,由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据有色宝编译,加纳铝土矿公司计划到2025年底生产600万吨铝土矿。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计划进行一项高达1.2297亿美元的持续性投资,用于升级设施及提升运营效率。这一投资计划不仅将显著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还将为加纳的经济发展和铝土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晶科科技发布公告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深化其全球化战略布局,晶科科技全资子公司PhotonEnergy计划从关联方Sweihan香港手中收购其持有的SweihanHolding公司50%股权,双方已就此次股权转让事宜达成一致,并签署了相关协议。
重庆首条“水铁公”氢能多式联运干线正式运营,首批15辆搭载国鸿氢能燃料电池系统的重卡启程。这条干线连接珞璜港与理文纸业,首次实现氢能车辆在“铁路-港口-公路”联运体系的规模化应用,推动长江上游“零碳运输走廊”建设。该批车辆搭载自主研发的鸿途燃料电池系统,配套物联网实时监测,完成物流验证测试,相比传统柴油车减排效果显著。珞璜港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物流枢纽,依托区位优势,通过“铁路集货+氢卡转运”,构建低碳闭环运输体系。
天合光能在钙钛矿叠层技术领域的深耕可追溯至2014年,至今已累计申请相关专利331件,展现了其强大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近期,该公司研发的210大尺寸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电池组件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峰值功率高达808W,成为全球首款功率突破800W门槛的工业标准尺寸光伏组件,这一成就不仅刷新了世界纪录,更在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4月9日,济南市发布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文件强调,今年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加快新型能源发展,强化重点领域能效提升,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同时,严格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推进循环经济,开展近零碳试点建设,强化碳排放数据监管,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履约清缴工作。
印度计划在拉达克地区建设一个总装机容量达13吉瓦的混合可再生能源园区,包含太阳能、风能和电池储能系统。目前尚未选定建设项目的公司。此外,印度太阳能公司正在拉达克列城塔鲁建设一个25兆瓦交流电的并网太阳能发电项目,配备40兆瓦时的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的EPC承包合同已授予Prozeal Green Energy。
4月9日,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欧洲嘉拓与德国MOLL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MOLL计划在德国利希滕费尔斯建设钠离子电池工厂,聚焦储能领域,目标年产能500MWh至1GWh。欧洲嘉拓将提供电池极片制作工艺流程设计、电极加工设备等。备忘录有效期24个月,除非双方同意提前终止。
郑州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聚焦未来产业和能源转型。计划围绕氢能储能、量子科技、数字孪生等6大方向15条新赛道,构建“4+N”未来产业空间格局,建设10个以上未来产业特色园区,实施20个以上特色项目,创建2个以上省级先导区,并争创国家级先导区,目标是未来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同时,因地制宜配置储能设施,加快储能电站和先进储能产品产业化。
美国光伏组件制造商SEG在SolarReviews发布的年度榜单中,连续两年入选“2025年全美前十组件品牌”,并升至第九。该排名综合评估了制造成本、产品质量、财务状况、销售实力、质保服务、行业整合、设计研发等多维度因素。SEG凭借突出的综合实力,深受美国分销商和合作伙伴认可,成为安装商优先选择的品牌。其德州休斯顿生产基地产能领先,旗舰产品YUKON N系列因出色外观和性能受青睐。SEG秉持“美国制造”理念,与本土企业合作,提升产品本土制造比例,未来将继续加大本地投资,创新研发,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清洁能源产品。
4月4日,安能西藏公司仲巴霍尔巴30MW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霍尔巴乡,海拔4700 - 4800米,采用牧光复合模式开发,规划面积583.67亩,额定容量30MW,年发电量超4500万度,每年可减少1.37万吨煤炭消耗。自2024年8月开工以来,团队克服高原挑战,秉持高标准建设原则,实现“施工零事故、质量零缺陷”,多次获表彰。后续项目部将继续以高标准完成剩余工程,为安能西藏公司新能源建设打造“仲巴样板”,助力西藏绿色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4月9日,加纳国家能源部与财务部代表团参观考察了欧达光电临沂生产基地,并签订了为期10年的独家新能源合作协议。双方计划未来十年在加纳全国200所学校建设太阳能电站,采用欧达光电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加纳代表团对欧达光电的光伏组件、逆变器及储能产品等技术研发成果和生产工艺表示高度认可。此次合作标志着欧达光电在国际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将助力加纳能源转型、教育基础设施发展和可持续能源目标实现,同时也提升了欧达光电的品牌影响力。
