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车与鸿海科技旗下的鸿华先进达成电动汽车OEM供应意向,双方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并将继续就正式协议进行商谈。鸿华先进将开发电动汽车OEM车型并供应给三菱汽车,这些车型将由鸿华先进的股东之一裕隆在台湾地区负责生产。预计相关产品将于2026年下半年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亮相。这一合作模式不仅为三菱汽车提供了新的车型供应,也为鸿华先进拓展了业务版图,体现了电动汽车市场全球化合作的趋势。
乘联分会公布了2025年4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数据。2025年1-4月累计批发400万辆,同比增长42%。4月份,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比亚迪以37.26万辆的批发销量稳居第一,吉利排名第二,上汽通用五菱第三。特斯拉位居第四,小米超过蔚来位居第十三。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多家车企新能源销量表现出色,吉利等4家企业创出历史新高,零跑等4家创出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据盖世汽车报道,法拉利首款纯电动汽车“elettrica”原计划于2025年10月9日在资本市场日亮相,但发布时间已推迟至2026年春季。法拉利首席执行官宣布,新车将分三个阶段逐步展示:第一阶段展示“技术核心”,第二阶段展示内饰设计的“外观与感觉”,最终在2026年春季进行全球首发。该车将在名为“e-building”的新工厂生产,该工厂总面积达42500平方米,已于去年投入使用。尽管法拉利对电动汽车的进展保持低调,但产品营销负责人透露,“elettrica”将发出一种“真实的”声音,并可能加入模拟换挡功能。
2025财年,印度原铝产量增至420万吨,相较于24财年的416万吨,实现了小幅但稳定的增长。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铝生产商,原铝产量的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铝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12.6%,达到57.3万吨,与24财年的50.9万吨相比,增长幅度较大。
源杰科技(688498.SH)近日宣布收到A客户的大功率激光器芯片产品采购订单,订单金额高达6187.16万元人民币(含税)。这一订单属于公司日常经营性质,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该订单的顺利实施将对源杰科技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稳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并吸引更多潜在客户的关注。
江顺科技在互动平台宣布,已与国内外众多知名铝型材制造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伙伴包括华建铝业、栋梁铝业、鑫铂股份、豪美新材、敏实集团、旭升集团、兴发铝业以及国际知名企业WISPECO。通过与这些行业巨头的合作,江顺科技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还为铝型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洁美科技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复合集流体研发和生产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正极复合铝箔已经完成验证并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复合铜箔也在同步进行试验订单测试。这一进展表明洁美科技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未来市场拓展和技术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沙特阿拉伯在采矿业的发展上动作频频、步伐迅猛,这背后是其“2030年愿景”经济多元化计划的有力推动。作为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矿业的扩张旨在打破长期以来经济对石油产业的过度依赖,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转型。
抚顺铝业有限公司这一在有色金属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企业,迎来了重大股权与资本调整。原股东中铝(上海)碳素有限公司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中国铝业(股票代码:601600)正式成为抚顺铝业有限公司的全资股东,与此同时,公司的注册资本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先约22.7亿人民币大幅增至约29.7亿人民币,增幅约达31%。
据有色宝编译,2025财年印度关键矿产和有色金属产量均创新高。其中,铁矿产量同比增长4.3%至2.89亿吨,锰矿产量同比增长11.8%至380万吨,铝土矿产量同比增长2.9%至2470万吨,铅精矿产量同比增长3.1%至39.3万吨。原铝产量增至420万吨,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12.6%至57.3万吨。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印度矿业在2025财年取得了显著增长,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 Mysteel 报道,广西某氧化铝企业原计划于5月13日开始一台焙烧炉的检修工作,但现调整为5月8日开始,检修周期预计为15天,涉及产能约80万吨/年。此外,广西区域内另一氧化铝厂也计划近日进行常态化检修。此次检修计划的调整及新增检修安排,对当地氧化铝产能及市场供应产生了一定影响,具体情况仍在持续跟踪中。
5月7日,新铝时代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本次重组正按计划进行。目前交易处于已披露交易预案阶段,公司正在协同中介机构对标的公司宏联电子进行尽职调查、审计评估工作,并准备申报文件,以尽快完成草案披露和申报工作。这一进展表明新铝时代在重组过程中稳步推进,为未来的业务拓展和资源整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5月7日,广西亿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铝工业型材项目在田林县旧州镇桂黔(田林)经济产业园区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设用地60亩,将建设挤压、喷涂、氧化车间、仓库及综合楼等配套设施。项目的开工标志着田林县在铝工业型材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5月6日,伊犁坚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铝型材生产线正式投产。该公司生产车间包括2条铝型材挤压自动生产线和1条涵盖阳极氧化、喷砂、抛光、喷涂、隔热等工艺的综合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5亿元,投产后年生产能力达7500吨。这一项目的投产,不仅提升了伊犁地区的铝型材生产能力,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抚顺铝业,作为一家拥有89年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工业企业,在时代的浪潮中积极求变,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战略布局。此次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落地,恰逢其时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日,恒力泰机械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卓越的创新能力,自主研发的YPL6000大吨位挤压机成功通过高标准验收,即将正式交付台湾地区首家客户——立暉鋁業(Leapwell Technology Co.,Ltd.)。
