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半场是“造车”,那么随着“
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到来,“回收”将成为决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下半场。到2030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达到高峰,如何高效、安全地挖掘这座“城市矿山”,已成为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全球
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课题。
1. 行业标准加速落地,邦普循环领跑全球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正式发布22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标准制定的主要牵头企业,
宁德时代(300750)旗下邦普循环展现了行业顶尖的技术实力——其镍钴锰回收率高达99.6%,锂回收率达96.5%,这两项关键指标均稳居全球第一,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98%(镍钴锰)和85%(锂)。
事实上,邦普循环是宁德时代在电池回收领域的“隐形王牌”。早在2015年,宁德时代就前瞻性收购邦普循环,布局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电池生产-使用-回收-再生”的闭环体系。在回收技术攻坚上,每提升0.1个百分点的回收率,往往需要投入上亿元研发费用,而只有宁德时代这样的行业龙头,才有实力持续突破技术瓶颈。
2. 年处理12万吨废电池,行业龙头打造“定向循环”标杆
目前,邦普循环年处理废旧动力电池能力达12万吨,按每辆新能源车
电池包300公斤计算,相当于每年让20-3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重获新生”。到2030年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到来时,这套完善的处理体系将充分释放其价值。
更值得关注的是,邦普循环不仅是全球首个开创“定向循环”技术的企业,还将这一技术公开并推广至全行业,形成国家标准。截至目前,邦普循环已牵头和参与制定445项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26项,全国80%以上
锂电池回收标准由其制定或参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全部由其牵头或参与研制。此外,邦普还支撑了全国18个标委会开展电池回收研究,涵盖
有色金属、化学品处置、汽车、物流等多个领域。
3. 宁德时代目标:2042年实现“一半回收锂,一半矿产”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公开表示,到2042年,宁德时代将实现50%的电池用回收锂、50%用矿产,基本不再依赖新矿开采。这一愿景不仅彰显了宁德时代对循环经济的坚定布局,也预示着全球
新能源产业即将迈入“资源自循环”时代。
除了推动技术突破,宁德时代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随着回收技术不断升级、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将成为万亿级新赛道,而宁德时代及其生态链企业,无疑将在这一领域占据核心话语权。
在“双碳”目标和资源战略的双重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已从“环保议题”升格为“产业竞争高地”。谁能率先构建高效的回收体系,谁就能在新能源产业的下一轮竞赛中赢得更大主动权。