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国内钛白粉龙头企业龙佰集团宣布全面上调产品价格,国内销售价格每吨提高300元,国际市场每吨上涨40美元。这一涨价决策迅速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多家钛白粉生产企业跟进调价,形成新一轮涨价风潮。
紧随龙佰集团之后,包括安纳达钛业、金海钛业、祥海钛业、兴中钛业、道恩钛业、东佳集团、中核华原、蓝星大华、恒通钛业、方圆钛白、金茂钛业、惠云钛业、镇钛化工等厂商纷纷宣布价格调整方案,国内价格上涨300元/吨,海外市场涨幅40至50美元/吨。
事实上,早在9月中旬,部分企业就已率先提价。9月15日至29日,天原集团、钛海科技、国城钛业、海峰鑫化工等厂商已对国内客户上调报价300-500元/吨,并同步提高海外市场售价30-70美元/吨。截至10月9日,市场主流价格区间为:金红石型钛白粉出厂价12800-13300元/吨,锐钛型11800-12200元/吨,氯化法13500-17000元/吨。
多重因素驱动价格上涨,成本压力持续攀升
国家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副秘书长孙哲宇分析称,此轮涨价主要受原材料成本、环保政策、供需关系及市场信心等因素影响。其中,钛精矿价格持续走高,叠加硫酸价格大幅上涨,直接推升生产成本。数据显示,2025年硫酸市场均价突破700元/吨,较年初涨幅达41.7%,部分区域涨幅甚至接近90%。
环保限产影响供应
尽管行业产能持续扩张,但环保政策趋严导致部分中小企业减产或停产,大型企业则因环保投入增加提高了运营成本。孙哲宇指出,部分企业开工率下降,市场供应端有所收紧,进一步支撑价格上行。
需求回暖提振市场
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下游需求逐步回暖,社会库存消化速度加快,对钛白粉价格形成支撑。此外,海外市场补库需求增加,带动出口量增长,进一步增强市场看涨信心。
市场后续走势如何?涨价潮强化市场信心
上海颜钛实业分析师杨逊表示,本轮涨价潮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也推动了部分下游客户提前备货。他认为,尽管当前消费旺季表现未达预期,但钛白粉价格仍将保持坚挺走势,短期内企业或采取“一单一议”方式定价。
出口及成本因素或助推价格继续上行
北京涂多多产业大数据部分析师齐宇指出,若印度出口关税调整政策最终落地,中国钛白粉出口量有望进一步增长。叠加企业在手订单充足及成本端支撑,预计钛白粉价格仍有小幅上涨空间。
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主导市场
孙哲宇强调,当前钛白粉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技术壁垒牢牢掌握定价权。随着环保政策持续收紧,以及高端产品需求增长,具备氯化法工艺及海外布局的厂商将更具竞争力,行业格局或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