江苏宇程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聚酰亚胺锂电池隔膜产业化项目在宜开工,由北京化工大学高性能聚合物研究团队负责技术攻关。该项目一期预计今年10月竣工投产,其生产的聚酰亚胺隔膜产品已申请五十余项专利,其中三十五项已授权,核心专利还提交了PCT国际专利。锂电池隔膜是电池的关键内层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和安全性能等。聚酰亚胺隔膜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PI隔膜有望在高性能锂电池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最近,现代汽车在首尔车展发布了第二代 Nexo 氢燃料电池车,外观采用全新“钢铁艺术”设计,内饰充满科技感,动力系统也得到升级,续航提升至 700 公里,加氢仅需 5 分钟。第一代 Nexo 自 2018 年发布后,截至 2025 年 4 月,全球累计销量突破 4 万辆,但自 2024 年以来销量有所下滑,第二代上市后有望改变这一局面,不过售价和上市时间尚未公布。与此同时,丰田在北美发布了 2025 款 Mirai,作为改款车型,主要增加了外后视镜加热、数字钥匙等配置,价格有所上涨,截至 2025 年 4 月,其全球累计销量约 2.8 万辆。
广州恒运集团设立全资子公司广州恒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35,326万元建设广州国际氢能产业园制氢项目。项目涵盖甲醇制氢工程和氢能产业创新中心两大板块,旨在构建涵盖制氢、储运、加氢站及下游工业利用的全产业链。恒运集团通过这一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其在氢能领域的影响力。
4月8日,东方电气集团在西藏昌都市开工建设高海拔风电产业基地。该项目是西藏大型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构建了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成后将年产200万千瓦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重点生产适配海拔4000米以上极端环境的高端机型。它是中央企业落实治藏方略的实践,标志着我国高海拔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进入新纪元,助力西藏“双碳”目标实现,引领全球风电产业向高海拔区域发展。
润世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华能定边南山15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实现首批风机并网发电。这个项目使用30台5.0兆瓦的大容量机组,通过6回35千伏集电线路接入自建的110千伏升压站,再由110千伏线路接入330千伏尖山变。它不仅设计专业、集约,还预计每年能输送超3亿千瓦时清洁电力,对优化陕西北部电网结构、推动地方能源转型意义重大。
浙江醇氢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新股东,注册资本从10亿元人民币提升至12亿元人民币,增幅达20%。公司专注于醇氢动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构建多元化绿色甲醇运力生态。通过首轮融资和生态战略的实施,醇氢科技将加速醇氢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助力甲醇商用车的快速推广应用。
中国能建华北院中标了中核汇能金塔县160万千瓦清洁能源保障项目,该项目位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是当地第三批大基地预备项目。华北院主要负责集热、储热部分的设计工作。项目利用当地丰富的风电和太阳能资源,建设风光储一体化基地,缓解电力消纳压力,保障用汽需求,还能降低能源损耗和企业用电成本,促进产业发展,符合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方向。
国能黑龙江双鸭山宝山80兆瓦光伏复合发电项目已正式开工,由中国能建广东火电负责PC施工总承包。该项目位于双鸭山市宝山区,直流侧装机容量约95.9兆瓦,交流侧约79.8兆瓦,还新建一座66千伏户外GIS升压站。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超1.15亿千瓦时,能节省标煤约3.5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6万吨、二氧化硫约18.47吨、氮氧化物约20.78吨,将有力推动当地绿色生态发展。
4月2日,澄星股份江阴电子新材料项目签约落户江阴临港开发区。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江阴市市长王琪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并与浙江耀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星星,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晓光一行会谈。许峰表示,该项目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将为江阴新能源产业链强链补链提供支撑,希望企业加快项目落地,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