5月6日,荣程新能中标鞍钢的氢燃料电池重卡牵引车租赁项目,开启东北布局战略。此次合作的运输线路往返760公里,荣程新能提供的重卡搭载先进燃料电池系统,满氢续航700公里,且经受住东北严寒与复杂路况考验,满足极寒启动等技术要求,还能通过余热回收降低氢耗。作为氢能全产业链集成商,荣程新能将与鞍钢、中集安瑞科构建产业链闭环,助力鞍钢打造绿色运输样板,此次合作是其走出京津冀、布局全国的重要一步,未来将深化东北布局,推动氢能生态建设,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助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及生态局批准新增八个氢燃料试验项目,其中国际新能源产业联盟有限公司等联合申报的氢燃料电池货车跨境运输项目获批。该项目计划投入10辆搭载国鸿氢能系统的跨境运输货车,该系统高效能、低氢耗、零排放。项目将打造“深莞珠港”氢能跨境运输示范线路,未来可延伸至澳门、广州等城市,构建大湾区氢能物流骨干网络。国鸿氢能作为香港氢能应用领先企业,已参与多个重点项目,未来将持续深化合作,助力香港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及生态局领导的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通过了八个新增氢燃料试验项目申请,其中飞驰科技与艾伦巴斯联合开发的氢燃料电池跨境旅游巴士项目备受关注。这是香港首个跨境氢能巴士项目,将开创大湾区氢能交通协同发展新模式。此前,飞驰科技在香港已参与多个氢能项目,包括19座及55座氢能通勤巴士项目和24吨氢能物流卡车项目。随着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氢能跨境运输工具的推广有助于降低区域碳排放,促进氢能产业链协同发展。
在全球加速迈向绿色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而作为锂离子电池核心组件的正极材料,无疑成为这场能源变革中的关键力量。其性能直接决定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与循环寿命,成本更是占据电池总成本的半壁江山,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等领域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随着市场需求的井喷式增长与技术迭代的持续加速,正极材料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重塑。
近日,晶朋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在其航空和芯片用超高纯铪材项目上,启动了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该项目位于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是新建项目,计划购买44亩土地,建设生产车间、动力机修车间、仓库、氯气库、综合楼等设施,总建筑面积达20545.37平方米。项目将购入500台套设备,以氯化锆为原料,通过液液萃取、氯化和还原等工艺,年产多种产品,包括精四氯化铪48吨、粗四氯化铪22.4吨、精四氯化锆170.5吨等。
近半年氧化铝价格大幅下跌,行业陷入亏损,而下游电解铝企业利润上升。氧化铝价格波动主要受供需关系影响,2024年下半年以来,供应增加,但下游电解铝需求增量不足,导致价格弱势。当前氧化铝市场供应过剩,短期价格预计仍以弱势震荡为主,不过随着中下游企业检修扩大,价格下跌幅度或减缓。
大众汽车支持的固态电池开发商QuantumScape与日本村田制作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固态电池陶瓷隔膜量产化。QuantumScape拥有创新固态电池技术,其核心是固体陶瓷隔膜,可显著提升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安全性。村田在陶瓷制造领域技术精湛,已实现氧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双方合作将整合优势,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有望创造巨大价值。
中宸距弛(甘肃)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固态电芯生产项目正在顺利推进。该项目位于金昌经开区,占地66,666.22平方米,规划建设3栋厂房和6条生产线,主要生产高能量聚合物电池等产品,应用广泛。目前,主体厂房建设已完成5,000平方米,办公楼等配套设施也已建成,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7.6亿元,年净利润1.8亿元,新增300个就业岗位,还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瑞典电力公司Vattenfall AB与瑞士能源服务提供商Terralayr达成了一项为期七年的协议,获得了德国55MW/110MWh分散式电池储能系统的使用权。这些储能系统是Terralayr在德国八个地点运营的超过100兆瓦储能组合的一部分,计划于2025年底投入运营。此次交易采用创新模式,通过Terralayr的软件平台将多个分散式电池捆绑成一个虚拟资产,Vattenfall可通过软件界面访问和控制这些系统,这标志着小型电池储能系统首次被集成到大容量收费协议中。
4月30日,青海公司30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标志着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国能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青海海西州大柴旦行委锡铁山镇,总装机100万千瓦,其中70万千瓦光伏已于2024年底并网。此次风电项目投产后,实现了风、光、储协同发电,成为标志性工程,助力“双碳”目标。
5月6日,江苏常州钟楼区举办新能源产业专题对接会,签约100MW/400MWh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总投资18亿元。该项目规划建设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采用铁铬液流电池技术,单体电堆循环寿命达2万次,能量转换效率超80%。项目计划12个月内建成投运,具备4小时持续调峰能力,年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超5亿千瓦时,将有力推动江苏地区能源转型和储能技术发展。
4月,浙江海上风电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普陀2#和瑞安2#海上风电项目先后开工。普陀2#项目位于舟山普陀区六横岛东南侧海域,总投资50亿元,总装机40.8万千瓦,预计2027年建成并网,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煤38.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5.9万吨。瑞安2#项目位于温州瑞安市东部海域,总投资68亿元,规划装机容量60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量约2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煤60.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6.2万吨。这两个项目都入选了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
沅江市草尾风电场(泽利风电场)由中国能建湖南院自主投建运营,已正式并网运行。该项目装机容量50兆瓦,安装10台单机容量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它首次在湖南省风电领域应用了预应力桁架式塔架结构、劲性复合桩等新技术。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1.05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3.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万吨,为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